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鳴
據(jù)說茶分幾等:入口生津,咽喉回甘為佳;滋潤食道,食道亦返甘為上佳;入胃熨帖,蘊(yùn)味無窮且返甘則為上上佳。
人生亦大抵如此。談吐不俗,靜則不語,為雅;底蘊(yùn)深厚,藏而不露,為隱;不求浮名,耐住寂寞,為淡。于人不爭利多寡,于世不求名高低,實為大大雅,茶有五味人分幾品,你求哪般?
仔細(xì)琢磨,諸多飲品,茶之所以亙古穿越時空,千百年來備受推崇是因為無論時世如何變遷,人們永遠(yuǎn)鐘情于品茶,陶醉于茶的味道,以茶悟人生。而苦或甘都不是我們的常態(tài),苦盡甘來,人生怡然;苦過很久,回甘遲來,更是人生滋味。
茶能苦轉(zhuǎn)為甘,澀化為潤,世間少有。大千世界,苦丁蓮子苦, 甘蔗蜂蜜甜。人們好苦則以蓮為飲品,喜甜則蜂蜜入水。許多時候,人生甘苦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茶味需慢品,方得其苦與甘,人生需斟酌,方得靜而生慧。
從古至今,蕓蕓眾生,喝茶者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真正悟茶懂茶者未必太多。若與茶能成為知己,那還真是需要一段路程——因緣而起,因真而知,因品而識,而后因德而合。
茶緣亦人緣,每天有人與我們擦肩而過,我們不可能一一留意,更不可能全都結(jié)識。即使熟悉的朋友,稱為知己的也是少數(shù)。茶亦如此,茶的品種眾多,我們難以一一品嘗,如果有某款茶得緣入口,而恰恰符合我們的心意,那就是茶緣因此生起??墒窍嘧R未必相知,若要知茶,我們需慢品,用心感悟,才能體悟到茶本真的品質(zhì)。若要識茶更是不易,其實茶的品質(zhì)和其價格、包裝是沒有關(guān)系的,只有真正懂茶者,才能品出茶的內(nèi)涵。不以貴賤論茶,不以包裝品茶,用心去品,用平常心去琢磨,那么茶德則自然而生。
品茶就是悟人生,在茶香里浸潤過,才是真安然。其實,讀茶就是讀一段千古的書,悟茶就是參透一本滄桑的歷史。懂茶就是大道人生,順其自然,不求大富大貴,但得本本真真。
茶道亦人道,其實茶不曾改變。同茶不同味,不同的只是人的心境罷了。
(編輯 花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