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對于吳湖帆的研究從未間斷過,各種藝術(shù)評論不絕于耳。作為傳統(tǒng)文人畫的當代傳人,畫家了廬在他的《了廬畫論》里對吳湖帆就有這樣的評價:“吳湖帆先生不僅屬于時代的,更屬于歷史的。 ”
文化意蘊是任何藝術(shù)作品中審美的具體體現(xiàn),它的高下雅俗直接關(guān)系到作品的藝術(shù)價值。特別在傳統(tǒng)中國畫中,在論述中國畫概念的時候,我認為,冠于國名的“中國畫”是一種特別強調(diào)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東方繪畫。它要求作品中的文化含義大于繪畫本身的意義。注重作品氣息,故“六法”中,以“氣韻生動”為第一。
就氣韻而言,氣是一個量數(shù),而韻是相當質(zhì)的體現(xiàn)。兩者都有先天的因素,但又可以用學養(yǎng)來提升。韻不足則不雅,氣不足則不能生動。清代書法家伊秉綬曾經(jīng)說過:“讀書的目的是陶冶性靈,變化氣質(zhì)?!蔽乙苍?jīng)說過:“讀書補氣,勝似人參黃芪。 ”故藝術(shù)家的自我完善,學養(yǎng)是第一位的。前輩諸多中國畫藝術(shù)家都說,畫畫到最后是畫學養(yǎng),就是這個道理。吳湖帆作為一個貴族出身的藝術(shù)家,除了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zhì)外,他的聰明穎悟,在自身藝術(shù)發(fā)展的過程中,特別注重對詩文和書法的學習,作為自己繪畫的先決條件。吳湖帆作為傳統(tǒng)型的文人畫家,他一生崇尚董其昌的文人畫的美學思想。他充分地認識到,董其昌在傳承歷代南北各派山水畫家法度的時候,強烈的形式特征作為個人面貌,但大象無形就是董其昌作品的藝術(shù)特征,他在畫史的發(fā)展上,是尤其看重從筆性中沁露出來的文化意蘊,從而一個承上啟下的至關(guān)重要的人物。綜觀其后,從王時敏、王鑒、王原祁、王石谷、吳歷、惲南田到石系統(tǒng)地認識其相互的親緣關(guān)系,找出其中傳濤、八大及后來的石溪、龔賢等畫家,都自我標榜崇尚董其昌,可見,董其昌對中國畫的認識和把承和發(fā)展的軌跡和與之相應的筆墨法度,故握是十分優(yōu)秀的。稱為集前人之大成的藝術(shù)家與理論家。吳湖董其昌作為一個貴族藝術(shù)家,自然恪守中國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精神。作為一個藝術(shù)大儒,他的學帆又充分地認識到,董其昌作為一個中國畫史養(yǎng)對認識中國畫體現(xiàn)在筆性上的文化意蘊自然是十分重要的。用現(xiàn)代語言來解讀,也就是說董其上傳承和發(fā)展的中樞,他的藝術(shù)作品雖然沒有昌充分地認識到宋元各家的筆墨基因,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見前人各種筆墨基因在其中的反
[南宋]林椿梅林寒禽圖扇
24.8cm×26.9cm絹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林椿。鑒藏?。航B勛(朱)于騰之印(白)
映。所以,后來的藝術(shù)家以他的作品為借鑒,從中找到與自己筆性相近的前人的筆墨基因來與之匹配與學習,都能取得各自的成就與高度。歷史證明了這一點,董其昌對中國繪畫的傳承與發(fā)展無疑是成功的。
吳湖帆同樣作為一個與董其昌相似的貴族藝術(shù)家,他一生崇尚董其昌是必然的,也是積極為之努力的。在世所見的吳湖帆先生的作品中,大多以臨摹和仿效為主。但作品在形似的同時,其呈現(xiàn)出的筆墨氣息富而不俗、貴而不霸,又有自己溫文爾雅的貴族精神。尤其他設色的青綠作品,更顯示出與眾不同、堂皇的富貴之氣。這種與生俱來的貴族精神是別人所不能摹似的。我曾留心地注意到,山水畫自王石谷起到民國期間,作品的市民化傾向日益嚴重,雖也多以臨摹、仿效為主,但文化意蘊大多蒼白平乏,沒有一個能像吳湖帆那樣具有耐人尋味的文化意蘊。與之同時的大畫家張大千有時在人物與青綠山水的創(chuàng)作中,也可見高邁的富貴氣象,但一般的山水與花卉創(chuàng)作,亦未免市民習氣,率意乏蘊,令人失望。而吳湖帆即使隨意為之的荷花與竹子,仍不失其溫文爾雅的富貴本色。陸儼少曾說,吳湖帆的作品“色勝于墨,墨勝于筆”,吳湖帆用筆雖不如賀天健有強健的扛鼎之力,但他深知中國傳統(tǒng)化陽剛為陰柔的民族文化精神,用筆穩(wěn)健圓潤。尤其在山水畫作品中,尤以擅長使用的煙云烘染,渾然契合,這正是他揚長避短的聰明之處,也是他溫文爾雅貴族精神的充分體現(xiàn)。
吳湖帆一生注重于詩文與書法,在他所收藏作品的鑒定題跋中可見其文筆及書法之功力,為同輩中所少見。和董其昌一樣,這都成為吳湖帆藝術(shù)成就所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遺憾的是,吳湖帆身處的時代,已不可能像董其昌那樣,在其身后,還有幾百年文人畫所賴以生存的空間。所以在傳承方面就難以如愿,以致望后興嘆。從中國畫史的發(fā)展來看,吳湖帆與張大千作為傳統(tǒng)的中國畫家,他們作品中貴族的文化意蘊與同時代齊白石、黃賓虹是不同意義上的典型代表。
從現(xiàn)實意義上看,我們已不能簡單地去追求吳湖帆作品中的貴族精神,事實上也不可能
吳湖帆達摩面壁圖軸
65cm×33cm紙本設色1920年上海博物館藏
款識:慈悲心崢嶸臉,渡江一葦面壁九年,禪機如何再返
西天。湖帆仿丁南羽筆作達摩面壁圖。庚申二月
仁燦禪師屬。湖帆。
鈐?。簠且硌嘤。ò祝﹨侨f(朱)
學到。但是,對于吳湖帆對學養(yǎng)的自我完善,是應該予以重視學習的,以為提升自己在作品中的文化意蘊。鑒于畫史的教訓,尤其在當下商品經(jīng)濟社會中,藝術(shù)家如果缺少獨立的自律精神和與之相應的學養(yǎng),那么作品的藝術(shù)獨立和生動的文化意蘊就蕩然俱失。學習吳湖帆弘揚民族繪畫的精神,就必須充分認識到,中國繪畫發(fā)展的自身規(guī)律和與之相應的筆墨法度,不斷提升自己的學養(yǎng),中國畫才有可能得以弘揚和發(fā)展。又鑒于目前國內(nèi)的中國畫現(xiàn)狀,如果一味地追求作品的商品性,而忽視了作為文化性大于繪畫性的民族繪畫的根本特點,缺乏文化意蘊,成為一種地地道道的水墨工藝畫和彩墨裝飾畫,那么中國畫要有所作為,就會成為令人嗤之以鼻的一句笑話。
中國畫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由民間繪畫逐漸演變?yōu)樵后w及文人畫,它明確地追求高雅的藝術(shù)境界而成為少數(shù)士大夫的文化游戲,是地道的貴族藝術(shù)。
尤其在宋末趙孟頫和明末董其昌這兩位聲名顯赫的貴族畫家的藝術(shù)思想和藝術(shù)作品的影響下,直接開拓和造就了以“元四家”為代表的中國畫藝術(shù)成就的巔峰及明末清初以八大、石濤、“四王吳惲”為代表的中國畫藝術(shù)成就又一盛期。其后,在中國畫史上雖有來自浙派、揚州畫派乃至海派等市民繪畫不斷的影響和干擾,它所追求的高雅藝術(shù)境界和文化氣息有所下降而甜俗之氣有所滋生。直到近現(xiàn)代又受到西方美學思想的滲入和沖擊,導致畫壇情況十分復雜,但底蘊深沉的中華民族文化精神自身的慣性力量依然十分強大,在近現(xiàn)代中國畫史中從傳統(tǒng)意義上先后又出現(xiàn)了如齊白石、黃賓虹、關(guān)良、張大千、吳湖帆、賀天健、張大壯、陸儼少、錢瘦鐵、白蕉、來楚生、傅抱石、潘天壽、唐云、謝之光等一大批優(yōu)秀的中國畫家。如果我們再以冷靜理智的態(tài)度與歷史作一個客觀的比較便會發(fā)現(xiàn):他們無論從整體陣營還是從個體藝術(shù)成就,即使不包括在現(xiàn)代意義上有成就的現(xiàn)代水墨畫家,都不會太遜于明末清初的盛期。當然,他們的作品在具體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和內(nèi)容上與前輩有所不同,他們之中有的古為今用,有的洋為中用,有的以文為畫,有的以書入畫……總之,他們有著自己的時代特征,但作品中所追求的高雅藝術(shù)境界和文化氣息及表現(xiàn)的筆墨法度大都契合中國文人畫的特性要求。他們是中國畫史上新生一代的文人畫家群體,他們所處的時期是中國畫史上藝術(shù)成就上又一新生的盛期。他們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英,從他們的身上可以看到我們民族潛在的力量和中國畫發(fā)展的美好前景。
吳湖帆溪山樓觀圖軸
105cm×48cm紙本設色1935年上海博物館藏
款識:燕文貴溪山樓觀圖。真跡今藏故宮,筆法在關(guān)仝范
寬之間,而精細過之。乙亥四月擬大意為翰臣先生
雅鑒。吳湖帆。鈐?。簠呛ㄖ彀紫嚅g)梅景書屋(朱)
待五百年后人定論(朱)
以畫壇盟主自居的吳湖帆是近現(xiàn)代中國畫家中唯一一位典型的貴族畫家。其祖父吳大澂和其岳父潘祖蔭,分別是清王朝顯赫的權(quán)貴和著名文人,都富有收藏,故先生自小耳濡目染于詩文丹青之中。吳湖帆另外又得前輩畫家陸恢的正確啟蒙,注重作品的氣息和筆性,加之穎悟聰慧又勤奮好學,不但精于詞翰詩文,于畫又極如清初的畫家王時敏,一生崇尚董其昌的藝術(shù)思想與藝術(shù)作品,致力于對宋元傳世名跡的臨讀研究,旁及明清諸家,其中尤醉心趙子昂、黃公望、吳鎮(zhèn)、方從義、唐寅及惲南田,深得其中三昧。故其作品秀麗腴潤,一派典雅華貴之氣,令人贊嘆。
吳湖帆作為一位貴族畫家曾試圖慕先賢,欲集前人之大成融會貫通以期承上啟下成就更大的事業(yè)。奈何其出身借以興旺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不得趙孟頫、董其昌那樣的時運,書生氣長、英雄氣短,力不從心,含恨離去,最終未能實現(xiàn)自己的宿愿。
但作為一個貴族畫家,吳湖帆與他人比較畢竟還有幸運之處,詩書畫才華橫溢又風流儒雅,兼得祖上余蔭,早年與張大千齊名蜚聲畫壇,至今名聲經(jīng)久不衰。吳湖帆畫以山水見長,偶爾亦作花卉。對于中國畫傳統(tǒng)的筆墨法度猶如張大千、賀天健與張大壯那樣諳熟。吳湖帆習慣于優(yōu)裕的生活,然而未免力有所不及,其作品尤以設色見長,勝于墨,而更勝于筆。為其外祖父沈韻初所作的《臨清戴熙仿歷代名家山水冊》,實際上只是師其跡而不師其心,從作品的氣息和筆墨看,吳湖帆完全是在表現(xiàn)自己對歷代各派各家筆墨法度的領悟,故較之戴筆墨更見洗練腴潤,氣息更見超詣典雅,其中雍榮華貴之貴族氣是其天性使然,又非他人可隨意為之。
吳湖帆是貴族畫家又是近現(xiàn)代文人畫家的杰出代表,雖然他出身借以興旺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但他與其他各位有成就的傳統(tǒng)型藝術(shù)家一樣,他們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古典主義藝術(shù)美卻是人類珍貴的精神瑰寶,其價值是永存的。這正是吳湖帆聲名經(jīng)久不衰的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 █
責任編輯:歐陽逸川宋建華
吳湖帆廬山東南五老峰圖軸
125.8c m×64.1c m紙本設色1958年中國美術(shù)館藏
款識:廬山東南五老峰。戊戌長夏吳湖帆寫意。
[五代]董源夏山圖卷
49.4cm×313.2cm絹本墨筆上海博物.
[元]王蒙青卞隱居圖軸
141cm×42.2cm紙本墨筆1366年上海博物館藏款識:至正廿六年四月,黃鶴山人王叔明畫青卞隱居圖。鑒藏?。黑w(朱)魏國世家(白)趙麟印(朱)貞白齋(朱)
真賞(朱)華夏(白)項子京家珍藏(朱)乾隆御覽之寶(朱) 三希堂精鑒璽(朱)石渠寶笈(朱)宜子孫(白) 乾隆鑒賞(白)蒼巖(朱)安(朱)安氏儀周書畫之章(白) 珍秘(朱)靜娛室書畫記(朱)停云閣收藏?。ㄖ欤?/p>
[元]唐棣雪港捕魚圖軸
147.6cm×67.7cm紙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壬辰十月廿日,吳興唐棣子華作。鈐印:唐棣(朱)唐氏子華(朱)鑒藏?。簠呛洳赜。ㄖ欤┟肪皶菝伢牛ㄖ欤?/p>
梅景書屋吳湖帆潘靜淑同珍之寶(朱)至寶(朱)
雙修閣圖書記(朱)靜淑寶藏(白)
[清]李因芙蓉鴛鴦圖軸
115cm×47.3cm紙本墨筆1670年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庚戌春日,海昌女史李因畫。鈐?。豪钜蛑。ㄖ欤┙裆希ò祝╄b藏?。好肪皶荩ㄖ欤﹨呛遂o淑珍藏?。ㄖ欤?/p>
吳湖帆珍藏?。ㄖ欤┡遂o淑平生心愛之物(朱) 吳潘靜淑(白)梅景書屋秘笈(朱)
[明]沈周喬木慈烏圖軸
140.5cm×30.7cm紙本墨筆上海博物館藏款識:慈烏所棲地,喬木孝義家。月明霜露下,夜半睡啞
啞。沈周。鈐?。簡⒛希ㄖ欤┌资蹋ò祝╄b藏?。簠菍挘ㄖ欤┰ㄖ欤﹨鞘厦肪皶輬D書印(朱)
稻香居士珍藏(朱)
[元]佚名山水三段圖卷
紙本墨筆上海博物館藏鈐?。黑w孟頫?。ㄖ欤┶w氏子昂(朱)魏國夫人趙管(朱)鑒藏印:吳湖帆珍藏?。ㄖ欤﹨呛遂o淑珍藏?。ㄖ欤?/p>
梅景書屋(朱)雙修閣圖書記(朱)吳湖帆(白) 吳潘靜淑(白)
[元]佚名百尺梧桐圖卷
29.5cm×59.7cm絹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吳興趙孟頫。鈐?。黑w子昂氏(朱)
[明]陳洪綬花鳥草蟲圖卷
32.6cm×161.5cm紙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鈐?。赫潞蚴希ㄖ欤╄b藏?。狐S仲明氏(朱)黃樓(朱)長沙黃氏黃樓主人收藏法書名畫之?。ò祝?/p>
[明]文徵明秋聲賦圖卷
24.7cm×119.3cm紙本設色1547年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嘉靖丁未秋日寓湖上寫,時年七十又八,徵明。鈐?。横缑鳎ㄟB珠)鑒藏印:曾流傳在錢塘王蒙泉春草堂(朱)李家駒珍藏?。ㄖ欤╇p修閣圖書記(朱)吳湖帆珍藏?。ㄖ欤?/p>
湖帆鑒賞(白)梅景書屋(朱)吳湖帆(朱白相間)宜子孫(朱)
[明]唐寅攜琴訪友圖扇
19cm×54cm紙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吳趨唐寅。鈐?。簩W圃堂印(連珠)鑒藏?。簠呛洳赜。ㄖ欤┟肪皶荩ㄖ欤?/p>
[明]陳淳海棠花圖扇
18.9cm×51cm紙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名花開蜀苑,婀娜醉東風。桃李應無數(shù),仙凡自不同。道復。鈐?。簭透甘希ò祝╄b藏?。红o淑心賞(白)吳湖帆珍藏?。ㄖ欤┟肪皶菝伢牛ㄖ欤?
吳湖帆潘靜淑珍藏?。ㄖ欤?/p>
[明]陸治桃花小鳥圖扇
19.7cm×54.6cm紙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攢冰為骨雪為裳,不屬高襟協(xié)歲祥。雙剪斜翻云葉隨,輕綃虛傍月華涼。婕妤夢繞緦
簾薄,靈閣春深白晝長。寄語漢宮臨鏡者,釵頭蹉玉好收藏。癸卯春日,陸治。鈐?。宏懯鲜迤剑ò祝╄b藏印:潘季彤鑒賞章(朱)吳湖帆潘靜淑珍藏?。ㄖ欤┟肪皶荩ㄖ欤﹨呛洳赜。ㄖ欤?/p>
靜淑寶藏(白)吳潘靜淑(白)吳湖帆(朱白相間)
[明]董其昌畫禪室小景圖冊
350cm×28.5cm×4紙本墨筆 1618年上海博物館藏識:玄宰。鑒(款)藏印:吳湖帆珍藏?。ㄖ欤┿懶慕^品(朱)湖帆審定(朱)梅景書屋(朱)
[清]金俊明群芳合璧圖冊十開
28cm×20.6cm×10紙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
款識:歸藏補竹。欽揖補松。立庵侃補石。黃章補黃梅。張適補墨梅。陳薖寫蘭。陳嘉言補松。上震補箓竹。庚子嘉平月戲?qū)憳M枝于春草閑房,耿庵金俊明。顧章補山茶。
鈐?。嚎∶鳎ㄖ欤┬⒄拢ㄖ欤┳有Вò祝┮居。ò祝┙鹂∶饔。ò祝┮嗵眨ㄖ欤S章(朱)吳會孤云(白)止庵(朱)俊明之?。ㄖ欤堖m(朱)澹庵(白)陳薖(白)孝寬(白)不寐(白)嘉言私?。ò祝┥险穑ò祝┎幻旅鲬眩ㄖ欤╅溓q氏(白)
[清]吳歷壽許青嶼山水圖軸
95.5cm×50.6cm紙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壬子春王正月廿有一日,恭祝青嶼許老先生六十壽。延陵吳歷。印:吳歷之?。ò祝┭恿辏ㄖ欤?/p>
鑒(鈐)藏?。盒闼剖希ㄖ欤┚G溪山莊收藏之?。ㄖ欤┖L壽(白)海昌錢鏡塘藏(朱)
[清]王鑒仿范寬關(guān)山秋霽圖軸
125cm×54.5cm紙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乙卯嘉平仿范華原關(guān)山秋霽圖筆意,似含素道兄。王鑒。
?。和蹊b之?。ò祝┫姹蹋ㄖ欤?/p>
鑒(鈐)藏印:吳氏梅景書屋圖書?。ㄖ欤﹨呛遂o淑珍藏印(朱)吳湖帆(白)吳潘靜淑(白)吳湖帆珍藏?。ㄖ欤?/p>
吳氏圖書記(朱)
[清]文鼎紅藕花莊圖軸
103.3cm×41.2cm紙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紅藕花莊圖。道光己丑冬日,文鼎作于三斗捐齋。鈐?。何亩Γㄖ欤┬艊珜O(白)
[清]王原祁訪梅道人山水圖軸
103.3cm×41.2cm 紙本設色 上海博物館藏款識:癸未春日仿梅道人筆,王原祁。鈐印:王原祁?。ò祝┞磁_(朱)期仙廬(白)鑒藏印:石渠寶笈(朱)乾隆御覽之寶(朱)
石渠定鑒(朱)寶笈重編(白) 臣和恭藏(白)湖帆長壽(白) 吳氏梅景書屋圖書?。ㄖ欤?/p>
[清]石濤翠璧蒼松圖軸
198cm×89.6cm紙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
款識:長松攙天,蒼壁插水。憑欄飛觀,縹緲誰子?空蒙寂歷,煙雨滅沒。一幅山水屋木,郭忠恕狂態(tài)敘之如都,恣情筆墨、神游三昧者,應作如是觀。清湘石濤濟。
鈐?。菏瘽ò祝┛喙虾蜕校ò祝┪曳ǎㄖ欤╄b藏?。喊顟颜洳兀ò祝?/p>
[清]龔賢山水圖冊十二開選三
24.5cm×34.2cm×3紙本墨筆上海博物館藏鑒藏?。航査接。ò祝?/p>
[清]華喦嬰戲圖冊十二開選九開
19.5cm×16.1cm×9紙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
款識:稚子夸多力,風竿臂能舞。他時一長成,應得健如虎。放鴿閑時便睹旗。不為拋石戲,團作打錢游。一家富貴自平安。兒童亦愛西天佛,破卻工夫雪作成。葡萄方熟群兒爭。秋園為樂自多方,叫跳只須瞞阿爺。庭院深深蹴鞠忙。丁丑正月新羅山人寫于春雨讀書樓中。
鈐?。汗ぷ倦S意(白)頑生(白)白沙(朱)硯北(白)沐云(朱)波光水色(朱)家住小東園(白) 游戲(白)也可(白)華喦(白)秋岳(朱)
經(jīng)典近現(xiàn)代專題
編者按: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后,書法進入了蓬勃發(fā)展的復興時期,這個時期也是出生于20世紀之初、經(jīng)歷了種種過坎坷的書家們走向創(chuàng)作巔峰的時期。在這一代書家中,費新我先生是非常奪目的一位。費新我先生于32歲棄商學藝,先是學畫,隨后習書。他曾出版過大量美術(shù)普及讀物,并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社會生活題材的畫作;他的書法前期習帖,后期宗碑,師古能新,形成了鮮明的個性風貌。特別是56歲右手病廢后,他仍然堅持以左腕創(chuàng)作,形成了爛漫奇崛、開張潑辣的書法風格。啟功先生曾贊其左筆 “有高西園(高鳳翰)不能及處 ”。除創(chuàng)作外,費新我先生還積極辦展、講學,熱情關(guān)懷、指導藝術(shù)青年的成長,參與對外藝術(shù)交流,贏得了海內(nèi)外藝術(shù)界的廣泛尊重, “費新我現(xiàn)象 ”在當代書法史上也有著獨特的意義。本期推出 “費新我書畫專題”,向讀者推介費新我先生的書畫藝術(shù),并配以年表,以全面展現(xiàn)費新我先生坎坷而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