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林巨
林巨
兩個孩子的爸爸,北大心理系畢業(yè),花徑美德工程創(chuàng)辦人,中國生命教育、心靈教育的探索者,開拓者和弘揚者。他所提出的“無分別的愛”“和心在一起”的教育理念,逐漸成為新時代生命教育、心靈教育的一面旗幟。代表作有《媽媽,我可以這樣嗎》《媽媽,請這樣愛我》《養(yǎng)心書》等。
孩子愛吃手,愛啃指甲,而且指甲周圍被啃得血肉模糊一片。這一切緣由何在?父母又該怎么辦呢?
丁丁“關(guān)于糖果”的故事
有一天,丁丁媽媽滿臉郁悶地來找我,坐下來沒說幾句話,就嚎啕大哭,我給她倒了一杯水,遞上紙巾,然后,等著她安靜下來。
丁丁媽媽邊哭邊說:“林老師,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我發(fā)現(xiàn)丁丁開始啃指甲了,剛開始還只是偶爾,后來越來越頻繁,我一直沒有太放在心上,覺得會很快過去的。但是最近這幾天在家生病了沒上幼兒園,就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啃指甲,啃得周圍血肉模糊一片,并且啃得越來越投入,越來越專注。我心里煩透了,我想,丁丁一定是焦慮了,但是我不知道他在焦慮什么,也不知道為什么焦慮。剛才我實在忍不住了,動手打了他一頓。林老師,我快崩潰了,希望你能幫幫我?!?/p>
說完了,丁丁媽媽也終于平靜下來了。
“丁丁媽,還記得一個月前嗎,王老師找你談過一件事?”
“一個月前?談過事?”
“王老師發(fā)現(xiàn)每次分享課上,丁丁都特別愛吃糖,比別的小朋友愛吃多了,問你是不是在家里限制丁丁吃糖了?!蔽姨嵝阉?。
“哦,想起來了?!?/p>
“想起來就好,當(dāng)時你是怎么回答的?”
“怎么回答?我說那還不得限制啊,吃糖多對孩子不好,必須限制?!?/p>
“好,孩子為什么吃手,你知道原因了嗎?”
“……”丁丁媽媽沒有反應(yīng)過來。
“你不是說孩子焦慮嗎?你也不知道孩子為什么焦慮,現(xiàn)在,答案已經(jīng)告訴你了?!?/p>
“難道是不讓吃糖?”
“你說呢?”
“林老師,那應(yīng)該怎么辦?。俊?/p>
“怎么辦早就告訴過你們了,不用我再重復(fù)了吧?”
“知道了,林老師,謝謝你。”
“別謝我,謝謝你自己吧?!?/p>
兩個月后的一天,丁丁媽媽歡天喜地地跑過來:
“林老師,丁丁已經(jīng)有一個禮拜沒啃手指甲了。”
我糾正她:“什么一個禮拜?!一輩子也不會了?!?/p>
“是!是!是!”丁丁媽媽樂壞了。
“你也別太高興了,有可能丁丁馬上又會啃指甲的?!?/p>
“啊……為什么?。俊倍《寢層謬槈牧?。
其實,這是我跟丁丁媽媽開的一個玩笑,但是,其實也不是玩笑。
“你說呢?”
“林老師,我都聽您的,這總不會了吧?”
我哈哈大笑:“這可是你說的,不是我說的。”
接下來,丁丁媽媽詳細(xì)地說了這兩個月里她所做的:“林老師,我一直以為自己有著先進的教育理念,認(rèn)為自己的育兒理念已經(jīng)很放松,很開放了,但是在兒子吃糖這件事情上,我發(fā)現(xiàn)我其實和大多數(shù)家長一樣,沒原則地控制著,而且,也有著貌似非常成立的理由:為了兒子的身體健康,為了保護兒子的牙齒,為了……所以,什么時候吃,吃多少,吃啥樣的,幾乎都是我們說了算,所以,幾乎每一天,我們和丁丁都在為吃糖的事情斗爭著。
“家里的糖果很多:各種喜糖,朋友出國送的,出去旅游買的,我們把這一大堆糖果都放在衣柜最高的格子里。每天兒子從幼兒園回來,都會要求吃糖,然后每次都是商量好,只能吃一顆,而且最好還得是吃完飯再吃,免得影響胃口了等等。每次去超市,看到賣糖果的地方,我們都要繞著走,有時兒子實在堅持,繞不過去了,也只能去跟前看一看,說好了不買。雖然總會哭鬧一番,但總有辦法解決。至于巧克力,就更別提了。因為兒子特別愛流鼻血,所以對于吃巧克力,我們都很緊張,一提到吃巧克力,就如臨大敵,所以更是十天半個月難得吃上一塊。兒子的不滿足,也就可想而知了,每天都吃不夠,每天都要吃。但無奈啊,誰叫他遇上我這個強勢的媽媽,難受就難受吧,媽媽都是為你好啊,而且,我覺得我這個管得天經(jīng)地義?。?/p>
“然后,突然,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就發(fā)現(xiàn)兒子開始啃指甲了,越來越厲害,越來越觸目驚心,越來越讓我崩潰……于是,兩個月前,我只能來找您求助了?!?/p>
對于吃糖,花徑的答案
實在有特殊情況(很少很少)覺得有必要實施限制,也請在限制時注意方法和技巧,要盡量少地讓孩子感覺到自身(天性)被限制。至于如何以孩子感覺沒有限制的方式實施限制,就是家庭教育的智慧了。
最最重要的一點,也是花徑一再要跟大家強調(diào)的是:面對生命所有的天性,都必須依循上述原則予以全然接納。而絕不能說這個天性可以接納,那個不可以。否則,就很容易出現(xiàn)類似丁丁這樣的狀況。
伙伴們,切記切記上述這一點,這是生命教育、心靈教育、人性教育真正的關(guān)鍵之所在啊。
這就是:無分別的愛。
媽媽是怎樣做的?丁丁不再啃手指甲了
丁丁媽媽早就知道這個答案,只是一直半信半疑,但是那天從我這里走后……
“林老師,那天從您這里離開后,我和老公深聊了一個晚上,我們達(dá)成了一致:在對兒子吃糖、吃巧克力這件事情上,完全放開,我們決定相信孩子。
“于是第二天,爸爸把所有的糖果都放到了衣柜的最下面——兒子觸手可及的地方,然后對兒子說:‘從今天起,這些糖果都是你的了,你想什么時候吃,吃多少,隨便!兒子不相信地說:‘我可以吃很多嗎?爸爸說是的。于是兒子每天從幼兒園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奔向臥室拿糖吃。我記得第一天晚上,兒子一下子吃了五六塊各種口味的糖,想吃哪個拿哪個,那一副滿足幸福的樣子啊,我不知道我們以前都干了些什么。
“小朋友來家里玩的時候,兒子問我:‘媽媽,我可以請小朋友吃糖嗎?我說:‘當(dāng)然,這些糖都已經(jīng)歸你管理了,你可以自己決定。兒子特別得意地把一堆糖拿出來,請小朋友們分享,給他們挑不同的口味。去超市的時候,我們專門帶他去賣糖果的地方,說‘今天我們買糖吧,你自己隨便挑,想買多少買多少。兒子很驚喜,挑了半天,只買了4顆不同口味的棒棒糖。那一刻,我真的好想哭,孩子要的,其實一點兒也不多,而我們卻一直不敢相信他。
“一天爸爸回來,帶回了兩大包巧克力,說是送給兒子的,隨便吃。兒子吃了一顆,試探性地問了一句:‘爸爸我還可以再吃嗎?爸爸說:‘當(dāng)然了,隨你便。于是一口氣,兒子吃了6顆巧克力。當(dāng)天晚上,兒子發(fā)燒了,病了好幾天。病好之后,兒子自己說:‘巧克力不能吃多,一次只能吃一個。我們一點兒也沒有責(zé)怪他,輕松地面對這一切,孩子終歸是要自己長大的,身體的病好治,心理的病要怎么治呢?
“隨著糖果的放開,零食也完全放開了。我們答應(yīng)兒子,每天都可以去超市選一樣好吃的。于是每天放學(xué)后,兒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去逛超市,精挑細(xì)選,每次選一個1塊錢或兩塊錢的牛奶糖或小果凍等,然后開心而滿足地享用著。漸漸地,茶幾上,沙發(fā)上,隨手可得的糖果,兒子已經(jīng)視而不見了,連對最喜歡的不二家牛奶棒棒糖也沒什么興致了,甚至有時需要我們建議才會吃一顆。去超市的次數(shù)也從每天一次改成了一周兩次,漸漸地一周一次都很少了,只是偶爾想起來了就去買個喜歡吃的東西。家里的零食總是很多,隨處可見,可更多的都成了別的小朋友來的時候的大愛,兒子根本提不起多大的興趣了。
“隨著安全感的逐漸滿足,兩個月之后的現(xiàn)在,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兒子再也不啃指甲了。林老師,我真是不知道該怎么表達(dá)我的感慨,原來,當(dāng)我們把這些糖果零食不再視為洪水猛獸,而是當(dāng)作饅頭米飯一樣平常不過,在孩子的眼中,不也就是饅頭米飯嗎?所以,不能夠相信的不是孩子,而是成人那顆自以為是的心哪!而是成人隨處都在的分別心哪!
“林老師,什么是無分別的愛,我終于又理解深了一層。林老師,這件事情讓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孩子的安全感,明白了您常跟我們說的很多道理。林老師,我現(xiàn)在可有信心了,有一種脫胎換骨般的感覺?!?/p>
“你就臭美吧!”我笑著回了她一句。
“是啊,我可臭美了,林老師,謝謝您?!?/p>
花徑寄語
其實,不用謝我,謝謝孩子,謝謝自己吧。
丁丁媽媽在滿足孩子安全感方面,一直做得很好——除了限制孩子吃糖外,另外平時和我的溝通也很多,所以,我才能在一瞬間,判斷出問題出在這里。若是換了其他伙伴,我估計得好好聊上一段時間,才能分析出問題在哪里。
生命的安全感的滿足,至關(guān)重要,怎么滿足孩子的安全感,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壞東西、壞事情,就是這么簡單。
如果你一定要堅持這世界上有些東西是壞的,是壞東西,壞事情,那么,你的孩子,就一定會遇到這些所謂的“壞東西”、“壞事情”,那么,所有的生命,在遇到“壞東西”、“壞事情”的時候,都會起恐懼,都會導(dǎo)致安全感的缺失。如果你堅持這世界上有很多“壞東西”、“壞事情”,那么,你就會讓你自己、你的家庭和你的孩子,每天都活在地獄里。
反過來,如果你轉(zhuǎn)個念,把你堅持認(rèn)為的“壞東西”、“壞事情”認(rèn)為是“好東西”、“好事情”,那么,沒有生命會因為遇到“好東西”、“好事情”而喪失安全感,相反,生命只會因為遇到“好東西”、“好事情”而滿足安全感。
糖果如是,零食如是,電視如是,游戲如是……
一切如是。
這就是:無分別的愛。
一個連吃東西、看電視、玩游戲……都被處處限制的生命,我們對自己說這是在培養(yǎng)一個自由的生命,我想,這是不大靠譜的。
一個連吃東西、看電視、玩游戲……都被監(jiān)視懷疑的生命,我們對自己說這是在培養(yǎng)一個高貴的生命,我想,這是很難成立的。
一個連吃東西、看電視、玩游戲……都被說教訓(xùn)導(dǎo)的生命,我們對自己說這是在培養(yǎng)一個偉岸的生命,我想,這是自欺欺人吧。
……
也就是說,當(dāng)生命連本有的天性都不被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時候,我們對自己說這是在培養(yǎng)一個健康的生命,我想,這未免有點滑稽可笑。
因為,根本上,你給予你眼前的生命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有多少,這個生命就有多少的值得尊重、理解和信任。
所以,當(dāng)你在當(dāng)下不尊重、不理解、不信任面前這個生命
你卻說你將在未來收獲一個值得尊重、理解和信任的生命
我想,這恐怕是無法成立的。
反過來呢?
……
伙伴們啊,很多時候,我們對生活和生命太悲觀了、太緊張了、太糾結(jié)了?;锇閭?,生活并不可怕,糖果也好,零食也好,電視也好,游戲也好,都是生活必要的組成部分。進一步說,糖果也好,零食也好,電視也好,游戲也好,都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锇閭儼?,我們要逐漸學(xué)會,從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最常見的吃東西、看電視、玩游戲等瑣事中,體悟到生命的美好,體悟到心靈的本善,體悟到人性的光輝,體悟到一切存在的本真啊。
我們要學(xué)會相信純真的小生命,相信純真的人性,相信人類樸素的天性啊。
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最終放下自己的悲觀、緊張、焦慮和不安啊。唯有這樣,我們方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給予我們的孩子以“好東西”、“好事情”。唯有這樣,我們方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滿足生命最重要的安全感。唯有這樣,我們離真正的生命教育,我們離養(yǎng)育一個值得我們尊重、理解和信任的生命,才算是不遠(yuǎn)了。
伙伴們,當(dāng)我們開始尊重、理解、信任生活(生命)的時候,生活(生命)也會回報我們以尊重、理解和信任啊。
這就是:無分別的愛。
這就是:愛、尊重、理解、信任、接納……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