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每年秋、冬季節(jié),重慶市江津區(qū)的九葉青花椒發(fā)生異常落葉非常普遍,已成為影響花椒產(chǎn)量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氣象分析、土壤調查、肥料調查、田間觀察等方式,分析總結九葉青花椒異常落葉的原因。提出延遲花椒落葉時間是確?;ń犯弋a(chǎn)穩(wěn)產(chǎn)的關鍵技術之一。建議采用五個方面技術措施防止花椒樹異常落葉:(1)加強銹病防治(加強田間排水溝的清理,合理密植,合理修剪,噴藥防治);(2)加強螨類防治;(3)預防花椒樹過早休眠(加強肥水管理,增施葉面肥);(4)中耕松土;(5)增施有機肥。
關鍵詞 九葉青花椒;異常落葉;調查分析;防止措施
中圖分類號:S573.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6)13-015-04
每年秋、冬季節(jié),重慶市江津區(qū)的九葉青花椒發(fā)生異常落葉非常普遍,走進椒園,到處可見?;ń樊惓B淙~成為影響花椒產(chǎn)量的關鍵因素之一。筆者通過氣象分析、土壤調查、肥料調查、田間觀察等方式,分析總結九葉青花椒異常落葉的原因,認為延遲花椒落葉時間是確?;ń犯弋a(chǎn)穩(wěn)產(chǎn)的關鍵技術之一;根據(jù)實地調查分析,參考前人相關的技術報告[1-3],探討性地提出花椒樹異常落葉較為可行的防止措施。
1調查時間、地點與方法
1.1調查時間、地點
調查時間:2012—2015年。
調查地點:重慶市江津區(qū)龍華鎮(zhèn)雙溪村、五臺村。
1.2調查方法
1.2.1 植株調查
在常規(guī)管理水平的花椒地,隨機選取小區(qū)面積66.7 m2(有成年結果花椒樹10株),設置3次重復,每年的9—12月,定時對每個小區(qū)10株花椒樹著葉數(shù)、感銹病葉數(shù)、落葉數(shù)進行計數(shù)和記載,計算感銹病百分率和落葉百分率。
1.2.2 土壤調查
2014年,隨機抽取沙土、粘土、壤土、石谷子壤土4種不同土壤類型,劃分成好、中、差3個等級按重復序號Ⅰ、Ⅱ、Ⅲ調查,然后計算沙土、粘土、壤土、石谷子壤土的平均落葉百分率、花芽分化百分率、鮮椒667 m2產(chǎn)量。
1.2.3 肥料調查
選4種當?shù)爻S糜袡C肥(牛糞、兔糞、人畜糞、灰渣肥),每種有機肥設3個重復,12個小區(qū);另選3種農(nóng)戶常用化肥(17.1%碳酸氫銨、46%尿素、15-15-15硫酸鉀復合肥),每種化肥設3個重復。以上共計21 個小區(qū),分別調查著葉數(shù)、落葉數(shù),然后計算落葉百分率。
1.2.4 氣象分析
依據(jù)當?shù)貧庀缶痔峁┑臍庀髷?shù)據(jù),分析氣候條件(溫度、降雨天數(shù)、降雨量、相對濕度、日照時數(shù))對花椒“落葉”的影響。
2調查結果與分析
2.1氣候條件對花椒異常落葉的影響
從表1中可以看出,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4年的9—12月月平均氣溫分別為16.0℃、16.7℃、16.9℃、17.8℃,4年的9—12月月平均降雨天數(shù)分別為13.5 d、12.8 d、14.2 d、12.8 d,4年的9—12月月平均相對濕度分別為79.98%、82.86%、82.27%、81.09%,4年的9—12月月平均日照時數(shù)分別為49.2 h、53.4 h、47.3 h、45.4 h,銹病率分別為27.19%、25.59%、37.49%、38.48%,落葉率分別為21.51%、22.05%、34.41%、35.1%。
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的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月平均氣溫較低,相對濕度較小,日照時間較長,銹病率較低,則落葉率較低;月平均氣溫較高,相對濕度較大,日照時間較短,銹病率較高,則落葉率較高。
2.2土壤類型對花椒異常落葉和產(chǎn)量影響
從表2中可以看出,沙土的落葉率為35.38%,花芽分化率51.8%,667 m2鮮椒產(chǎn)量489.0 kg;粘土的落葉率為31.86%,花芽分化率55.3%,667 m2鮮椒產(chǎn)量548.1 kg;壤土的落葉率為21.92%,花芽分化率63.7%,667 m2鮮椒產(chǎn)量639.9 kg;石谷子壤土的落葉率為19.25%,花芽分化率71.6%,667 m2鮮椒產(chǎn)量707.3 kg。即沙土種植的花椒鮮椒產(chǎn)量最低,石谷子壤土種植的花椒鮮椒產(chǎn)量最高。落葉率從高到低按土壤類型排序為:沙土>粘土>壤土>石谷子壤土。
土壤是花椒樹生長必不可少的自然資源,土壤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花椒樹的生長。不同類型的土壤對花椒生長發(fā)育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沙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失水快,肥效期短,花椒易脫肥而發(fā)生異常落葉;粘土或黃泥土雖保水保肥能力強,但通透性差,耕作難,土壤易板結;石谷子土易風化,通透性好,磷、鉀、鈣含量高,最適合花椒生長。
2.3肥料種類對花椒異常落葉的影響
從表3中可以看出,施用牛糞、兔糞、人畜糞、灰渣肥4種有機肥,落葉率分別為25.34%、26.73%、24.99%、24.58%,平均落葉率為25.41%;施用17.1%碳酸氫銨、46%尿素、15-15-15硫酸鉀復合肥3種化肥,落葉率分別為41.78%、36.66%、32.67%,平均落葉率為37.03%。即施用化肥的田塊平均落葉率比施用有機肥的田塊高11.62個百分點。
2.4病蟲害對花椒異常落葉的影響
江津區(qū)每年9—10月雨水較多,溫度適宜,是紅、黃蜘蛛和附線螨發(fā)生發(fā)展的盛期,螨類吸取花椒葉片中的營養(yǎng),致使葉片失綠而變成黃色、灰褐色而脫落。
2.5生長調節(jié)劑對花椒異常落葉的影響
多效唑、烯效唑等生長抑制劑在花椒樹上使用后,抑制了花椒樹的正常生長,使其生長速度減慢,甚至處于停止生長或休眠狀態(tài),如果不及時補充營養(yǎng),刺激生長,花椒樹就會較長時間處于休眠狀態(tài)而引起“落葉”。
3防止花椒樹異常落葉的建議措施
3.1加強銹病防治
3.1.1 加強田間排水溝的清理
挖好邊溝、壁溝、“十”字溝,增加排水溝的數(shù)量和深度,防止土壤漬水,降低田間濕度,預防銹病發(fā)生。
3.1.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按窩行距3 m×2 m或3 m×2.5 m定植,密度不超出111株/667 m2,以保持田間空氣流通,降低空氣濕度,預防斑點落葉病和銹病發(fā)生。
3.1.3 合理修剪
花椒枝條不宜留得太多、太密,要剪去徒長枝、纖細枝、病蟲枝、干枯枝,每株花椒樹保留30~60條健壯結果枝,大樹最多保留60~70條,并采用短截、回縮、拉枝、壓枝等措施,提高通風透光能力,增強光合作用,減少銹病發(fā)生。
3.1.4 噴藥防治
8月下旬開始,用43%戊唑醇6~12 mL或12.5%氟環(huán)唑15 mL或25%丙環(huán)唑15 mL對水20 kg噴霧,每隔15~20 d噴1次,連噴3~4次,嚴防花椒銹病發(fā)生。
3.2加強螨類防治
在9—10月,用1.8%阿維菌素乳油10~15 mL+36%噻酮炔螨特10~15 mL對水20 kg噴霧,每隔15 d噴1次,連噴3~4次,防治紅、黃蜘蛛和附線螨發(fā)生。
3.3中耕松土
在花椒下枝采摘(6月下旬)后,結合椒園除草,挖松花椒樹腳盤,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花椒根系迅速生長,確保根強樹壯葉茂,延遲花椒落葉時間。
3.4增施有機肥
在花椒中耕松土后(7月下旬,新梢萌芽期),充分利用人畜糞尿,每株花椒樹施用人畜糞尿5~10 kg或灰渣肥3~5 kg,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壤通氣性,促進土壤養(yǎng)分對花椒樹的持續(xù)供應,保持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植株抗旱抗寒抗病蟲能力,減少異常落葉的發(fā)生。
3.5預防花椒樹過早休眠
3.5.1 加強肥水管理
對于徒長的花椒樹,根據(jù)施肥種類、施肥早遲、施肥數(shù)量,調節(jié)生長抑制劑烯效唑的使用數(shù)量和濃度。根據(jù)花椒樹長勢的強弱,枝條老化的程度,在10—12月,及時靈活補施45%的花椒測土配方肥(氮、磷、鉀之比為15∶15∶15)每株0.1~0.3 kg,促進生長,預防花椒樹過早休眠。
3.5.2 增施葉面肥
在9—12月,用0.004%的云薹素內(nèi)酯10 mL+磷酸二氫鉀20 g+5%啶蟲脒15 mL+1.8%阿維菌素乳油10 mL對水20 kg噴霧2~3次,以打破休眠和預防紅蜘蛛、黃蜘蛛、蚜蟲發(fā)生,促進營養(yǎng)物質轉化,促進花芽分化。
參考文獻:
[1]程玥晴,陳霞,王龍,等.九葉青花椒覆蓋免耕高效栽培技術[J].南方農(nóng)業(yè),2010,4(7):17-18.
[2]傅汝維.九葉青花椒豐產(chǎn)栽培管理技術要點[J].南方農(nóng)業(yè),2009,3(9):19-20.
[3]譚樹祥.九葉青花椒矮化高產(chǎn)栽培技術[J].南方農(nóng)業(yè),2014,8(22):23-25.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