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近日,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韓德民院士團隊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成功完成全國首例骨橋植入手術。與此同時,另外3 例聽覺障礙的患者也被成功實施骨橋植入手術。
骨橋,是一種用于重建病人聽力的主動式骨傳導聽覺植入設備,由奧地利MED-EL 公司研發(fā),已在歐盟臨床應用6 年,并在2016 年3 月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審批。
此次成功開展的骨橋植入手術是在韓德民院士的指導下,由北京同仁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著名耳科專家趙守琴教授、李永新教授主刀完成。接受手術的患者均是雙側外中耳畸形的病例,外形的畸形常伴有聽力功能的缺失,雙重壓力,嚴重影響兒童的聽覺言語發(fā)育和心理健康。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的治療,包括了整形和聽力重建兩個方面,在臨床上屬于交叉學科綜合治療。由于包含感受聽覺的中耳和耳蝸的顳骨存在畸形,導致手術難度和風險很大,因此無論是耳廓的整形手術,還是中耳畸形的聽力重建手術,在業(yè)內均被視為“耳外科醫(yī)生手術水平的標桿”。
外中耳畸形患者的聽覺植入方案是個性化的立體方案,通常會根據(jù)患者的畸形程度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目前在國際上,聽力重建手術包括人工聽骨植入術、骨傳導植入術、人工中耳植入術等。輕度畸形的患者,應用人工聽骨重建聽力;中度畸形的患者行人工中耳植入;重度畸形的患者行骨橋植入;若合并內耳畸形,還可以植入人工耳蝸。此次開展手術的患者,均是重度中耳畸形的病例,適合選擇植入骨橋。針對這類患者外形和聽力雙重畸形這一情況,北京同仁醫(yī)院利用技術優(yōu)勢,將整形手術與聽力手術進行整合,提高治療效率,減少手術次數(shù)和綜合費用。
韓院士帶領團隊完成了國內首例兒童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和首例振動聲橋植入手術,在國內聽覺植入領域始終位于前列。隨著骨橋植入技術在中國地區(qū)的引入,將為聽力障礙患者提供多元化、全覆蓋的聽覺植入方案,這項技術不僅可以用于耳畸形患者,也可以用于單側全聾和非畸形傳導性耳聾患者,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患者回歸有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