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志紅
如今,網上可以投保,既方便又快捷。但我們想沒想過,網上投保是不能面對面地和保險員交流的,在要素選擇和填寫時有可能會不規(guī)范,難免會造成一些理賠麻煩。基于這些,我們該如何網上投保呢?
投保之前看公司,認真確定賠付人
劉女士通過A人壽保險公司網站購買了一份三年期的人身意外保險,保額20萬元。一天,她在上班途中不幸被一輛汽車撞成重傷,住院花費高達6萬元。盡管肇事司機支付了大部分醫(yī)療費,可還有2萬元需劉女士支付。她愛人拿著自助打印的保單到A人壽保險公司要求報銷,卻遭到拒絕。A人壽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的理由是,他們這項業(yè)務已經剝離給了B人壽保險公司。于是,她愛人又找到B人壽保險公司,又被告知只對接手后簽訂的保險合同負責。對于劉女士的賠付要求,兩家保險公司踢起了皮球。
支招 對于網上投保,在理賠時出現劉女士這種狀況在所難免,無法確定賠付人是誰。因此,如果想在網上投保,投保人不僅應詳細了解所購買保險產品或保險公司服務的具體范圍,還需清楚具體交易對象是哪家,和他們怎樣聯系,假如出現類似問題由誰負責,等等。如此,就容易找到索賠對象,進而降低理賠風險。
如實告知很重要,獲賠這條最關鍵
王先生有急性心肌梗塞病史。他瀏覽C保險公司網站,看到一款,其針對1歲~55周歲人群提供包括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后遺癥等28種重疾,還標明無需體檢、期限保障最長可至65周歲。他覺得很適合自己,便毫不猶豫在網上進行了投保。一年后,他再次住院,沒多久,花費2.8萬元。這時,他想到了網上購買的重大疾病險,便讓愛人到C保險公司要求前期理賠。C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在了解實情后,拒絕理賠,理由是,王先生投保前已有病史,沒如實告知他們。
支招 現在,一些保險公司網上投保的重大疾病險確實無需體檢,但這是基于投保人如實告知的前提。很多投保人也許會心存僥幸心理,認為隱瞞病史無可厚非,再說網站標注了“無需體檢”的提醒。其實,對于故意隱瞞患病事實,保險公司有權要求提高投保人保險費率、解除保險合同或拒絕賠償。所以,即使投保人在網上投保重大疾病險時看到“無需體檢”字樣,也應通過電話向保險公司客服進行咨詢、核實。同時,如果以前患過病,在要求填寫時也應如實填寫。只有這樣,一旦出現理賠情況,糾紛才會減少。
職業(yè)選擇莫盲目,投保定要問清楚
曹先生在建筑公司做雜務,在D保險公司購買了一張保費300元、保額為20萬元的意外傷害保險卡。他在網上激活該卡,填寫“職業(yè)”一欄時沒看到“雜務”這一項,不知怎樣填寫,好在他看到一個相近職業(yè)——鍛造工。所以,他便填寫了此職業(yè)。之后,曹先生在高空作業(yè)時,不慎摔下來,造成重傷,達到沒有自理能力的理賠條件。他愛人要求D保險公司理賠,卻遭到拒絕。D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的理由是,曹先生的職業(yè)與網上激活保險卡時填寫的職業(yè)不符。曹先生的愛人解釋填寫職業(yè)時,是因沒有“雜務”這個職業(yè)才選了相近的代替,可D保險公司仍拒絕理賠。
支招 投保人購買保險卡,在網上激活保險卡生效時,找不到匹配職業(yè)的情況是完全存在的,但不能找相近的職業(yè)代替。所以,無論是網上激活保險卡,還是填寫相關要素過程中,投保人一定要認真對待。如有不懂或不會操作的地方,不要盲目行之,應向保險公司客服咨詢后填寫。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如曹先生這樣的理賠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