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木
一則春節(jié)逃飯的假新聞成為了新聞熱點,究竟為什么呢?
假如,你是一位城里姑娘,談了個男朋友,終于決定在今年跟男朋友回家吃年夜飯。結果歡天喜地回到他老家,看見一桌這樣的飯菜然后連夜逃跑……
又假如你自己第一次回丈夫老家過年,為了給婆家留個好印象,去之前一個月開始研究做菜,手藝練得很好信心滿滿。到了婆家之后,家里有不少客人,婆婆卻沒有主動做飯的意思,于是你下廚,做了一桌子的飯菜,期間婆婆連個下手都不打,等你把十幾個菜端上桌,大家已經開吃了,沒人等做飯的你,甚至沒人喊一聲。
你忙完看到桌上還有個位置,于是一屁股坐上去,正準備嘗嘗自己的手藝,并準備接受大家的表揚時,公公不屑地瞥了一眼,輕輕說了句:“哪有女人上桌子吃飯的,還不出去?”你能忍住滿腔的怒火,而不掀翻一桌菜么?
單不說這件事情哪件是真的,哪件是別有用心的營銷人員煞費苦心地炒出來的。總會有一些關鍵詞擊中看客的痛點,激發(fā)起民眾的憤慨。讓我們從三個關鍵詞和兩個論點來討論,到底是什么,能夠如此給力地炒翻輿論圈。
關鍵詞一:城鄉(xiāng)差距
城鄉(xiāng)差距這話題,永遠能在制造沖突矛盾之中獨當一面,而且在激起公憤方面是無可取代的,人類倒也因此迸出了許多智慧光華。追朔至上世紀二十年代,以魯迅的《故鄉(xiāng)》為圓心,就團結了一大批寄寓在都市,沐浴著現代都市的文明的人,領受著“五四”新潮的洗禮,卻又目擊現代文明與宗法農村的差異,在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啟迪下,帶著對童年和故鄉(xiāng)的回憶,用隱含著鄉(xiāng)愁的筆觸,將“鄉(xiāng)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
看,“城鄉(xiāng)差距”這事兒在近百年前就能拿出來放在紙上,供各位看客讀者成為飯后的談資,在當時還養(yǎng)活了一大批以此為生的人。而每每到了春節(jié)前后,人們多返鄉(xiāng)過年,思鄉(xiāng)情緒濃烈,想到短短幾天過去,熱鬧的團圓結束,又將各自背井離鄉(xiāng)返回城市……這樣一來,用城鄉(xiāng)差距制造“春節(jié)逃飯”的話題,自然是信手拈來,不愁沒有點擊率。
關鍵詞二:孔雀女嫁鳳凰男
在網上廝混了十年以上的老網民,或許會記得一篇標題為《我奮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論壇帖子。這篇雞湯文之母寫于2001年,那時沒有微信朋友圈,也沒有微博,就連博客,都是供少數人把玩的稀罕物。
但就這樣一個話題,緣何持續(xù)發(fā)酵至2016年?就連《中國青年網》也為此事感到奇怪,連呼“看不懂”!這也無怪,“孔雀女”的身份標簽是驕嬌的大小姐,要被寵著愛著,總想“男方愛女方多一點”;“鳳凰男”是指幾經辛苦考上大學,畢業(yè)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子。生活的殘酷與艱辛,培養(yǎng)出他們特有的吃苦耐勞精神和拼搏的狠勁,這給他們帶來了事業(yè)上的發(fā)展。鳳凰男是“雞窩里飛出來的金鳳凰”。
這樣的人物出身有著與生俱來的沖突,夫妻雙方各自的家庭,也存在著巨大差異—從生活習慣到飲食習慣,就連對美的感覺都大相徑庭。這些不同和差異必然造就了婚姻生活的矛盾,也引發(fā)了看客們不同立場的討論。
關鍵詞三:階層固化與流動
按照社會學的解釋,社會分層是正常的社會現象,由于社會成員個體能力的差異,勤奮努力的程度不同,一部分人在競爭中勢必處于優(yōu)勢,并享受相對較多的社會資源,在這樣的邏輯下,社會結構和階層之間的流動是正向的。這是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tài),如個體之間的競爭是公平的,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受權力的干擾。
在八十年代,我們普遍信奉“知識改變命運”這句格言。如今“上學無用論”“拼爹”“土豪”這樣的負能量詞匯在網絡和人們的語境中流行開來。
這些話語的流行,在情緒上更傾向于“自我解嘲”。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變好,生活優(yōu)渥,渴望向上流動。但更現實的情況是大多數人無力改變現狀,只能借助言語上的發(fā)泄,來滿足現實中的落寞。當網絡炒手深諳這一原理之后,“階層固化與流動”就成為了這口鐵鍋最方便的抓手,只要鍋往里面倒些油加些剩飯顛炒一番,香噴噴的“炒冷飯”就做好了。
除此之外,要想炒好一盤冷飯,還需要同時考慮“廚子”與“顧客”兩方面。
論“廚師”的創(chuàng)新水平
為啥是廚藝?話題“炒冷飯“當然要很好的廚藝啦,不然門前冷落車馬稀,落得個寂寞景象可不好。那為啥又叫炒冷飯?在日新月異的網絡時代,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從21世紀元年炒到了2016年,橫跨15年時間,還是熟悉的味道,只不過換了不同的包裝。
可事實證明,每當出現現象級的事件,新聞報道到了最后,往往會跳出一個機構或者一些人,聲稱為自己的“炒作”負責。甚至這個黑鍋還有各種運作機構爭著來頂,頂到最后都不知道是誰的鍋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社交媒體工具的進步,炒作話題的手段和方式甚至是內容卻一貫穩(wěn)定,讀者也愿意為此買賬。就像端上來一盤,看著漂亮誘人,似乎沒見過,但一口吃下去發(fā)覺還是那熟悉、充斥著滿滿回憶的“炒冷飯”。這不得不單獨提出來“表揚”一番。
論“食客”的口味
大眾傳媒已經迭代升級,讀者的口味似乎日趨重口,從紙媒到廣播電視再到網絡,就連網絡媒體都歷經了論壇—微博—微信的嬗變過程。但無論從公共領域到私人領域,時代變得快餐化,人們過著快節(jié)奏的生活,一切以體驗為主。
而讀者的口味也變得越來越重,曾經一盤“炒青椒”已經能讓諸位垂涎不已,但現在就算是一鍋通紅的水煮魚擺在面前,估計都會有嫌口味不夠重的食客。其實不怪社會,社會需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改變生活,口味輕的永遠會被口味重的壓制。關注度就是生命,為了迎合顧客的口味,只能不斷往里面加料、加料再加料。但終究能吃的東西就那幾種,野味也不能天天吃。
其實嘛,要抓住食客的胃……用一盤噴香的炒冷飯就行啦!還會被食客譽為“經典口味”。這也就不難解釋了,為什么食客的口味萬變不離其宗的緣故。但是放在新聞輿論上,這樣的“炒冷飯”的確是不應該頻頻端上飯桌。一件新聞剛出來,事態(tài)就以違逆常理的姿態(tài)演化,等累積足夠的口水量之后,立馬又跳出一方人,將整件事情反轉。有時候還要反復幾次,才能塵埃落定,甚至還有的變成了羅生門……很快又有盤新的“炒冷飯”被端出來。如此反復和反轉,冷飯炒得再好,也會被連飯帶盤子一起扔出窗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