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講 布老鼠的奇葩獎
冰夫老師駕駛陀螺車,帶著氣球貓、豌豆鵝、布老鼠穿越到秋天,將四面山坡上的果樹游覽一遍,然后問:
現(xiàn)在讓大家寫植物,你們準(zhǔn)備寫什么?
我寫蘋果樹。
我寫香蕉樹。
我寫葡萄樹。
果園只有一棵樹嗎?這里有很多樹,為什么只寫一棵?今天,我們要練習(xí)多種植物同時寫的方法。多種植物同時寫,要抓住不同植物的共同點。如寫樹干,都寫樹干,如寫樹葉,都寫樹葉,如寫果實,都寫果實……
回到陀螺車內(nèi),冰夫老師將一段文字發(fā)布到顯示屏上:
秋天,果園里的蘋果熟了,葡萄熟了,梨和海棠也熟了。肥大的果實一串又一串,一顆又一顆,掛滿枝頭,紅的像瑪瑙,紫的像寶石,五光十色,不要
說吃,看一眼,心都醉了。
這段描寫的對象是什么?
果實。
先寫“蘋果熟了,葡萄熟了,梨和海棠也熟了”,是種類分別寫,然后把果實放在一起寫,“肥大的果實一串又一串,一顆又一顆,掛滿枝頭,紅的像瑪瑙,紫的像寶石,五光十色,不要說吃,看一眼,心都醉了”。雖然放在一起寫,但“紅的”是蘋果和海棠果,“紫的”是葡萄,又是分寫,“五光十色”包括了果園中所有果實的顏色,是總寫。這種寫法,常常多種植物放在一起寫時才使用。也就是先“分寫”,后“總寫”。
見他們頻頻點頭,冰夫老師繼續(xù)說:
還有一種寫法,是把幾種果實分開寫,也可以簡稱“分寫”。
然后,將一段文字發(fā)布到大屏幕上:
“紅玉”是一位雍容華貴的新嫁娘,嬌羞的紅暈、嫣紅的衣衫,俏立在綠枝上展現(xiàn)自己;“國光”是一個歡樂開朗的壯小伙,年輕的笑臉、青翠的服裝,擁擠在枝梢上蕩著秋千。
“紅玉”和“國光”是兩種不同品種的蘋果名稱,雖然放在同一段里,卻是分開寫的。先寫“紅玉”,然后寫“國光”。這段和上段,雖然都是多個植物放在一起寫,但描寫的方式和方法卻有區(qū)別。還有一個問題,也是常見的語言問題,只說半截話。比如“紅玉是一位雍容華貴的新嫁娘;國光是一個歡樂開朗的壯小伙。”紅玉這位新娘怎樣雍容華貴的?國光這位壯小伙怎樣歡樂開朗的?這兩個問題不寫出來,句子不算完整。
接下來,冰夫老師布置作業(yè):
打開電腦,寫一段剛才看到的植物。但是,不能只寫一種植物,要寫兩種以上,而且要出現(xiàn)“分寫”和“總寫”兩種方法。
不一會兒,氣球貓寫完了。
果園里有蘋果樹,有桃樹,有杏樹,有葡萄樹,還有橘子樹,可多了……蘋果樹開花時,非常非常漂亮,葡萄樹結(jié)果時一串串的,都是一些個小粒粒,橘子熟了的時候就像一個個小燈籠……
誰能點評一下?
我!
布老鼠站起來。
氣球貓使用了“分寫”的方法。先寫果園里都有什么果樹,然后又分寫蘋果樹開花的樣子,葡萄樹結(jié)果的樣子,橘子熟了時的樣子。
我感覺有點兒別扭呢??墒牵植恢朗裁吹胤絼e扭。
再閱讀一遍。
哦,我知道了。氣球貓寫開花的蘋果樹是春天,結(jié)果的葡萄樹是夏天,熟了的橘子是秋天。描寫了三個季節(jié)三種植物??墒牵F(xiàn)在是秋天。老師讓寫的是剛才觀察的植物。所以,別扭在氣球貓寫了三個季節(jié)。
如果給這段描寫加上標(biāo)題,“秋天的果園”。寫我們乘坐陀螺車穿越到秋天,參觀果園,那么,這段描寫就出大丑了。因為時間不同步,內(nèi)容混亂。另外,語言方面也存在問題。比如,“蘋果樹開花時,非常非常漂亮,”怎么漂亮的?沒有寫出來,不夠具體。“葡萄樹結(jié)果時一串串的,都是一些個小粒粒,”如果后面再加上一個比喻句,就會顯得很生動。而且只有分寫,沒有總寫,所以,氣球貓作業(yè)不合格,重寫!
哈哈哈,現(xiàn)在我知道什么是“出頭的椽子先爛”了。氣球貓,你爛了!
你才爛了呢!
豌豆鵝寫完了,將作業(yè)發(fā)布到大屏幕上:
火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嬌艷的海棠……都開得笑盈盈的,萬紫千紅,飄蕩著濃郁的花香。
老師,現(xiàn)在是秋天,她怎么寫春天?。?/p>
為什么秋天時不能寫春天?再說,我寫的時間同步。不像你一段里寫了三個季節(jié)。
老師讓寫剛才觀察的植物。難道你的目光也會穿越,剛才穿越到春天了?
豌豆鵝,你也別客氣了,重寫!
哈哈——看來,只有我不用重寫了。
布老鼠將他寫完的作業(yè)發(fā)布到大屏幕上:
月牙兒似的香蕉,紫溜溜的葡萄,黃橙橙的柑橘,青里透紅的蘋果……這里簡直就是水果大世界,要什么有什么。那成熟的果實掛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
不錯不錯,非常好。
冰夫老師夸獎布老鼠。
先是分寫,“月牙兒似的香蕉,紫溜溜的葡萄,黃橙橙的柑橘,青里透紅的蘋果……”然后總寫,“這里簡直就是水果大世界,要什么有什么。那成熟的果實掛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p>
嘿嘿……只有我不重寫。
布老鼠得意地使勁兒搖起尾巴。
冰夫老師說。
好,獎你一個差事。
采摘水果,每種四份兒。等他們寫完,我們開一個水果PARTY……
啊——竟然有這樣的奇葩獎!
布老鼠非常不情愿地離開陀螺車。
記憶小背囊
本文主要講述了兩個知識點。
一是“分寫”與“總寫”交替使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通常用于多種植物同時寫,可“分寫”,也可“總寫”,還可“分寫”“總寫”交替進(jìn)行,或先“分寫”后“總寫”,或先“總寫”后“分寫”……
不管分寫還是總寫,都要選擇不同種類物質(zhì)中的同類部分。比如寫枝干,則都寫枝干;寫花朵,則都寫花朵;寫果實,則都寫果實。這樣寫能夠產(chǎn)生對比效果。
如果分寫時,有的寫枝干,有的寫葉子,有的寫果實,不但可能造成時令混亂,也因無法對比而寫不出不同植物的各自特點。尤其分寫與總寫交替進(jìn)行時,不同部分的分寫,會造成無法統(tǒng)一總寫的結(jié)果。
二是語言的完整性,不能只說半截話。比如“紅玉是一位雍容華貴的新嫁娘”,要寫出怎樣雍容華貴的;“國光是一個歡樂開朗的壯小伙”,要寫出是怎樣歡樂開朗的。否則,語句會給人不完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