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滄州市青縣陳嘴學區(qū)張二莊小學,河北 滄州 062650)
語文知識博大精深,特別又是小學的語文知識。它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要重視擴展和延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讓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教師在讓學生學好書本知識的基礎上,更加要注重課外知識的積累和擴展,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活動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自主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發(fā)散他們的思維的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古人曾經(jīng)說過:“語文課本其實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我們只要按照這個例子,學會舉一反三就一定能學好語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讀讀寫寫的能力。如教師在講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21課《古詩兩首》中的李白《望天門山》和《望廬山瀑布》時就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在讀的過程中感悟詩人李白的思想感情,并且背誦下來。同時也要多寫,在學生學習字詞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展示,或者形近字教學等教學方法讓小學生認清和認準字詞,加強對字詞的記憶和理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原來詩詞的基礎上增添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特色的詩歌,培養(yǎng)他們誦讀寫詩的能力。而且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寫的比較好的字詞來提問,問他們好在哪里,是不是可以換一個詞同樣來表達詩人當時寫作的情感。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發(fā)散思維的能力,從而有效的擴展和延伸了小學語文課堂,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的效率。讓學生從“學會”變成了“會學”。又很好的擴展和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教師在學生讀和寫的過程中,可以舉辦一些活動或者比賽之類的項目,讓學生參與其中。如“朗誦比賽”或者是“詩歌大會”等的活動,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又擴展和延伸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是一門有靈動性,富有活力的課程。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和國家教育的要求,聯(lián)系生活的實際,循序漸進的向?qū)W生輸送知識的養(yǎng)料。但是教師不能把教學看做就是教授學生書本內(nèi)的知識,應該在課堂上多讓學生了解一些書本以外的知識,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培養(yǎng)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比如教師在講四年級人教版的《觀潮》的時候,可以先聯(lián)系學生自己的生活,提問學生看過潮水嗎?潮水是怎樣的?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河水又有什么不同等的問題。這都可以先讓同學們聯(lián)系生活,獨立思考。這樣才能很好的培養(yǎng)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講課文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用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讓學生了解錢塘江,生動形象的讓學生了解錢塘江,并且告訴學生課本以外的知識。這樣學生就會對所學的知識就會產(chǎn)生興趣,也就會去了解和研究關于潮水或者錢塘江等的其它課外知識。讓學生走進生活,以生活為基礎,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梢栽囍寣W生在了解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放下課本,走進生活,上一些實踐課。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很好的鞏固和加強課內(nèi)知識,豐富課外文化。
豐富多樣的小學語文知識告訴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應該擴展學習的空間,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教師要學會用正確科學的方法指引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和思考獲取自己想要的答案。比如在學習三年級人教版第四單元的《陶罐和鐵罐》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分角色有感情的讓學生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然后再通過演一演,再現(xiàn)陶罐和鐵罐的故事。特別是在課文的結(jié)尾,對于鐵罐的結(jié)果可以讓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思維,自己想象鐵罐后面的情況。但最為重要的是,教師應該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不能自尊自大,要謙虛做人。這樣才能很好的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擴展學習空間方面,教師又可以讓學生多看一些相關或者類似的文章,豐富和擴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我不能失信》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像宋慶齡一樣遵守諾言的人,而且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求找一些關于宋慶齡的其他生活事跡,學習她的其它精神。教師后面再通過講解一些和宋慶齡相關的名人事跡,啟發(fā)和指引學生向他們學習,同時也可以讓他們思考為什么他們能成為一代名人,經(jīng)得起歷史的沖刷。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又應該怎樣去做。這樣就很好的擴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發(fā)散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從而有效的擴展和延伸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
問題教學是指拋出問題,讓學生伴隨著問題進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當下的語文教材比較靈活,因此問題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延伸課堂教學內(nèi)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樣以《我不能失信》為例,教師可在課前提出幾個與教材相關的問題,“你了解宋慶齡嗎?”“你覺得宋慶齡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等,在教學結(jié)束后則提出幾個延伸性的問題,如:“如何是你你會怎么做?”、“和宋慶齡一樣信守承諾的人你能舉出幾個?”等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通過課程的學習,教師可以布置課后作業(yè),反思當天所學的內(nèi)容,對自己不理解或仍然存在疑問的地方在第二天課堂中提出,這樣在反思中,學生會得到新的啟迪,在原有的教材內(nèi)容中得到新的拓展,更利于提高學生的活躍思維能力。
生活處處是語文,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語文無處不在。現(xiàn)代的教育告訴小學語文教師,在擴展和延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學習課本知識,更要重視學生對課外知識的學習和探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擴展和豐富課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