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佳俊
(寧波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浙江寧波 315211)
淺談異化翻譯與李文俊譯《我彌留之際》
邵佳俊
(寧波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浙江寧波 315211)
以異化翻譯策略為視角,探討李文俊漢譯《我彌留之際》,認為譯作在敘事視角、語言整合以及異質(zhì)文化等方面,體現(xiàn)了異化翻譯策略的運用。譯者運用異化翻譯策略,最大限度地再現(xiàn)了異域文本所呈現(xiàn)的陌生世界,使譯作讀者也能得以順利建構(gòu)該意識流作品所折射出的現(xiàn)實意義。
異化;翻譯;我彌留之際;意識流
《我彌留之際》采用現(xiàn)實主義和“復(fù)調(diào)”意識流寫作手法寫成,講述了南方農(nóng)民安斯遵照妻子艾迪遺愿帶領(lǐng)子女護送其遺體返回杰弗遜鎮(zhèn)安葬的“苦難歷程”。全作由15個敘述者的59個相互獨立的意識流獨白串聯(lián)而成,各節(jié)相互交錯并具有各自的自足性。“復(fù)調(diào)”多視角敘事使整個故事支離破碎、凌亂模糊。甚至有評論家評論到:“這部小說只可以讀卻不可以理解;可以體驗卻不能闡釋;可以感受卻不能分析”(Cox 1982)。多視角敘事、支離破碎的語言及圣經(jīng)文化的映射都增加了漢語譯作的難度,李文俊譯本既從形式和內(nèi)容上對原作進行了忠實的再現(xiàn),又從宏觀和微觀層面,保留了原作的異質(zhì)身份。本文回顧異化翻譯策略,并從異化翻譯策略運用的角度分析李文俊譯《我彌留之際》,認為異化翻譯策略的運用是該譯作取得良好讀者反應(yīng)的關(guān)鍵性因素之一。
早在1813年,德國翻譯家施萊爾馬赫提出:“只有兩種翻譯方法,要么譯者盡量不打擾作者使讀者靠近作者,要么譯者盡量不打擾讀者轉(zhuǎn)而使作者靠近讀者”,并把這兩種翻譯方法命名為“疏離”(alienating,又譯為“異化”)和“入籍”(naturalizing,又譯為“歸化”)。他本人偏好第一種翻譯方法,但是他并不是認為應(yīng)該按照“假如原作作者是德國人,他會怎么用德文寫”那樣翻譯作品,而是“給譯作讀者假如他們?nèi)プx原作所能獲得的相同印象”的方法來進行翻譯(Schulte & Biguenet 1992:36-54)。魯迅先生使用“歸化”和保存“洋氣”來詮釋他對翻譯的見解。他所用的“洋氣”我們大致可以翻譯成“foreignization”或“foreignized”(王東風(fēng)2008),他寫道:“如果還是翻譯,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覽國外的作品,不但移情,還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時,有這等事,和旅行國外是很相像的:它必須有異國情調(diào),就是所謂洋氣。其實世界上也不會有完全歸化的譯文,倘有,必是貌合神離,從嚴格辨別起來,它算不得翻譯”(魯迅2005a:364)。魯迅先生反對歸化翻譯,他雖沒用“疏離”或“異化”來探討他的翻譯觀,他提倡用異域的語言和情調(diào)來組織譯文,從而使譯文看起來“洋氣”。后來,收錄在《二心集》中的一篇名為“關(guān)于翻譯的通信”的信件中,他又提出“寧信而不順”的觀點(魯迅2005b:379)。這些都是針對當(dāng)時“順而不信”的翻譯觀點提出的。他強調(diào)在引介外國進步文學(xué)作品的同時,要努力輸入新的表現(xiàn)方法來豐富漢語的句法和詞匯。
隨著社會哲學(xué)思潮和文藝批評理論的介入,從上世紀(jì)80年代開始,西方就歸化/異化的討論視閾、向度皆已發(fā)生了變化,其研究不再停留在翻譯內(nèi)部,如語言、語言文化、文體、風(fēng)格等這種提供翻譯技巧的規(guī)定上,而是拓展到翻譯的外部,如翻譯與社會、政治、意識形態(tài)等大文化如何發(fā)生互動的研究上(葛校琴2002)。這時歸化和異化討論是將語言層次的討論延伸至文化、詩學(xué)和政治層面。韋努蒂(Venuti)提出了歸化翻譯(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和異化翻譯(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并將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放置在社會文化、政治、意識形態(tài)及歷史等背景中考量。他極力推崇異化翻譯,在《譯者的隱身》(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書中他指出,以往被譯入英美文化的外國文學(xué)作品,譯者多采用歸化翻譯,而歸化翻譯摻入了目的語的文化材料,迎合了英美主流語言文化和讀眾對原作所處文化的刻板期待,譯文閱讀起來通順、流暢、自然。這樣就容易迷惑讀者,使讀者感覺原作就是這樣,然而譯作讀者卻不知道譯者在翻譯的時候,已經(jīng)用目標(biāo)語的文化價值觀覆蓋了原語文化、意識形態(tài)乃至政治上的差異。異化翻譯實踐就是要求譯者在翻譯時通過保留原語文本中的異質(zhì)成分,破壞目的語文化的規(guī)范,使用不流暢、非慣用表達方式并通過填補或揭示文本中的沉默、空缺、不在場之處來進行顛覆,使譯者得以現(xiàn)身,翻譯的獨立地位得以呈現(xiàn)(Venuti 1995)。
2.1 “復(fù)調(diào)”敘事視角的凸顯
《我彌留之際》作者使用“復(fù)調(diào)”多視角敘事,打亂原本豐腴的小說要素和漸進似的故事情節(jié),跨視角、跨空間地講述安斯一家的苦難歷程。這種陌生化的寫作方式和意識流獨白給讀者帶來了巨大的思維和視角的混亂。把多視角的零散獨白合理地整合成亂中有序的譯文并保持譯文的異域特質(zhì)是李文俊譯本的一個特色。在“復(fù)調(diào)”敘事的進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達爾的視角,他不僅能隔空看見遠在家里發(fā)生的事情,甚至可以平靜地親歷親評自己的遭遇。李文俊忠實地呈現(xiàn)了這些陌生的敘事手法,給譯作讀者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
(1)Then she flings herself through across Addie Bundren’s knees, clutching her, shaking her with the furious strength of the young before sprawling suddenly across the handful of rotten bones that Addie Bundren left, jarring the whole bed into a chattering sibilance of mattress shucks. (Faulkner 2013:37)
譯文:接著她撲在艾迪·本德倫的膝蓋上,緊抱她,使出年輕人的力氣拼命地搖晃她,突然整個身子壓在艾迪·本德倫留下的那把老骨頭上,晃動了整床使床墊子里的玉米衣沙沙直響。(李文俊2004:41)
例1中作者透過達爾的視角展現(xiàn)的是母親艾迪去世時杜威·德爾的反應(yīng),但此時的達爾和朱厄爾卻遠在離家去運貨的路上,按理他不可能看見母親去世的情景,然而不在場的達爾卻“親眼”見證了母親逝世的整個過程。母親艾迪出于對父親的暗中“報復(fù)”和牧師通奸并生下了朱厄爾,因此生前對朱厄爾十分偏愛,相反,達爾的出生使得艾迪再也擺脫不了安斯的糾纏,而母親對朱厄爾的溺愛又招致了達爾對母親的冷淡。譯者處理這段獨白中使用“拼命地搖晃”“老骨頭”“沙沙直響”等字眼,既譯出了杜威·德爾的傷心,也傳達出了達爾對母親臨終的漠視和母子之間的隔閡。
(2)Darl is our brother, our brother is Darl. Our brother Darl in a cage in Jackson where, his grimed hands lying light in the quiet interstices, looking out he foam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Faulkner 2013:203)
譯文:達爾是我們的兄弟,我們的兄弟達爾。我們的兄弟達爾被關(guān)在杰克遜的一個籠子里,在那里他那雙污黑的手輕輕地放在靜靜的格縫里,他往外觀看,嘴吐白沫。
“是啊是啊是啊是啊是啊是啊是啊是啊”(李文俊2004:220)
達爾意識到送葬的荒誕后,縱火燒毀了暫時停放艾迪棺木的倉房,家人為了躲避控告和賠償一口咬定達爾瘋了。家人的自私和冷酷佐證了他們對達爾的冷漠和他們?nèi)诵缘膯适?。在被押去瘋?cè)嗽旱能嚿线_爾精神分裂,大笑不止,精神徹底崩潰,這時他居然把自己當(dāng)作是別人,用第三人稱稱呼自己。譯者用被動句和增補的方式,透過達爾的視角刻畫出他在瘋?cè)嗽旱那榫埃惢氖澜绫蛔g者凸顯出來。
2.2 意識流支離破碎語言的整合
??思{用意識流手法傳達人物內(nèi)心壓抑的情感,揭示說話當(dāng)事人精神上的自我缺失。自我建構(gòu)的缺失及人物性格的扭曲使得人物在無意中流露出對人生境遇的感觀及對生存狀況的焦慮,但這容易導(dǎo)致人稱的混亂,讀者需要在晦澀的意象中尋找作者的所指。譯者需要突出異域文本的寫作特征,再現(xiàn)原作特殊的寫作技巧。李文俊不僅再現(xiàn)了原作意識流語言的特色,而且還兼顧了原作的創(chuàng)作形式。
(3)In a strange room you must empty yourself for sleep. And before you are emptied for sleep, what are you. And when you are emptied for sleep, you are not. And when you are filled with sleep, you never were. (Faulkner 2013:61)
譯文:在一間陌生的房間里你必須排空自己才能入睡。那么在你排空自己準(zhǔn)備入睡之前,你又是什么呢。然而在你排空自己準(zhǔn)備入睡時,你并不是什么。而且在你睡意很濃的時候,你從來就不是什么。(李文俊2004:66)
外出運貨的路上,深夜突降暴雨,自我建構(gòu)的缺失再次侵蝕達爾的內(nèi)心。在缺乏母愛的生活中,對自己身份和存在的不確定,時刻都在折磨著他,讀者隨他的意識流動被帶入了一個虛無的世界。譯者在處理語義的曲折重復(fù)和前后互否的同時,把控住了人物內(nèi)心的煩躁和焦慮,“是”、“不是”這些表存在觀念的描述,在達爾的思緒里已經(jīng)變成一堆令他緊張和焦躁的語義并列。譯者為體現(xiàn)達爾自我認知的混亂,用“那么……然而……而且……”遞進式調(diào)整句子,提高了譯文的可接受性,再現(xiàn)了達爾內(nèi)心的幻滅感。
(4)When I used to sleep with Vardaman I had a nightmare once I thought I was awake but I couldn’t see and couldn’t feel I couldn’t feel the bed under me...I knew that something was passing but I couldn’t even think of time then all of a sudden... (Faulkner 2013:93)
譯文:早先我和瓦達曼一塊睡的時候有一次我做了一個噩夢我想我是醒著的可是我看不見也感覺不出來我感覺不出我身子下面的……我只知道有一樣?xùn)|西經(jīng)過可是我連時間這件事兒也想不起來接著突然之間……(李文俊2004:102)
在??思{的筆下,時間可以錯位、空間可以重疊,他更注重的是人物的內(nèi)心時序,認為心理時序更接近人的精神狀態(tài)。斜體部分是杜威·戴爾坐在馬車上頭腦中的“回憶”。全段151字,無一標(biāo)點符號(省略號為筆者所加)。過去、現(xiàn)在、將來顛倒,空間聯(lián)系也打亂了。譯文的語義模糊可以增大目的語讀者對異域文本的感知度,打破譯作讀者的定式思維,喚醒閱讀主體對生活的感受。??思{寫作的時候喜歡用新奇的編排來聚焦人物的心里活動,此處原作是使用斜體,而李文俊翻譯的時候改用楷體,用以對原作進行形式上的保留。又如:
(5)I would think: The shape of my body where I used to be a virgin is in the shape off a and... (Faulkner 2013:137)
譯文:我總這么想:我從前是個處女時我身子的形體似的形式出現(xiàn)而且……(李文俊2004:149)
(6)He comes into the square. She goes across the square, her head down clopping. She lows. (Faulkner 2013: 200)
譯文:接著它走到廣場上來。它穿過廣場,腦袋聳拉著蹄子嗒嗒響他哞哞叫。(李文俊2004:217)
例5中shape后面和例6中clopping的前后在原作中分別有2個空格,在譯本中譯者也相應(yīng)刻意留出了空格,保留了原文特點。Clopping譯者譯成“嗒嗒響”并保留空格,譯出了音感和聲感。
2.3 圣經(jīng)文化的增補
“我沒有主體,或者,可能有,你們可以認為它是對人類一種確定不移的信心,相信人類有經(jīng)受和戰(zhàn)勝客觀環(huán)境和自身命運的能力”(李文俊 1980)。福克納的很多文學(xué)作品都是關(guān)于人類的自我救贖,《我彌留之際》也是想通過這樣的描述來展示人類的苦難,挖掘人物內(nèi)心經(jīng)受的矛盾和磨難,所以原作多處都折射出《圣經(jīng)》文化,作者希望讀者認識到安斯一家遭遇其實正是人類真實的境遇。李文俊譯本中多處增補了原作《圣經(jīng)》文化的出處,不僅沒覆蓋異域文化的內(nèi)涵,反而突出譯文中異域文化的身影。筆者粗略統(tǒng)計:譯作中至少增加了9處對《圣經(jīng)》的注釋,強化了文本所掩蓋下的中西文化差異,這也是異化翻譯所極力倡導(dǎo)的文化間的“平等交流”。
(7)But I did not realize the reason for the rope until I saw the log. It surged up out of the water and stood for an instant upright upon that surging heaving desolation like Christ. (Faulkner 2013:114)
譯文:可是直到我看見那根園木我才明白繩子是起什么作用的。圓木從水里冒出來,有好一會兒像基督似的直立在洶涌起伏的荒涼的波浪上。(李文俊2004:126)
(8)They hadn’t never see the river so high, and it not done raining yet. There was old men that hadn’t never see nor hear of it being so in the memory of man. I am the chosen of the Lord, for who He Loveth, so doeth He chastiseth. (Faulkner 2013:84)
譯文:從沒見到過河水漲得這么高,天上的雨還有得好下呢。老一輩的也沒見到過或聽說過有人記得發(fā)生過這樣的事兒。我是上帝的選民,因為主所愛的他比管教。(李文俊 2004:92)
據(jù)《圣經(jīng)·馬太福音》第14章第25到27節(jié)記載,門徒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他們中間的一個人得了主的允許也在海面上走過,后因為疑惑恐懼,幾乎沉在水里,幸而被耶穌伸手拉住,未遭滅頂之災(zāi)。送葬的路上突遇洪水,沖垮了橋梁,一家人陷入了無奈。作者透過達爾的視角似乎在向讀者暗示也許只有耶穌才能救贖安斯一家。好吃懶做的安斯堅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他還奢望一個人非得委屈自己和他死去的親人才能得到老老實實做人的報酬。由于缺乏對《圣經(jīng)》的必要了解,譯作讀者很難能像原作讀者那樣輕松地解讀出??思{對安斯辛辣的諷刺,譯者的譯注可以彌補目的語讀者文化上的缺失。
李文俊譯本《我彌留之際》是異化翻譯策略運用的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該譯本凸顯了原作的多視角敘事手法,原汁原味地為讀者再現(xiàn)了意識流語言的魅力。更值得新時期廣大翻譯工作者借鑒的是:譯者不僅沒試圖覆蓋原作所折射的深層次文化信息,反而通過譯注的方法深挖異域文化的內(nèi)涵,增強了譯本的異域性,從形式到內(nèi)容上保留了原作的藝術(shù)特色,給我國文化輸入了原汁原味的異國情趣,勢必對我國文學(xué)的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影響。
Cox, L. 1982.WilliamFaulkner:CriticalCollection[M]. Detroit: Gale Research Company.
Faulkner, W. 2013.AsILayDying[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Schulte, R & Biguenet, J. 1992.TheoriesofTranslation:AnAnthologyofEssaysfromDrydentoDerrida[C].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enuti, L. 1995.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李文俊. 1980. ??思{評論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李文俊. 2004. 我彌留之際[M].??思{著.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葛校琴. 2002. 當(dāng)前歸化/異化策略討論的后殖民視閾[J].中國翻譯(5).
魯迅. 2005a. “題未定”草(一至三)[A].魯迅全集·且介亭雜文二集(第六卷)[C].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魯迅. 2005b. 關(guān)于翻譯的通信[A].魯迅全集·二心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王東風(fēng). 2002. 歸化與異化:矛與盾的交鋒[J].中國翻譯(5).
王東風(fēng). 2008. 韋努蒂與魯迅異化翻譯觀比較[J].中國翻譯(2).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