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浮琪琪
?
與時間賽跑的基金會
撰文_浮琪琪
不忍英雄流血再流淚,北京志遠功臣關愛基金會站了出來
一幟紅旗,45度向下流動,剛好半攬一顆紅色五角星。看得出來是精心設計過的,難得地既飄逸又不失莊重。
這是北京志遠功臣關愛基金會的標識。鮮明、飽滿的正紅色,指向他們推動的功臣關愛事業(yè),也似乎和主要發(fā)起人的身份不謀而合。
2010年,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下設“功臣關愛”專項基金。2012年,專項基金轉(zhuǎn)為獨立基金會—北京志遠功臣關愛基金會。兩年間奔走在前的,正是年近七十的理事長耿志遠,原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秘書長耿飚之子。
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國家之子”是他們共同的稱謂。與生俱來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們更習慣將自己和國家緊密相連。這一點,耿志遠亦不例外。“我永遠是人民的戰(zhàn)士”,老父親耿飚的話猶在耳畔。
“按說他這個身份,找別人做點工作也很方便,但是他凡事堅決靠自己?!敝具h功臣關愛基金會秘書長蘭紹君說,耿志遠更了解父輩那代人是怎么艱苦奮斗的,他希望當年的抗戰(zhàn)功臣和為新中國建設做出貢獻的人士在晚年過得更好,于是發(fā)起成立這個關愛功臣的基金會。
人如其名,耿直狷介,志愿高遠?!八艿驼{(diào),幾乎不接受采訪,只悶聲干事?!碧m紹君說。耿志遠從不認為自己是慈善家,但他的低調(diào)卻吸引了一批志趣相投的追隨者,有如姬巧玲和吳冬娜一樣的功勛子女,也有從事公益十余年的蘭紹君及一大批熱心公益的志愿者。
“耿先生很直,你怎么樣都好,但誰要是有一點不愛國的意思,他立馬跟你翻臉?!碧ぬ崒嵶鍪?,是這個群體的初心。“我們要關愛那些為國家和民族浴血奮戰(zhàn)、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重大貢獻的功臣模范和家屬?!痹谔m紹君看來,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他們抗日殺敵,是民族英雄啊,為什么不能做?”2013年,耿志遠表示,基金會要開展關愛遠征軍的項目。
1941年末,為保衛(wèi)西南大后方,遠征軍千里奔襲,入緬抗戰(zhàn),打通西南國際交通線,重創(chuàng)緬北、滇西日軍,助力太平洋戰(zhàn)場實現(xiàn)大反攻。
硝煙已散,炮聲不聞。脫下軍裝的遠征軍老兵依舊殘存,散落在川滇大地。由于歷史原因,“長期得不到承認,生活沒有著落,過得非常艱苦”。
這令耿志遠不忍,他認為自己有義務幫助老兵。蘭紹君記得,“那是2013年,關愛國民黨老兵,還是走在社會前面的?!?/p>
借助統(tǒng)戰(zhàn)部和民間組織尋訪老兵,基金會是較早開展關愛國民黨抗戰(zhàn)老兵的民間組織之一?!袄媳嗍窃卩l(xiāng)農(nóng)民,基金會為他們每年每人發(fā)放關愛金8000元?!碧m紹君解釋,為了讓老人們晚年無憂,基金會承諾終身關愛他們。
再不做,人就沒了。在蘭紹君眼里,關愛老兵是一個搶救性工程,而敵人只有一個—時間。“基金會在這個項目投入了較多的資金和精力,因為時不我待,不能等他們沒了,再去懷念?!逼骄挲g90歲,遠征老兵最需要什么?“其實,他們最想得到的就是國家和人民的認可。”蘭紹君見過很多隱藏身份的老兵,“說話都含著,隱姓埋名,不敢多說,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不知道他以前當過兵,就是怕人家歧視?!?/p>
基金會每次入戶慰問,都帶上自制的勛章和錦旗,“告訴老人們我們從北京來,代表耿飚之子耿志遠理事長來看望他們,老人們大多感動得老淚縱橫。幾十年了,他們太需要關愛了?!?/p>
關愛老兵更是解開心結(jié)?!白鳛閲顸h老兵,受委屈的也有抱怨的,不要我們的錢?!睂τ诖嬗行慕Y(jié)的老兵,基金會將門之后的勸解就很有效。功臣關愛基金會副秘書長吳冬娜勸導他們說:“遼沈戰(zhàn)役中,我父親是共產(chǎn)黨師級干部,衛(wèi)立煌是國民黨總指揮,他們在戰(zhàn)場上兵戎相見,都曾傷害過各自的戰(zhàn)友。但今天我們在習大大的領導下,我卻能和衛(wèi)立煌的孫女衛(wèi)修寧并肩攜手做慈善,關愛老兵。所以我們一定要不計前嫌,要向前看……”如此,心結(jié)慢慢被化解,“關愛國民黨抗戰(zhàn)老兵,不僅是送錢送榮譽,我們更希望能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撫慰?!?/p>
有個叫曾輝的百歲老人,基金會開始關愛他時聽到的大多是不滿和抱怨,但通過不懈努力,去年當項目小組第三次前去看望他時,他說出了讓每個人都感動不已的話語:“你們愛國家就是愛我。”蘭紹君感懷,真誠所至金石為開。“有人問,你們能行嗎?我們改變一個,他這一個人就可能改變他的朋友,可能會改變十個,然后依此類推,我相信會的。”蘭紹君語氣堅定。截至目前,基金會共關愛老兵1200余人。
但蘭紹君總是心情很沉重。相比充滿希望的兒童公益、青年公益,做老兵公益似乎看不到希望?!白隼媳婵偸亲屛蚁肟蓿磕耆ナ缼资畟€老人很常見。”前年,蘭紹君熟識的兩個老兵接連去世,“真的很傷感,但是這總得有人來做,雖然心痛,但想到老兵是帶著愛和尊嚴走的,我就覺得值了?!?/p>
1.耿志遠(右)聽99歲的曾輝老人講當年的故事。
2.基金會每次入戶慰問,都帶上自制的勛章和錦旗。
由于關愛老兵項目做得風生水起,輿論多認為功臣關愛基金會只做老兵項目,為此蘭紹君不得不經(jīng)常解釋,“關愛老兵只是基金會的一個項目,我們還關愛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革命老區(qū)和公安干警等其他功臣群體及英雄個體?!?/p>
“你們現(xiàn)在可以把戰(zhàn)斗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chǎn)建設的武器。當祖國有事需要召喚你們的時候,我將命令你們重新拿起戰(zhàn)斗的武器,捍衛(wèi)祖國?!?954年,中央的一紙宣言開啟了駐疆人民解放軍屯墾戍邊的新事業(yè)。
一手拿鎬,一手拿槍,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就地轉(zhuǎn)業(yè),脫離國防部隊序列,一頭扎進了西北荒原。團場大多位于荒漠戈壁邊緣,人稱“三到頭”—水到頭、路到頭、電到頭。“三峰駱駝一口鍋,三根木棍搭地窩,三把炒面一口雪”,從第一代開始,兵團人迎著罡風黃沙,建設邊境、抗災搶險、反恐平暴,永不換防、永不轉(zhuǎn)業(yè)、世代接續(xù)。
“作為將門之后,耿先生對兵團人有很深的情結(jié),因知曉其意義重大,關愛新疆建設兵團由此也成為基金會的重點項目之一。耿先生多次親自帶隊進疆,我也帶隊去過。”蘭紹君說。2015年7月,蘭紹君帶隊入疆,深入基層慰問了兵團九師、十師。其中,有西北邊境第一團之稱的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師185團讓她記憶深刻。那里被稱作“世界四大蚊區(qū)之一”,以至不得不出動飛機滅蚊。慰問恰逢蚊子和小咬雙重肆虐的季節(jié),蘭紹君一行人被咬得渾身是紅包,“蚊子箍得一頭一身,趕也趕不走,看家狗和家禽活活被咬死也是常有的事。兵團人長期堅守,真是太辛苦了。”
一路向西,沿著2011年耿志遠第一次進疆的足跡,蘭紹君一行人看望了大漠世代守水人李青春夫婦、守衛(wèi)桑德克哨所26年的軍墾人馬軍武夫婦、紀念伊塔事件的烈士孫龍珍,走訪地窩子、抗洪紀念碑、小白楊哨所等彰顯兵團人豐功偉績的地方?!氨鴪F人特別樸實,從不認為自己是功臣,我們每到一處,就給他們送去關愛金、錦旗、勛章,向他們致以最高敬意!”蘭紹君說。
扶犁把劍,四代接續(xù),鑄成了大漠邊境的不倒界碑。自解放后老一代兵團人算起,至今已有四代。他們一輩子守護著祖國的西北大門,即便去世,墓碑也不是朝向家鄉(xiāng),而是朝向西北。
兵團人有一個共同的夢,“守了一輩子,從沒去過首都,沒看過天安門,我們想圓了這個夢。”2011年,功臣關愛專項基金發(fā)起“圓夢北京”項目,領著老人走出去,讓他們看看他們世代所守護的首都—北京。一批、兩批……八批,五年來,“圓夢北京”的兵團人持續(xù)增加。
2015年11月,基金會迎來第八批赴京的兵團老戰(zhàn)士?!氨鴪F一共14個師,我們從中挑選那些退休的老功臣們,”基金會項目組成員帶領著老人們走過天安門廣場,瞻仰毛主席遺容,登上天安門城樓,游覽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奧林匹克公園、鳥巢等地?!坝械睦先梭w力不行,我們就用輪椅推著他們,和志愿者一起抬著他們上臺階,不管怎么樣都盡量滿足每個老人家走走看看的心愿,基金會由此也獲得了他們滿滿的贊譽?!?/p>
3.北京志遠功臣關愛基金會秘書長蘭紹君
5年關愛,基金會在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已小有名氣。從理事長到秘書長再到每個員工,樸實做事是一貫作風?!懊康揭粋€地方,當?shù)厝藢ξ覀冊u價不錯,其實沒別的,就是別擺譜兒,別搭架子,踏實干實事,”蘭紹君很是自豪。
一段時間里,網(wǎng)絡上盛行一股否定共產(chǎn)黨英雄、質(zhì)疑共產(chǎn)黨抗日的潮流,這種歪曲歷史的做法讓耿志遠很痛心,“他心里很不舒服。”蘭紹君介紹,自2015年,基金會開始加大對共產(chǎn)黨抗日老兵的關愛。
基金會走訪了甘肅慶陽、山東臨沂等共產(chǎn)黨革命老區(qū)。在關愛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和遠征老兵的同時,基金會還關愛了抗美援朝老英雄、紅軍老戰(zhàn)士、沂蒙支前模范、東北抗聯(lián)老功臣等?!跋瘛队⑿蹆号冯娪霸褪Y慶泉老人、上甘嶺戰(zhàn)役一等功臣孫景坤老人,我們一直在關愛他們,六年了,他們從體弱多病到精神矍鑠,有的老人就要出書了,我們也支持。”
昭示歷史、倡導弘揚是耿志遠對“功臣關愛”的最高期待。早在2014年,基金會協(xié)力促成中印緬戰(zhàn)場“國家記憶”影像展在京舉辦;2015年3月,基金會協(xié)助起草關愛抗戰(zhàn)老兵提案,提交全國政協(xié)審議。同年12月,基金會聯(lián)合其他公益組織共同發(fā)起“中國抗戰(zhàn)公益聯(lián)盟共同倡議書”,號召整合抗戰(zhàn)公益力量。
“老兵是越做越少,最后放在你面前的都是一盒盒骨灰,”有人感嘆老兵公益的不可延續(xù)?!斑@是我們早預料到的,正是因為老兵越來越少,才必須要緊急搶救性地做,其他功臣模范以后還會有?!碧m紹君說。
做完老兵做什么?提及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蘭紹君思路明確。“因為老兵有時間限制的特殊性,現(xiàn)在我們大部分力量集中在這兒,等老兵越來越少的時候,我們會騰出精力做其他?!卑l(fā)掘更多可延續(xù)性的新群體,是基金會一直在計劃的。“我們現(xiàn)在每年二十多個項目,已經(jīng)夠做,但之后會開拓更多新群體,比如‘兩彈一星’功臣、幾十年扎根鄉(xiāng)村教育的模范教師等?!?/p>
5年來,從深山老林到戈壁沙漠,面對被遺忘的群體,透過被昭示的歷史,蘭紹君自覺使命在肩,任重道遠。“功臣有時候不代表轟轟烈烈,有時候就是一些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獻的人們,他們就是功臣,就值得被關愛。”蘭紹君篤定關愛功臣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因為愛是無邊界的,更是有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