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山西夏縣地名的文化探析

2016-04-12 15:06:17陳紅列
關鍵詞:夏縣命名歷史

◎陳紅列

(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山西運城044000)

山西夏縣地名的文化探析

◎陳紅列

(運城師范高等??茖W校中文系,山西運城044000)

地名是一個地方最醒目的文化標記,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社會、人文信息。它既體現(xiàn)當?shù)氐牡乩盹L貌特征,又反映了當?shù)氐纳鐣?,折射出當?shù)氐臍v史人文信息。從山西省夏縣地名的命名類型入手進行分析,解讀其折射的歷史地理信息和社會文化內涵。

夏縣;地名;文化探析

地名是一個地區(qū)的人們賦予一個地方的語言文字符號,它是研究當?shù)貧v史文化、社會生活的活化石。透過地名,可以了解當?shù)氐淖匀簧鷳B(tài)信息、歷史信息,同時可以揭示這一區(qū)域特定的歷史、社會文化蘊涵。本文對夏縣地名的命名分類及其所折射的信息進行分析,以揭示其豐富的多重文化內涵。

夏縣古時稱安邑。從周、戰(zhàn)國到秦朝時,稱安邑縣,漢時設安邑縣,縣治在今禹王城,直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夏縣縣城由北安邑城(今禹王城鄉(xiāng))遷至城東7.5公里今夏縣城址,更名為夏,是夏縣得名的開始。夏縣地處黃河流域中游,山西省南部,運城市東北部,南接平陸,北鄰聞喜、垣曲,西連鹽湖區(qū),東隔黃河與河南省澠池縣相望。夏縣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七千年前夏縣境內就有人類居住繁衍,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勤勞的人民,淳樸的民風,悠久的歷史,源遠流長的文明,這些在地名中留下了印跡,折射了其厚重的文化蘊涵。夏縣目前有11個鄉(xiāng)鎮(zhèn),257個行政村,649個自然村,其中鎮(zhèn)6個:瑤峰、廟前、裴介、水頭、埝掌、泗交;鄉(xiāng)5個:胡張、尉郭、禹王、南大里、祁家河。本文所使用的地名來自《夏縣縣志》[1],包括鄉(xiāng)鎮(zhèn)名、村名,行政區(qū)劃名采用現(xiàn)行通用名。

一、夏縣地名的命名種類

夏縣地名類型多種多樣,可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分類。

(一)自然因素

1.依地形地貌的特點來命名

夏縣地形東西長,南北窄,東高西低,中間平,分為山區(qū)、丘陵、平川三個區(qū)域,夏縣地名中有許多是用地形地貌特點命名的。

(1)描述“山”貌的詞語。有山、坡、嶺、嘴(咀)等,其中坡、嶺出現(xiàn)較多,分別是30、29次,如西山頭、楊家山、侯家山、梁家坡、祁家坡、神頭嶺、旗桿嶺、石咀等。

(2)描述“溝”貌的詞語。有溝、峪、口、岔等,帶“溝”詞語出現(xiàn)最多,有69次,如石泉溝、西溝、樊家峪、李家峪、王峪口、橫口、麻岔等。

(3)描述平坦地勢的詞。有坪、洼、凹、底等,它們分別出現(xiàn)28、13、11、10次,如李家坪、康家坪、韓家洼、南洼、廟凹、牛家凹、上埝底、南山底、北山底等。

(4)描述“水”跡的詞,有河、水、澗、埝等,如祁家河、崔家河、西河頭、東河頭、太寬河、水頭、水南、下秦澗、毛家埝、高家埝等。

另外夏縣地名中有因其形狀特點命名的,如馬蹄古垛因該村所處山溝形似馬蹄狀而得名;埝掌村因三面均有大埝環(huán)繞,好似人的手掌,該村位于手掌中心而得名;圪塔村整體地形是四周低而中間似一棗核形的土丘,當?shù)胤Q是“土圪塔”;井曹村因該村南面溝深似井,井順山勢蔓延成溝槽,故名井曹。

2.依自然資源來命名

(1)以動物命名的。如:龍臥、虎廟、牛家凹、郭牛(指蝸牛)、馬溝、蛇溝、野豬嶺等。

(2)以植物命名的。如:梨樹坪、棗園、桑村、架桑、苗村、麻岔等。

(二)地理方位因素

夏縣地名中有許多是用方位詞命名的。

1.含有“東西南北中”的地名

夏縣地名中以“東西”方位詞成對出現(xiàn)的地名最多,有13對之多,體現(xiàn)了地理位置的相對性。如:東洋橋、西洋橋;東陰、西陰;東莊、西莊;東下馮、西下馮等。若單獨出現(xiàn),則以“西”字命名的村落偏多,如西下晁、西晉、西其里、西秦、西溝等。含有“南北”方位詞的地名相對“東西”地名少,也是成對出現(xiàn),有8對之多,如南山底、北山底;南上晁、北上晁;南吳、北吳;南大里、北大里等。其中也有單獨出現(xiàn)的,以“南”字命名的村落偏多,例如南關、南莊、南橋、南溝、南河等。含有“中”字的不多,偶爾出現(xiàn),如中其里、中秦、中吳、中留等。

2.含有“上下前后”的地名

夏縣地名中含有“上下”方位詞的地名較多,大都是成對出現(xiàn),大約9對左右,如上留、下留;上師、下師;上唐回、下唐回;上晁、下晁等;含有“前后”方位詞的地名也大多是成對出現(xiàn),如前葫蘆溝、后葫蘆溝;前沙坡、后沙坡;前西落、后西落等。其中單獨出現(xiàn)的以“后”命名的村較多,如韓家后、劉家后、后坡、柴家后、張家后等。

3.含有“大小”的地名

夏縣地名中有許多以面積大小命名的,“大小”也只是相對而言,體現(xiàn)了地名的相對性,如大侯、小侯;大呂、小呂;大臺、小臺等。

(三)人文因素

1.依姓氏命名

夏縣地名中有許多體現(xiàn)了以姓氏來命名的地名特征。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占有很大的比例,大概在30%左右。夏縣地名中大多以首居者姓來命名,例如李莊、小王村、趙村、常村、大張、小張等;也有以雙姓來命名的,如張郭店、陳喬、東張南、西張南等。夏縣地名中有一種現(xiàn)象很普遍,即依據(jù)“姓氏+家+通名”來命名,這類地名出現(xiàn)了147次,占總地名的23%。如樊家峪、李家峪、張家坪、康家坪、于家?guī)X、祁家坡、王家河、崔家河等。

2.依古代行政區(qū)劃或地名通名命名

行政區(qū)劃名是為了便于管理而對地域進行劃分而起的名稱。古代的區(qū)劃有的已于現(xiàn)在大不相同,但原有的行政區(qū)劃名還保留在地名中。如:

(1)“莊”本指村莊,在地名中用來標志村落,夏縣地名中含有“莊”的有51個,大概占總地名的8%。如:東莊、西莊、南莊(瑤峰鎮(zhèn));薛莊(廟前鎮(zhèn));石橋莊(裴介鎮(zhèn));三賢莊(水頭鎮(zhèn));曹家莊(泗交鎮(zhèn));蘇莊(尉郭鄉(xiāng));史莊、李莊(禹王鄉(xiāng))等。

(2)“村”指村莊,多用于指稱地名,夏縣地名中含“村”的有33個,大概占總地名的5%,如:全村、解村(瑤峰鎮(zhèn));轅村、師村(裴介鎮(zhèn));常村(水頭鎮(zhèn));王村、柳村(胡張鄉(xiāng));古垛村(南大里鄉(xiāng))等。

(3)“堡”指土筑的小城,夏縣地名中含“堡”的有8個,如:墻下堡(裴介鎮(zhèn));司馬堡(禹王鄉(xiāng));常家堡、焦家堡(水頭鎮(zhèn))等。

3.依居住形式特點命名

夏縣地名中有含有“窯”字的,如窯頭村、蔡家窯頭村、王家窯頭村、任家窯頭村等。

4.用“寺”、“廟”來命名

與“寺”有關的地名如秦寺村、寺后村、寺溝村、大寺坪村等;以“廟”命名的地名如大廟、廟前、廟后辛莊、虎廟、廟坪等。

5.用表達美好意愿的詞來命名

勞動人民心中祈求幸福平安,希望安居樂業(yè),講究仁義道德,因此在地名命名中,人們都選擇使用能表現(xiàn)這些心理的詞語,如興隆村、興郎莊村、興南村、永興莊村、文德村等。

(四)依據(jù)歷史人物的典故、傳說來命名

1.依歷史人物的典故命名

如:水頭鎮(zhèn)的三賢莊村。三賢莊是后人為紀念司馬光、歸旸、張謙三位賢人而得名。司馬光是宋朝宰相,著有《資治通鑒》,死后歸葬于夏縣故里。元朝翰林直學士河南人歸旸辭官后,因平生羨慕司馬光,便居住于司馬光祖墳附近,至老年得病,宗人迎其回故鄉(xiāng),他執(zhí)意不回去,死后葬于司馬光墓北半華里處。后來,山東臨朐人張謙精于理學,仰慕歸旸,于明洪武初年來夏縣,任教諭之職,死后葬歸旸墓旁,至今,司馬光、歸旸、張謙三冢并立于此,三賢莊因此而得名。

2.依歷史人物的傳說命名

如:裴介鎮(zhèn)的韓王村。傳說,漢高祖劉邦即位后,魏都安陽(今夏縣禹王城)一帶仍被魏豹占領,韓信奉命前去征服,勝利后韓信率領大軍開拔,為了減輕部隊的負擔,他把老弱病殘軍人安頓在附近一帶,耕種勞作,娶妻生子,韓王村因而得名,攻城的那條山洞由于年久塌陷,變成了“韓信溝”。

二、夏縣地名的文化信息解讀

(一)反映歷史文化

夏縣是華夏源頭,民族搖籃,文化深厚,歷史悠久,開創(chuàng)遠古文明的先河,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這可以在夏縣地名中找到歷史的遺跡。

1.歷史事件

“夏縣”縣城的得名,在《中國名勝詞典》中注釋說,禹王城址,在山西夏縣城北,是華夏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夏禹曾在此建都,因而縣以夏命名。如:胡張鄉(xiāng)王村,據(jù)該村碑記和縣志記載,該村原名池下王村?!断目h縣志》記載:“酒池在縣西北三十里下王村,昔夏桀王為酒池地,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在此地也?!毕蔫钔跏窍某詈笠粋€帝王,荒淫無度,酒池肉林,男女裸逐,“王村”相傳就是夏桀王酒池建于此而得名。

夏朝是我國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與“夏朝”有關的地名反映了夏縣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明,也見證了夏朝從建立、興盛到滅亡的歷史過程。每一個具有文化意義的地名,都記載著一段歷史,烙上了歷史前進的印跡[2]。

2.古城遺址文化

如:禹王城遺址。今日夏縣的禹王城村古稱安邑,是大禹封地。史書記載,夏禹建都于此,故名夏王城,后又名禹王城,1980年簡稱禹王村。雖然夏王朝的都地,說法不一,但大量的史書都明確記載,今夏縣的禹王城遺址就是當時夏朝建都所在?!端?jīng)·汾水》載:夏都,安邑也。即今夏縣的禹王城遺址;《帝王世紀》載:禹都安邑,今邑有禹王城基址,即舊都也?!俄嵑4笕さ夭俊份d:夏縣禹王城為大禹舊都,安邑縣(鹽湖區(qū)安邑鎮(zhèn),古之晉陽)為“禹營安邑”(大禹新都)。[3]《史記》載,商、周、秦、西漢時期,禹王城即與長安、邯鄲、淄博齊名,為全國四大名城之一,是當時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禹王城村四周現(xiàn)留有禹王皇城舊跡;西北廟后辛莊,因在金鉤廟后而得名;北有郭里村,因在皇城郭里得名。由于歷史發(fā)展,時代變遷,滄海桑田,禹王城已不復存在,但留下了歷史痕跡,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的禹王城遺址反映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蘊藏著開國建城的古老文明,承載著厚重的“古中國”文明印跡,是華夏民族的起源。這讓我們不禁感受到了禹王古城所經(jīng)歷的歷史滄桑,也讓我們?yōu)樗休d的厚重的歷史底蘊而感到自豪。

3.歷史傳說

夏縣地名中,有很多流傳著歷史傳說。如:裴介村,據(jù)傳春秋時期,此地為杏花莊、梁家莊,隸屬晉國,晉文公即位后,為緬懷割股奉君的功臣介子推,遂將杏花莊、梁家莊并為一村,賜名“陪介”,后又取“陪”字的諧音“裴”為村名首字,更名為裴介村。如干溝村、唐回村。傳說秦王李世民去河南平定叛亂,路過夏縣泗交鎮(zhèn)境內,山川間橫著一條峽谷,谷中水流湍急,擋住了大軍去路,李世民心急如焚,說這條河要是干了該有多好,瞬間,這條河水便斷流了,李世民大喜,揮馬躍過,此后擊敗叛軍,從此這條河就再也沒有流過水,成了一條干溝,“干溝”村名由此而來。李世民領兵走了一天,方向不明,又回到原來出發(fā)的小山村,村民奇怪唐軍為什么又回來了,李世民才知迷了方向,下令“來了再回,催馬前進”,從此,這個小山村便命名為“唐回”。這些傳說在當?shù)亓鱾骱軓V,這些隱藏著傳說的地名反映了當?shù)厝藗儗v史人物或事件的紀念,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也反映了當?shù)厝藗兩朴谟酶鞣N方式來傳承歷史和文化。

4.古行政區(qū)劃名

夏縣地名中,有一部分采用了古老的行政區(qū)劃名或保留了地名通名,如前面提到的“莊”、“村”、“堡”等,這既反映了這塊土地的古老悠久的文化,又體現(xiàn)了地名所具有的良好的傳承性的特點。

(二)反映社會文化信息

1.宗教信仰

在早期,人們修神蓋廟,寄盼神靈保佑來年有個好收成,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人們都認為求神拜佛可以祈福避禍,保佑平安,夏縣地名中就有許多通過“寺”“廟”“神”“佛”等帶有宗教色彩的詞語來命名。如:任寺后、車寺后、秦寺后都因村居縣城西南石佛寺背后而得名;大廟因此地原有一座土地廟而得名;神頭嶺因該村西嶺上原有山神廟,廟內有神頭像,路人經(jīng)此必跪拜祈禱,以圖吉利,故取名神頭嶺;廟后辛莊因處于金鉤三官廟后,為區(qū)別于縣南幾個辛莊村而得名;佛峪村因所居深山峽谷中,有石洞,洞中有石佛,名老君洞,昔日鄉(xiāng)人多登臨拜佛,以求平安,故名佛峪。另外,西關(丁社西)、韓、楊、裴四社西因村址在社稷壇以西,并以居住者姓氏分別劃分為四個社西,社稷壇是人們祈求風調雨順,讓上天保佑莊稼豐收的地方。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許多寺廟都已不存在,但地名為我們真實再現(xiàn)了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這種以“廟”“寺”等命名的地方,反映了早期人們相信神靈,敬畏神靈,崇尚神秘文化的一種心理[4]。

2.重宗族血緣

中華民族歷來宗族觀念根深蒂固,往往同姓同宗的人聚居在一起,這樣就出現(xiàn)了以姓氏作為村落的名字。夏縣有很多以首居者姓氏命名的,如:趙村、王村、南衛(wèi)、北衛(wèi)、張郭店、陳喬、東張南、西張南等;還有很多依據(jù)“姓氏+家+通名”的形式來命名,這種形式的地名在夏縣姓氏地名中大量存在,如:樊家峪、韓家?guī)X、秦家埝、尚家坪、牛家凹、崔家河等。眾多的姓氏命名,反映了人們重宗族、重血緣,尤其是“家”的使用,形象地體現(xiàn)了人們的歸屬感,充分反映了當?shù)厝藗冎匾曌谧搴脱壍纳鐣睦?。當然,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人口遷移,同宗族人分離,一些地名已名不副實,如:董村開始由董姓人居住,后來村落不斷發(fā)展,他姓漸盛,董姓不再是主姓,分別以郭、尉、賈、張四個姓居多;司馬村主姓也不是司馬,而是以姓盧為主。雖然有些姓氏在當?shù)匾巡皇侵餍?,但地名一直保持著原來的叫法,說明了地名具有良好的傳承性。

3.寄托人們美好愿望

人們都希望過上一種幸福美好、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夏縣地名中用幸福吉祥的詞語來充分體現(xiàn)人們的這種美好追求。如:興隆、興郎、興南、永興都寄托了人們希望能興隆、興旺發(fā)達的美好愿望;西晉,相傳以前此地經(jīng)濟發(fā)達、聞名遠近,有“西晉樓底下,全縣頭一家”,人們取“晉”寓意提升進取。夏縣是河東人性格特點最為鮮明的地域之一,史稱“向義服勤,守儉知禮”,如:文德村體現(xiàn)了村民講究道德,崇尚文化;四辛莊建村時,人們都辛勤勞作,并以此為樂為榮,且希望后代永傳辛勤之風,故命名辛莊,因四姓(衛(wèi)、張、任、秦)分別居住,取名四辛莊村。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向往幸福、勤勞致富、不斷進取的美好心愿。

(三)反映地理文化特征

1.地貌地形特征

夏縣東有中條山,西有稷王山,鳴條崗橫臥其中。地形東西長,南北窄,東高西低,中間平,分為山區(qū)、丘陵、平川三個區(qū)域。東部山地分布于縣境內東南部,以中條山為主,地勢高峻,溝壑縱橫,占總面積的69.4%,中部多是黃土丘陵,稱峨嵋?guī)X,鳴條崗橫貫其中,西部屬運城盆地。自古以來,氣候溫和,水源豐富,中條山貫穿夏縣的東北部,形成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河流水系,境內有涑水河、青龍河穿過,白沙河從城南流過,紅沙河環(huán)繞城北。對于這種地貌特征,當?shù)鼐用穹謩e用不同的詞語來標志和稱呼,說明當?shù)鼐用駥λ拥乩憝h(huán)境有細膩的感知[5]。帶有明顯“山”跡的地名大概在39%左右,大都分布在地處中條山南麓沖擊扇區(qū)的瑤峰鎮(zhèn);地處中條山南麓,地勢呈“山、埝、川”的廟前鎮(zhèn);東靠中條山與泗交鎮(zhèn)相連的南大里鄉(xiāng);位于中條山腹地的泗交鎮(zhèn)、祁家河鄉(xiāng)?!吧健狈褐杆械匦屋^高的地方,“峰”則是高而陡的山頂,“嶺”指周邊陡峭而又相對孤立的山,有山就有溝,“溝”指山間谷地,無論大小都可用“溝”相稱,“峪”指山谷,包含的平地往往較溝大,“坡”指均勻傾斜的走道,“坪”指平地,“凹”指周圍高、中間低的地勢,“底”指低洼平地,夏縣地名中描述“溝”貌詞語最多,反映了當?shù)鼐用駥ο目h地形溝溝相連的自然環(huán)境的充分認識。如西溝、石泉溝、北山底、尚家坪(瑤峰鎮(zhèn));磨兒溝、馬排溝、韓家?guī)X(泗交鎮(zhèn))、王??凇⒗鏄淦海◤R前鎮(zhèn));古垛溝、馬溝、柴家坪(南大里鄉(xiāng));西山頭、奇峰、佛峪、(祁家河鄉(xiāng))等。同時,描述“水”跡的地名也很多,如:水頭、水南、崔家河、祁家河、太寬河、上秦澗等,“河”指天然河,“澗”指山中的泉水。不同的地名用字,包含著居住地人們的細心觀察和對這塊土地的熟悉和熱愛,也反映了所居住環(huán)境的特點,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有的河流已不存在,但地名卻沿用至今,由此,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當時這里的自然景觀。

另外,夏縣地名中還有形象描繪地形形狀特點的,如:馬蹄古垛村、圪塔村、埝掌村、車廂村等,這種命名方式既可以使人們在形象的感知中很快記住地名,同時給地名賦予了一份生動。這些地名詞語的描繪表現(xiàn)了當?shù)鼐用褙S富的聯(lián)想力,反映了人們對這些事物和當?shù)氐匦蔚氖煜?,也體現(xiàn)了他們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2.自然資源

夏縣地名中,有些是原來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的真實寫照,如:梨樹坪、棗園、桑村、架桑、麻岔、苗村等。從這些地名中,依稀可以看見這里生長的梨樹、棗樹、桑樹、麻以及郁郁蔥蔥的苗木,這些事物足以讓我們產(chǎn)生美好的想象,也說明了當時這塊土地曾經(jīng)擁有的自然資源。

3.方位詞語

方位在人們生活中起著重要的判斷和辨別作用,也是人們認識和觀察的結果。夏縣地名中,有大量的地名含有“上下前后”、“東西南北中”等方位詞,且大多相對出現(xiàn),如:上唐回、下唐回;上留、下留;前葫蘆溝、后葫蘆溝;東陰、西陰;南衛(wèi)、北衛(wèi)等。方位詞的成對使用,既可以相互區(qū)別,又簡單明了,既反映了人們注重位置和方向,又體現(xiàn)了當?shù)厝藗兊母咝Ш喖s的思維習慣。

4.居住特點

夏縣地處中條山區(qū),一年四季分明,具有冬冷夏熱的氣候特點。早期人們就選擇窯洞這種建筑樣式,既能有效使用當?shù)刎S富的黃土資源,又能起到冬暖夏涼的效果,因此有的地名中帶有“窯”字,如:窯頭村、北窯頭村、任家窯頭村、王家窯頭村等?,幏彐?zhèn)、廟前鎮(zhèn)、泗交鎮(zhèn)三個鎮(zhèn)都用“窯頭”來命名,說明了當?shù)鼐用衲芤虻貏荼憷麚P長避短,充分利用所處的地理資源,也真實記錄了當時居民的居住形式。

三、結語

地名就是人類文化和活動的活化石,夏縣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其地名展現(xiàn)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豐富足跡,真實地反映了地域歷史、地理、社會文化,又再現(xiàn)了夏縣的風土人情和人們的心理及信仰。通過對夏縣地名的考察研究,我們可以探討地名中蘊含的豐富厚重的歷史文化,也可了解當?shù)厝藗兊纳鐣詈托睦硖攸c。當然,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有的地名已經(jīng)名不副實,對于地名的標準化管理,還有待進一步整理研究。

[1]夏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夏縣志[M].太原:山西出版?zhèn)髅郊瘓F三晉出版社,2013.

[2]王文卿.山西地名的歷史文化特色[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0(4):46-49.

[3]喬兆坤,王明亮.禹鑿晉水在鬷川——鯀禹治水的史學思考[J].運城學院學報,2011(3):6-14.

[4]李小平.山西臨縣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讀[J].語文研究,2004(2):55-58.

[5]曹瑞芳.山西陽泉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讀[J].晉中學院學報,2006(3):81-88.

(責任編輯 卞建寧)

Cultural Analysis of PlaceNames in Xiaxian of Shanxi

Chen Honglie
(Chinese Department,Yuncheng Advanced Normal School,Yuncheng 044000,China)

Place name is the most striking cultural symbol of a place,containing rich historical,social and human information.It shows not only the local geographical features,but also the local social life and historical human information.Starting with analysing the Xiaxian of ShanXi place name type,the essay tries to explain their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and social connotations.

Xiaxian county;place names;cultural analysis

K928.5

A

1671-9123(2016)02-0035-06

2016-04-16

陳紅列(1973-),女,山西夏縣人,運城師范高等??茖W校中文系講師。

猜你喜歡
夏縣命名歷史
多措并舉嚴防火災 守護夏縣綠水青山
夏縣葡萄銷四方
命名——助力有機化學的學習
夏縣:強化隊伍建設 提升履職能力
支部建設(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4
訓儉醒一人 家范正萬家——夏縣多措并舉弘揚司馬光廉政文化側記
支部建設(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2
有一種男人以“暖”命名
東方女性(2018年3期)2018-04-16 15:30:02
為一條河命名——在白河源
散文詩(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08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台湾省| 休宁县| 延津县| 新平| 柏乡县| 陇西县| 名山县| 隆林| 洛隆县| 恩平市| 应城市| 葫芦岛市| 广昌县| 师宗县| 绍兴县| 株洲县| 星座| 辽中县| 宜阳县| 璧山县| 新化县| 德阳市| 丹江口市| 沂水县| 临漳县| 顺平县| 文昌市| 抚松县| 衡阳县| 明星| 南陵县| 山东| 锡林浩特市| 鞍山市| 获嘉县| 新宁县| 军事| 朝阳市| 瓦房店市| 阿拉善右旗|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