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明
邀二三好友,坐在“孔家花園”民國主題餐廳霞飛店四樓火車式包廂大沙發(fā)上,品味民國風(fēng)味特色菜肴,閑聊之余,欣賞店內(nèi)的老擺設(shè)、老家具、老照片,看看馬路對面淮海電影院的街景,疑是回到夢一般的老上海夜晚的“霞飛路”上,夜幕下萬家燈火,春色宜人……
孔家花園的主持人楊子江先生說,客人來到這里如同回到民國年間家里的感覺,菜單上都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佳肴,精選的每道菜都有一段舊聞,許多上了年紀的老吃客喜歡逛逛淮海路,走累了來此享受性價比較高的上海美食。
翻開菜單,冷盤有油爆蝦、馬蘭頭、烤子魚、素雞、青瓜絲、烤麩、豆芽木耳等,都是石庫門“煮”婦的拿手菜。我夾起一塊熏魚,一咬,鮮汁涌出,微甜且香。四鮮烤麩,軟硬適中,都是外婆家的老味道?!榜R家溝芹菜拼賽熊掌”,馬家溝芹菜含有芹菜油,香氣獨特,是開胃佳物,產(chǎn)于山東平度馬家溝,葉莖嫩黃、梗直空心,取白梗撕開,加調(diào)料涼拌,味微酸帶芹香,清口爽脆,想起了杜甫句:“食煮飯泥坊底芹”。相傳,李自成部下在三伏得暑病后每人吃了兩碗馬家溝芹菜湯,病祛消災(zāi)?!百愋苷啤币话闶怯锰}卜、豬皮、牛肉、土豆加模具制成的,孔家花園用大豬爪,取宜興烏飯樹葉,搗汁染成黑色,逼真如熊掌,嚼之有熊掌的韌勁和鮮味,富含膠原蛋白,秘訣是豬爪要煮得酥而不爛,所謂“硬酥”,太硬太爛都是失敗的,下酒最宜,據(jù)說這是一道流行于上世紀30年代民國上層社會的名菜,宋美齡喜歡吃,亦曰“黑官膳”。
養(yǎng)殖甲魚,味腥肉糙,但孔家花園的“霸王卸甲”、“鄭板橋甲魚”仿佛讓我的味覺回到了50年前,入口鮮美肥腴,為什么呢?原來這里的甲魚來自幾千公里外的高山水庫,生長在半野生環(huán)境中,吃的是小魚小蝦,生長幾年才捉起運來上海。
“霸王卸甲”是壓臺戲,要用1.5千克左右的甲魚,客人點此菜需要預(yù)定,因為烹制特別費時,火候要大火、中火、小火、微火輪流服侍,秘制湯料也不一般。霸王卸甲的故事是楚漢之爭,楚霸王項羽敗,劉邦設(shè)開國大宴,張良獻上古名菜,秘方“霸王卸甲”,后來此菜成為歷代王候慶功祝捷的壓陣大菜。這道菜關(guān)鍵在于湯料,十多種特制食材熬湯,再與甲魚同煮,最后收膏,出鍋色金黃帶光澤,霸氣逼人,裙邊厚糯,四爪肉細嫩特鮮,湯汁濃郁,趁熱吃下,立馬讓你感覺到王者之氣。
“勤吃豆腐,遠離癡呆”是蔣介石的飲食養(yǎng)生之法?!笆Y公豆腐”原是奉化一個老太太創(chuàng)制的蜂窩狀豆腐,當(dāng)年廚師將此豆腐放入雞、筍、蝦等好料做成的鮮湯里,慢火再燉3小時,讓豆腐的蜂孔里吸足鮮汁,再配上青豆、黑木耳、蝦子點綴,外人看來,老蔣吃得很樸素呀,蔣家人則報以會心一笑。我品味此菜后翹大拇指說:“味道的確好吃,但是浮在豆腐上的油水是否能夠減少一些,以符當(dāng)合代人的健康理念,現(xiàn)在做菜不像從前,大廚在菜上桌之前要澆上‘明油一勺,表示油水足!”楊總笑著說:“對,馬上改進!”
“元首牛肋骨”又有故事了。話說2001年APEC會議在上海舉行,外國來的元首們都喜歡吃牛肉,怎樣弄一款貴賓們從未吃過的上海味道的牛肉?有人想出這款功夫菜,上好牛肋骨,通過煮、蒸、燒,酥而不爛,最要緊的是使用的秘制調(diào)味秘方,咸中帶鮮、鮮里微辣,辣味中隱隱有點甜香,甜中隱含煙火氣,這道有海派味道的牛肉美食受到各國元首的好評。
“洛陽燕菜”:大白瓷盤中的一個凹孔里盛著一泓“鮑汁燕窩”,挖一勺“燕窩”配著鮑汁一嘗,細膩爽滑、清香撲鼻、鮑汁鮮醇,大廚說這燕窩是用蘿卜做的,為古籍中的御膳。相傳唐代武則天登基,城東關(guān)下園村長出一棵特大白蘿卜,長1米,上青下白,重逾15千克,菜農(nóng)視為“祥瑞”而敬獻進宮。武則天令大廚用蘿卜燒一樣好吃的菜上宴席,但吃到最后未見蘿卜菜,大怒,說:“蘿卜菜忘了燒吧?”大廚回答:“您剛剛稱贊燒得好吃,清醇爽口,沁人心脾的燕窩就是用蘿卜做的。我再上一道來,請您看看……”北方大廚做蘿卜燕窩的方法是:白蘿卜切成2毫米粗、6厘米長的細絲,冷水中浸泡30分鐘,撈出瀝干,淀粉中拌勻,平攤上籠蒸5分鐘,晾涼,冷水中抖開,撈出瀝干,撒上精鹽拌勻,再蒸5分鐘即成素燕菜?!翱准一▓@”這款蘿卜燕窩菜刀工更細,制法更精致簡約,融入了更多海派元素。
咸鮮入味的魯菜蔥烤烏參、西菜燒法的紅色大明蝦與土豆絲、芥末、馬哈魚子搭配的“紅娘自配”色澤祥瑞、喜氣洋洋,適合婚慶酒席用。這款中西結(jié)合的菜是清同治年間,宮御膳房名廚梁會亭的創(chuàng)意。梁的侄女是宮女梁紅萍,已經(jīng)超齡,慈禧視為親信,執(zhí)意不放,梁根據(jù)《西廂記》故事情節(jié),做了一道“紅娘自配”的菜給慈禧太后品嘗,最終感化慈禧放走他的侄女紅萍和其他宮女回到民間,表現(xiàn)廚者的智慧。
林語堂說:“吃是人生不多的享受之一”。坐定孔家花園,眼前滿滿都是與民國舊聞有關(guān)的故事,上世紀30年代花樣年華的好吃小菜,梅蘭芳的貴妃雞翅,張大千仔雞,張愛玲的蜀腴牛四寶、愛玲鴨舌川菜,蔣氏晚年所念的豐鎬房芋艿,宋美齡愛吃的美廬蟹粉,譚延闿的魚頭,慈禧太后的栗子大蔥,嚴子陵鰣魚,李鴻章雜燴,以及孔府家宴的魯菜京蔥拌肚絲、鹽焗牛舌、花生丁香魚、原味雞,還有魯迅喜歡吃的日式凍鮑魚、三拼三文魚刺身……老上海弄堂外婆燒的本幫醬鴨、響油鱔絲、油爆蝦、八寶辣醬、干煎帶魚、桂花肉等佳肴,那些抹不去的兒時過年的歡樂時光。還有同泰祥糟溜魚片、德興館蝦子大烏參、三林塘肉皮、綠楊邨香酥鴨、老飯店碧綠圈子、老上海一品香西餐館的金必多濃湯、羅宋湯等近百款菜,能喚醒你對老上海美食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