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霞,河北省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員。主要從事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研究。有《元曲與民俗》《閱微草堂筆記鑒賞辭典》等多部專著出版。曾主持和參加國家、省等社科基金課題多項。先后在《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天津日報》《河北學(xué)刊》《北京黨史》等報刊發(fā)表學(xué)術(shù)論文六十余篇。
“社壇煙淡散林鴉,把酒觀多稼。霹靂弦聲斗高下,笑喧嘩,壤歌亭外山如畫。朝來致有,西山爽氣,不羨日夕佳?!毙燎诟帕艘荒甑霓r(nóng)人,在這個豐收的節(jié)日里,一邊飲酒,一邊作樂。笑聲、喧嘩聲一陣接著一陣,純樸而其樂融融。
元曲中描述的民間酒宴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參加人數(shù)少,在室內(nèi)或室外舉辦的私人小型酒宴;一類是參加人數(shù)相對較多的集體型酒宴。兩類酒宴均在加強親情友情、怡享天倫之樂。
室內(nèi)私人酒宴,如劉唐卿雜劇《降桑椹蔡順奉母》第一折蔡員外與鄰里的賞雪酒宴:
時遇盛冬天氣,朔風(fēng)大凜,密布彤云,紛紛揚揚,下著這國家祥瑞。老夫今日在映雪堂上,安排酒筵,請幾個年高長者,賞雪飲酒,取一時之樂。
[天下樂]正值著千稔年光瑞雪飄,正好飲香也波醪。將珍羞擺列著,樂醄醄宴賞直到曉。寶鼎內(nèi)香篆焚,暖爐中獸炭燒,俺可也盡開懷無處討。
密布彤云遍九霄,飛空四野剪鵝毛。羊羔酒泛歌金縷,共享豐年樂事饒。
酒宴上觥籌交錯,吟詩唱曲,笑語歡聲,樂趣無窮,可見元代人酒宴的富麗、熱鬧、隆重、喜慶。
當然,酒宴的檔次、規(guī)模和形式也會因經(jīng)濟的貧富或舉辦者的喜好而有差異。如同樣是祝壽酒宴,無名氏雜劇《瘸李岳詩酒玩江亭》第二折牛員外為妻子趙江梅祝壽酒宴就辦得富貴而豪華:
今日個壽筵開玳瑁尊席,酒頻斟玉斝金杯。擺列著齊臻臻多嬌媚絲竹笙簧,盤堆著美甘甘香噴噴珍饈的這味美,呀、呀、呀,安排著香馥馥喜佳肴異品堂食。
王惲小令[越調(diào)·平湖樂]《壽李夫人》中的祝壽酒宴清新雅逸:
南枝消息小春初,香滿閑庭戶。見說仙家舊風(fēng)度,壽星圖,瑞光浮動云衢婺。繡筵開處,散花傳琖,彩袖不曾扶。
南枝,指梅花;云衢,天街;婺,古星名,即女宿,此處用作對婦人的頌稱;繡筵,豪華的筵席;散花傳琖,傳花飲酒的游戲;琖,同“盞”,一種玉制酒杯。這場祝壽宴休閑而活潑,在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也給人以心靈上的感動。
元代的酒宴不僅講究排場,舉辦酒宴的事由似乎也特別多,如馬致遠雜劇《馬丹陽三度任風(fēng)子》中任屠的生日酒宴、滿月酒宴,王實甫雜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第二本第二折老夫人的“賴婚”酒宴、第四本第三折長亭上的送別酒宴、第五本第四折的婚慶酒宴,關(guān)漢卿雜劇《錢大尹智寵謝天香》中謝天香與柳永的和好酒宴,關(guān)漢卿雜劇《溫太真玉鏡臺》中王府尹設(shè)計調(diào)解溫嶠與劉倩英的水墨宴等。通過這些賓朋滿座,或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或逞氣斗酒,爛醉如泥,或?qū)埔髟?,推杯換盞的酒宴,我們看到了元代市民生動的生活畫面。
還有一種平日里鄰里之間的聚會宴,雖然規(guī)模小、參加的人數(shù)少,但親和、淳樸,充滿著強烈的生活情趣和濃濃的泥土氣息,如關(guān)漢卿小令[南呂·四塊玉]《閑適》:
舊酒投,新醅潑,老瓦盆邊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閑吟和。他出一對雞,我出一個鵝,閑快活!
這類小酌型的聚餐既無達官貴人迎賓娛客、妙舞笙歌的豪華奢靡場面,也無文人雅士賓主飲宴、傳杯換盞的繁縟禮節(jié),一切都是那么簡樸,然而又是那么融洽和諧,那么真誠、熱烈。雖然酒是自家釀的,酒具是簡陋的老瓦盆,飲食是大家湊來的,客人是山僧野叟,但菜肴卻不少,有酒、有肉、有雞、有鵝,大家笑呵呵,樂陶陶,反映了元代人的放達境界、元代崇酒的民風(fēng)。更有趣的是這種酒聚,不是主人禮儀性地宴請客人,而純屬一種友人們“打平伙”式的聚餐,沒有賓主之分,沒有高貴與卑賤之分,這在特別講究禮儀的府第和官場是難以見到的。你出一對雞,我出一只鵝,他帶幾樣自種的蔬菜,大家動手,既做主人,又做客人,這種老友平等而真誠的相聚,快活而有趣。
集體型民間酒宴描寫,元曲中也有不少,典型的如無名氏小令[正宮·塞鴻秋]《村夫飲》:
賓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會舞一會笑一會。管什么三十歲五十歲八十歲,你也跪他也跪恁也跪。無甚繁弦急管催,吃到紅輪日西墜,打的那盤也碎碟也碎碗也碎。
村夫宴飲,不拘形骸,盡情而樂。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無拘無束,直吃得賓也醉、主也醉、仆也醉,任憑你狂歌輕唱,手舞足蹈,開懷大笑;不管你三十歲、五十歲、八十歲,不分彼此大家都在地上跪坐。沒有什么絲竹管弦的聲音催促,一直吃到火紅的太陽從西天墜落,喧鬧、歡樂,把盤碗碟瓶打得粉碎,無節(jié)無制,無所顧忌,真實地反映出了元代村民間淳樸的人情。
元曲吟誦的漁家酒宴也豪放而熱烈。如盍西村小令[越調(diào)·小桃紅]《客船晚煙》:
綠云冉冉鎖清灣,香徹東西岸。官課今年九分辦,廝追攀,渡頭買得新魚雁。杯盤不干,歡欣無限,忘了大家難。
在美酒醉人的芳香中、在暫時溫飽中,漁民們的“難”煙消云散。這樣的酒是用來稀釋和消解生活中的苦難的。
農(nóng)業(yè)的收成直接決定人們衣食的豐歉。因此,每年的社祭活動頗受重視。據(jù)《孝經(jīng)》說:“社,土地之主也,地廣不可盡敬,故封土為社以報功?!薄抖Y記·外傳》說:“社者,五土之神也?!鄙缂朗俏覈怨乓詠硗恋爻绨莸谋磉_方式,一般立春后五戊為春社,立秋后五戊為秋社。每年春社秋社祭祀神靈之日,往往是城里城外,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婦孺悉就,飲酒場面極為壯觀。元曲詳細地記錄了這種熱烈而喜慶的場面。如白樸殘劇《李克用箭射雙雕》:
[中呂·粉蝶兒]賽社處人齊,一個個恁般沙勢,直吃的渾身上村酒淋漓。手張狂,腳趔趄,吃的來吐天穢地。著人道村里夫妻,但行處不曾相離。
[快活三]俺這里村莊兒上會親戚,當村里做筵席。醇糯酒整做下兩三石,有肉腥無羊膻氣。
[朝天子]就著這甕里,碗食,一個個查手縫無拘系。俺從早晨間直吃到日平西,都灌的來醺醺醉。有他那牛表嘲歌,沙三爭戲,舞的是一張掀喬樣勢;再有什么樂器,又無他那路歧,俺正是村里鼓兒村里擂。
這樣熱烈歡快、散發(fā)質(zhì)樸氣息的熱鬧場面,在元曲中還可找到,如王惲小令[越調(diào)·平湖樂]《堯廟秋社》:
社壇煙淡散林鴉,把酒觀多稼。霹靂弦聲斗高下,笑喧嘩,壤歌亭外山如畫。朝來致有,西山爽氣,不羨日夕佳。
“霹靂弦”,指霹靂琴上的琴弦。據(jù)唐代柳宗元《霹靂琴贊引》載:“霹靂琴者,零陵湘水西,震余枯桐之為也。……是琴也,既良且異,合而為美。天下將不可載焉?!边@里泛指各種弦樂器?!叭栏柰ぁ痹谄疥柍潜比?,古時那里有擊壤亭。唐堯時有《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歌,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社祭過后,社壇上的香火之煙漸漸變淡,大群爭食祭肉的烏鴉果腹后也紛紛離去。
辛勤耕耘了一年的農(nóng)人,在這個豐收的節(jié)日里,一邊飲酒,一邊作樂。笑聲、喧嘩聲一陣接著一陣,這熱鬧的場面配上擊壤亭外如畫的青山,使人覺得純樸而其樂融融,仿佛回到了上古的唐堯時代。勤勞、樂觀、充滿活力的村民,既以酒愉悅?cè)松?,滿懷信心地創(chuàng)造當前的和未來的美好生活,又十分尊重也十分享受自己古樸淳厚的習(xí)俗。
編輯:郭文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