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爽
對韓國朋友簡單說HELLO
初到韓國,首先見到的是仁川機場,比天津的國際機場感覺大上好幾倍,跟著隊伍一起辦理入境,然后再去排隊領(lǐng)行李,接下來統(tǒng)一去洗手間,本來無意去的,但是出來的人都感嘆設(shè)施齊全,于是我也進去嘗試一下,“哇,這是W.C么?”旁邊幾個跟進來的同學(xué)也都愣了,確實,給人的感覺并不是洗手間,說是個大廳可能都有人相信。整個機場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塵不染,機場里并沒有看到維持清潔的人員,地上卻沒有所謂的垃圾,很多外國人都會“不遠(yuǎn)萬里”地扔一點東西,看到這,主任開始拉著我們進行思想教育……
出了機場已經(jīng)是韓國時間10點多了,而且還下起了小雨,遠(yuǎn)遠(yuǎn)地就看到了接我們的韓國同學(xué),大約五六個女生,還有兩個主任,一個翻譯。我們每個人都去和她們握手,說著生硬的“安你哈些有”,然后便被帶領(lǐng)坐上去西野的車。在車上,不免感嘆韓國的綠化程度,行車道的旁邊都是農(nóng)田或者小小的山頭,全部覆蓋著綠色,那個翻譯說:“韓國的綠化程度早已達到75%?!蔽覀円恍兄袊硕汲泽@地張大了嘴。
在車上才領(lǐng)略到了韓國人的熱情??沼嗟淖缓芏?,那幾個韓國的女生就和每個人交流,雖然聽不懂她們說的英語,還是竭盡自己所能,拼命挖掘腦海中的詞匯,5年的英語功底到最后只剩下了ok, oh, really, good, nice, fine, like, wow, eat, drink這幾個寥寥可數(shù)的單詞,我們帶隊的英語老師或許是安慰我們,說:“韓國人的英語水平很差的,不要說句子,盡量用短語表達你的意思!OK?”
和JOHN完成一系列未成年人的游戲
接待我的韓國人是個比我高些的男生,略微有些胖,見到我尷尬得不知道說什么,只是傻傻地沖我笑,握手,告訴我他叫“ zhong ”,英文名字是John,我與他和他的父母進行交流,但也只是簡單知道他的父親是個司機,他的母親沒有工作,然后便上車去他家。韓國的公路上沒有多少正在行駛的車,所以他父親開車比較快,到一間西點屋,讓我買一些喜歡的食物,簡單地當(dāng)做晚餐。我不知道什么好吃,所以只好挑了一些顏色看起來不錯的東西。他家院子很大,有將近40平方米的花園,一間餐廳,四間臥室,兩間客廳和三個洗手間,我和他住在同一間屋子里,他把床讓給我睡,自己睡在地上,我出于禮節(jié)想推讓,但他一把把我按在床上,“You, sleep here!”看來韓國人很實在,我也很困,倒頭就進入了深睡眠。
第二天的日程是和John一起自由活動,12點才起床,早飯、午飯合并在一起吃了,他介紹了幾個朋友給我認(rèn)識,一個叫Jack,一個是Kay,兩個比我還瘦的男生,我們在一起吃的午飯,是類似于中國蓋飯的東西,叫不上名字,我吃了一多半,剩下的飯我本想倒掉,但是John直接把盤子端到他自己面前,吃了!我長這么大從來沒吃過剩飯,真沒想到韓國人竟然如此節(jié)儉!接下來,他們帶我去了網(wǎng)吧,教我玩網(wǎng)絡(luò)游戲,我看到了熟悉的CS、DNF,不過都是韓文,練了好幾個月的CS技術(shù)派上了用場,打得幾個韓國人落花流水,他們幾個人拼命喊:“Oh, Eric, no kill!”我也下載了QQ堂教他們玩,幾個男生圍著泡泡打得不亦樂乎,但是韓國的未成年人只能在網(wǎng)吧里玩兩個小時。
韓國英語課上,一個發(fā)音贏得一片掌聲
第三天八點到了他們學(xué)校,在操場上看到了“久違”的同學(xué),等人全部到齊,我們把行李放到了三樓的小會議室,然后跑去大禮堂,參加歡迎儀式。禮堂很大,上下兩層,我們到場時,韓國的同學(xué)們都在靜靜地等待著,校樂隊的同學(xué)在調(diào)試樂器。簡單的禮節(jié)之后,我們欣賞到了韓國同學(xué)的表演,有街舞、民族舞蹈、獨唱。韓國同學(xué)的演出非常精彩:機械舞的每個動作與音樂配合得十分到位;獨唱更是猶如天籟,繞梁三日,不絕于耳。
最后是合影,參觀校園,正值上課時間,我們到了辦公室和實驗室參觀,上課的同學(xué)看到我們進來,并沒有絲毫影響到他們進行化學(xué)實驗。老師吩咐停下時,才開始打量我們一群人,并且一起鞠躬問好。在教室里,我們花了20分鐘聽了一節(jié)英語課,老師用大屏幕放課件,底下的同學(xué)按照座位的次序回答問題,沒有像中國一樣安排好同學(xué)來回答,我也有幸被老師點到,讀一個單詞break,流利的發(fā)音贏得了韓國同學(xué)一陣小小的掌聲。
學(xué)校參觀完,接下來,就是市政廳了,韓國市政廳和普通的樓沒有任何區(qū)別,會議室居多,我們首先參加西野市的歡迎儀式。市長有事不在,是由他的秘書和副行政長官接待,與會每個人都收到了一支筆,一袋西野市的介紹當(dāng)作禮物。會議后我們有一段自由提問的時間,同學(xué)們都很關(guān)注韓國的一些法律、行政制度,秘書非常有耐心地解答。那天的最后一站是西野市的鋼鐵廠,我們親身體驗了煉鋼的過程,當(dāng)一塊冒著熱氣的鋼板變成一卷一卷的鋼圈時,我們再次感嘆:“科學(xué)技術(shù)是第一生產(chǎn)力?。 痹谶@句富有哲理的話中,我們結(jié)束了為期兩天的西野交流學(xué)訪,乘車來到了韓國的首都——首爾。
血拼,為離開留下最后的瘋狂
韓國之旅的最后一天才是屬于我們的一天,3個小時的時間我們用在了首爾最大的購物廣場,離開了翻譯的我們開始自主地與韓國人進行交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4個男生和7個女生圍著一家禮品店的老板進行砍價,大眼英語口語一般,一直在喊:“cheaper, OK?”我很無奈,沖上去說:“If I buy more than one, will you give me a discount?”老板大喜,終于遇到了我這樣一個會說英語的人才,我與他爭執(zhí)半天,一件1000韓元的玩偶,降到了700韓元,于是同學(xué)們紛紛去搶?!敖o我留件好看點的,這也是我砍下來的”,我的聲音早已被他們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