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海
馬三立抖“包袱兒”的技藝,是不應(yīng)該失傳的。
他的徒弟逢年過節(jié)來看他,不許拿禮物,但有一個條件,必須講一個跟老百姓生活有關(guān)的小笑話。
有一年,馬三立的徒弟常寶華帶著王佩元來給馬三立拜年,他們一進門,馬三立就說:“徒弟,給我?guī)裁葱υ拋砹???/p>
常寶華說:“師父,我講個笑話,但不是我的,是侯耀華的。他說有一個江湖騙子在馬路上賣偏方,說這個偏方能治癢癢,結(jié)果買回家打開一看,是一個癢癢撓?!?/p>
這個笑話原先說的是癢癢撓,后來變成兩個字——“撓撓”。
馬三立把這個段子進行了改編,就是大家后來聽到的《撓撓》。但是從常寶華到侯耀華、王佩元,包括業(yè)內(nèi)的所有演員,都相當(dāng)佩服老人家,認(rèn)為這是一次示范教學(xué),他們都從中找到了自己的差距。
跟馬三立在生活中接觸,經(jīng)常能學(xué)到他抖“包袱兒”的技巧。
2001年12月他宣布告別舞臺以后,準(zhǔn)備手術(shù)。很多人去看他,有一次他跟兒子馬志良說:“志良呀,你在門口給我寫上四個字?!?/p>
“請勿打擾?”
“不,代賣鮮花!”言外之意就是,千萬不要再送什么鮮花了。
有一次我去看他,他指著門口一輛裝了很多花圈的汽車,對我說:“你說弄這個干嗎呢?一車一車的,一把火全燒了,多可惜呀!這些錢,能救活多少下崗職工呀?”馬三立跟老百姓的心是相通的,所以他在自己的遺囑里提出:“我故去以后有一個要求,不收任何人的錢財,不收挽聯(lián),也不收花圈、花籃?!?/p>
因為他瘦,護士給他輸液,找不到血管。尤其他得的是膀胱癌,熬到最后已經(jīng)皮包骨了,很難找對地方??墒邱R三立毫不動怒,反而安慰護士,說:“沒事,孩子,你扎吧,扎幾次都沒關(guān)系,你要是拿我練出手來,以后給猴扎針都沒事兒了!”他這時候還這么樂觀。
被推進手術(shù)室以后,大夫怕他緊張,說:“馬老,您可別緊張,我們現(xiàn)在開始給您做手術(shù)!”大夫拿著手術(shù)刀,也想開句玩笑,就跟旁邊做麻醉的醫(yī)師說:“你看膀胱是在胃的上頭,還是在胃的下頭?”
馬三立馬上說:“那膀胱呀,我告訴你,在腳后跟上?!彼€在抖“包袱兒”。
大夫說:“您看,這多好,您沒事兒,我們就放心了!您出去以后,我們還想聽《逗你玩》呢!”
“我呀,甭逗你玩,你也別逗我玩,這回該動真格的了!”他在手術(shù)室里還“砸掛”呢!
馬三立在疼愛自己的弟子上也有許多令人難忘的趣事。他的第一個徒弟是閻笑儒,比馬三立歲數(shù)大。但每年閻笑儒到了師父那兒,都要磕頭行大禮。晚年閻笑儒身體不如馬三立,有時候曲藝界有大活動,我們都能看見一個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馬三立攙著閻笑儒入場,也就是說,攙著自己的徒弟入場。
(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