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第一個故事:
合格率的檢查制度
二戰(zhàn)期間,美國空軍降落傘的合格率為99.9%,這就意味著從概率上來說,每1000個跳傘的士兵中會有一個因為降落傘不合格而喪命。軍方要求廠家必須讓合格率達到100%才行,廠家負責(zé)人說他們竭盡全力了,99.9%已是極限,除非出現(xiàn)奇跡。軍方(也有人說是巴頓將軍)就改變了檢查制度,每次交貨前從降落傘中隨機挑出幾個,讓廠家負責(zé)人親自跳傘檢測。此后,奇跡出現(xiàn)了,降落傘的合格率達到了100%。
第二個故事:付款方式
英國將澳洲變成殖民地之后,因為那兒地廣人稀,尚未開發(fā),英國政府就鼓勵國民移民去澳洲??墒牵?dāng)時澳洲非常落后,沒有人愿意去。英國政府就想出一個辦法,把罪犯送到澳洲去。這樣,一方面解決了英國本土監(jiān)獄人滿為患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了澳洲的勞動力問題。
英國政府雇私人船只運送犯人,按照裝船的人數(shù)付費,多運多賺錢。很快,政府發(fā)現(xiàn)這樣做有很大的弊端,就是犯人的死亡率非常高,平均超過了10%,最嚴重的一艘船死亡率達到了37%。政府官員絞盡腦汁想降低罪犯運輸過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員上船監(jiān)督、限制裝船人數(shù)等等,卻都收效甚微。
最后,他們終于找到了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將付款方式變換了一下:由根據(jù)上船的人數(shù)付費改為根據(jù)下船的人數(shù)付費。船東只有將人活著送達澳洲,才能賺到運送費用。新政策一出爐,罪犯死亡率立竿見影地降到了1%左右。
第三個故事:
粥的分配制度
七個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于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公認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
大權(quán)獨攬,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這個人,結(jié)果仍然不公平。然后,大家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喝到嘴里全是涼的。
最后,大家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喝到最少的一碗,每人都盡量將粥分得平均。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總結(jié):同樣的人,不同的制度,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文化和氛圍以及差距。
這,就是制度的力量。
一個好的制度可以使人的壞念頭受到抑制,而壞的制度會讓人的好愿望四處碰壁。建立起將結(jié)果和個人責(zé)任以及利益聯(lián)系到一起的制度,能解決很多社會問題。
(摘自《記者觀察》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