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廣
(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高陵鎮(zhèn)畜牧獸醫(yī)工作站,山東煙臺 264107)
豬病治療難得原因
孫福廣
(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高陵鎮(zhèn)畜牧獸醫(yī)工作站,山東煙臺 264107)
現在隨著養(yǎng)豬業(yè)的發(fā)展,豬病發(fā)生也越來越多,并且屢治不愈,幾乎每年都會發(fā)生腸道疾病、呼吸道病等,有的地方甚至大面積流行某種疾病,有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更是給人類造成很大的損失??梢詮墓芾矸矫妫酪叻矫?,治療方面以及嚴格消毒,把好引種關等方面進行預防。
豬??;原因;管理;防疫
據調查,一些地方的養(yǎng)殖戶,對豬的管理十分粗放,不但環(huán)境條件控制不好,而且從不重視應激控制。由于通風不良而使豬舍中的NH3、CO2、SO2等有害氣體濃度過高,溫度不合適,哨聲過大,驚擾因素過多,致使豬仔一些環(huán)境刺激和應激刺激中發(fā)生一些難于治療的疾病,導致不應有的缺失。如一個年產萬頭的規(guī)模豬場,每天排放大量的糞便污水,這些高濃度的有機污水,若不能有效的處理,必然造成糞污漫溢,臭氣熏天,直接危害豬群的健康,也影響到附近人們的生活。
豬的皮下脂肪厚,汗腺不發(fā)達,散熱困難,對于熱應激反應強烈。豬的生物學特性是:小豬怕冷,大豬怕熱,大小豬都不耐潮濕,還需要潔凈的空氣和一定的光照。熱應激能誘發(fā)豬瘟、豬丹毒、豬肺疫、豬藍耳病、豬弓形體病等疾病。為減少這些疾病的發(fā)生,夏季應降低豬舍溫度,加強通風,降低飼養(yǎng)密度,在飼料中添加小蘇打,桿菌肽鋅,維生素C等藥物,并在豬場周圍和場區(qū)空閑地進行植樹種草,夏季降溫,冬季防風,又能減少空氣中的細菌,對改善小氣候有重要作用。
2.1 不按程序免疫
免疫程序是根據豬群的免疫狀況和傳染病的流行情況及季節(jié),結合各豬場的具體情況而制定的預防接種計劃。由于各豬場的疫病流行情況不同,因此各豬場應根據各自的情況制定相應的免疫程序。各豬場應嚴格控制的傳染病主要是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等。常用的疫苗是豬瘟疫苗、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lián)弱毒凍干苗。以豬瘟兔化弱毒凍干苗為例,用滅菌生理鹽水稀釋后,大小豬一律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1ml,注射后4d產生堅強的免疫力,斷奶仔豬可保護一年,仔豬預防可在2月齡進行,留種者應每年加強免疫一次,在疫區(qū)更應提前接種,斷奶后要再接種一次。
2.2 消毒不嚴
消毒的目的是殺滅病原體,豬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被污染的土壤、用具、畜舍等要定期進行消毒,一般規(guī)?;i場可一周消毒一次,疫情較大時可3天消毒一次,每次消毒應先將糞尿打掃干凈,用消毒劑噴霧進行帶豬消毒。
2.3 疫苗缺乏
在有的地方,除豬瘟兔化弱毒苗、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lián)弱毒凍干苗幾種疫苗外,其它的疫苗往往不容易買到,使其應該免疫的豬得不到免疫。
2.4 疫苗效價不高
有的養(yǎng)殖戶貪小便宜或是某些個體獸醫(yī)人員喪失起碼的職業(yè)道德,致使養(yǎng)殖戶使用超過期限的疫苗或已失效的疫苗,或將疫苗故意降低濃度稀釋,或疫苗注射劑量不足,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疫苗應有的作用,致使疫苗免疫后仍可能出現疫病的發(fā)生。
3.1 超量、濫用抗菌藥物和激素藥物
多數人沒有經過專業(yè)訓練,單憑幾年養(yǎng)豬的經驗,凡是遇到疾病,就自己開藥方,只知道使用青鏈霉素、地塞米松等老藥,在他們的意識中,這個組方就是“萬能藥方”,如果效果不明顯,他們還會自行加大藥量,有時甚至會超出常量的幾倍、幾十倍。對于不敏感的微生物,過量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抑制或殺死,相反會使微生物增加對藥物的耐受性,使動物感染性疾病越來越難治療,降低機體免疫力,不利于以后疾病的治療。
3.2 盲目聯(lián)合用藥
有些用戶甚至個別獸醫(yī)根本不懂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遇到豬病就自己買藥配藥,不但會使藥物之間產生拮抗作用,降低療效,還很有可能使病原菌產生變異,導致抗藥性產生。
3.3 治療不徹底
因為怕花錢,有的農戶在豬得病后,不按時給藥,有時甚至用劣質藥,有時病情稍一穩(wěn)定,便立即停藥。任何一種藥物在體內維持藥效的時間是有限的,當藥物濃度降到一定程度必須補充用藥,否則,病原菌就有可能在含有較低藥物的機體內頑強地生長,甚至發(fā)生變異。
3.4 濫用抗菌藥物添加劑
在養(yǎng)豬業(yè),抗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十分廣泛,這些抗菌藥物添加劑的作用是很大的,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減少了動物感染發(fā)病的機會,但同時,因為長期使用某一種或幾種抗菌素、飼料添加劑,特別是使用土霉素等廣譜抗菌藥物,不但容易發(fā)生產品污染,會使病原菌產生耐藥性,還會使胃腸道正常菌群受到抑制,導致消化系統(tǒng)紊亂,B族維生素缺乏。
現在的豬產品市場是開放的,這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和價格穩(wěn)定,但市場管理機制卻混亂無序,一些檢疫機構形同虛設,一些有傳染病的豬得以順利進入養(yǎng)殖場或流入消費市場,這使得一些傳染病在短時間內可以迅速傳播,造成大面積的流行爆發(fā),導致嚴重危害,給養(yǎng)殖戶造成很大損失。
檢疫人員所實施的是一種行政行為,具有技術性、強制性特點。但很多地方的檢疫設置不健全,人員沒有配齊,檢疫力量還不夠充實;特別是偏遠地區(qū),農民的法律意識還很淡薄,逃避檢疫的行為十分普遍,這些都給重大疾病的有效控制增大了難度,也給動物性源食品的安全帶來了隱患。
有的養(yǎng)殖戶引種十分隨意,根本不知道或者知道也不嚴格按手續(xù)辦。引種不慎,很容易造成“物種侵害”,如日本引進美國的牛蛙,就已經導致了嚴重的生態(tài)失衡,從獸醫(yī)學角度看,引種不慎,極有可能將某些病毒引進來,造成新的傳染病流行,嚴重危害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有時會造成危及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流行。所以引種關很重要,引種前必須了解種豬場的疫病情況和檢疫情況,要避免從疫區(qū)引種,引種時要進行充分的隔離防止疾病進入場內。
有的豬場的技術人員文化水平很低,只是憑多年的養(yǎng)殖經驗,就自行防疫、診治,結果可想而知。技術人員是豬場的骨干,平時要多注意學習,多注意培訓,多接觸新知識,多訂閱一些專業(yè)性的報紙、雜志、書籍等,提高自身素質,搞好豬病的防疫和治療。
[1] 陳偉華.豬病治療難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4):3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