黎少青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15-01
語文本身就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它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大量的基礎知識。對于學生,就應該將夯實基礎知識作為學好語文的基礎性學習活動。語文知識的積累不僅僅依靠課內(nèi)的學習總結,更需要從課外入手,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很多有價值的語文素材,但是由于不懂得如何合理積累從而使得大量有用材料同我們擦肩而過。語文知識材料并不是浩如煙海無從下手,其實平時學習生活中可以積累的東西很多,學會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制勝法寶。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有相當一部分是為活動而進行的活動,體現(xiàn)出華而不實的特點,呈現(xiàn)出只注重過程不考慮效果的傾向。從一定程度上說,這種形式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不但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起作用,而且還干擾了正常的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人為地增加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有百害而無一利。
一、目前開展一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類型
1、知識積累型。
這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大多是在低年級的學生中間開展。其形式表現(xiàn)為對詞語的歸納積累、對名人名言的分類收集、對古代詩詞的分類整理等等。一般是老師在周末把任務布置下來,學生周一把作業(yè)交上。一張紙上密密麻麻地寫著學生精心收集的資料。學生把任務完成后還是一無所獲,這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也就失去了它實踐的意義。
2、實踐活動型。
這種活動大多以學生到課外開展的活動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測量一個池塘的長度,到街上去找店面招牌上的錯別字,到野外辨認書中出現(xiàn)的農(nóng)作物,調查某種商品在本地的銷售情況等等都成了一時時髦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從形式上看,這種實踐活動很符合新課程理念下的活動要求。
3、課題研究型
這一段時間,看了不少老師的課題研究型的案例。像寧鴻彬老師的蘇軾專題,真是讓人拍案叫絕。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學生把蘇軾的作品研究如此精透,從作品的風格到作品的內(nèi)容,從作品的背景到作者的生平等,幾乎囊括了一個專門研究蘇軾的學者所要涉及的內(nèi)容。然后學生就能寫出深有體會的賞析文章??赐赀@樣的專題,我真的很佩服寧老師麾下的學生語文素養(yǎng),也感嘆寧老師的精心設計。也模仿寧老師的做法,但學生好像連蘇軾的一些文章都看不懂,還談什么研究??!再看學生寫的賞析文章,除了幾篇在網(wǎng)上下載的,就沒有一篇像樣的了。
二、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嘗試和體會
1、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要考慮活動的效果
和語文課本的教學相比,語文的綜合實踐課沒有一個檢測的體系。語文課本的教學效果有平時的大、小測驗和期中、期末的考試作為檢測手段,這就強制地要求教師的教學過程是務實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只是教師的一種自發(fā)的自由教學活動,開展的多少,不直接影響傳統(tǒng)的教學效果。也正是由于這種原因,造成語文的綜合實踐活動的無序化和隨意性,造成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只注重過程不考慮效果的局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在開展活動時,制定一套檢測體系。例如,我們在開展《古詩文記時背誦》綜合實踐活動時,除了隨堂對學生進行測試外,還開展了幾項集體的檢測活動。把在一個班測試出來的結果和在幾個班測試出來的結果進行比照,通過具體的數(shù)據(jù)來測試活動的結果。在整本書的古詩都背完后,我們在整個年級開展了一次古詩文記時背誦的大型綜合活動,測試的形式也由原來的單純背誦變?yōu)榫C合測試。讓幾個參賽小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背誦抽簽得到的幾首詩,讓學生用詩歌概括畫面的內(nèi)容,按照規(guī)定的類型讓學生背誦相關的詩歌等都可以作為測試的內(nèi)容。測試時,我們規(guī)定了一個總體的標準,就是一個參賽小組的得分要達到70分以上。合格的小組給予獎勵,不合格小組所在的整個班級要再加努力。并規(guī)定在適當時間再進行測試。這樣,我們的活動就有了連續(xù)性,活動的效果也在各種類型的考試中得到驗證,也增加了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2、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必須是學生直接參與的活動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在初二時開展了《如何寫出文章的底蘊》的作文綜合實踐活動。我們把這個活動分解為若干小塊:《文以題妝,題以亮裝》訓練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開頭;《高樓萬丈平地起》訓練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開頭;《寫出文章的底蘊》訓練學生寫出文章的文采;《讓你有一個孔雀的尾巴》訓練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結尾。在具體的活動中,我們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有的是專門收集資料的,有的是專門整理、歸納資料的,有的是專門收集學生平時寫的作文開頭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然后就學生的實踐情況上一節(jié)以學生活動為主的作文課。在作文課上,各小組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呈現(xiàn)出來,經(jīng)過比較、歸納、總結等一系列步驟,解決學生在寫作上存在的問題,找出寫好作文的方法。最后,由教師執(zhí)筆把學生的活動形成文章或寫出教學設計,或傳于網(wǎng)絡,或報送當?shù)亟萄袡C構參賽。但學生看到自己的活動能被多家網(wǎng)站轉貼時,那種成功的喜悅更加激發(fā)他們進行活動的興趣。
3、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應是一項貫穿學生語文學習過程的活動
語文教材的每個單元都安排了一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那只是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樣版。如果我們就依照教材的安排進行綜合實踐活動,也不可能取得多大的效果。因為我們所面對的學生不同,就不可能開展同樣的綜合實踐活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應該是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的一項適合學生水平發(fā)展的,利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活動。學生詞語方面有問題,我們就可以開展詞語積累方面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寫作方面有問題,我們就可以開展寫作訓練方面的綜合實踐活動。所有活動的開展都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一兩次的活動就想達到某種效果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