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莉,筆名程門立雪,河北靈壽人。現(xiàn)就職于石家莊市文聯(lián),任《太行文學》副主編。中國報告文學青年委員會常委,河北省散文藝委會副主任、河北省文學院簽約作家,石家莊市作協(xié)副主席。著有《立雪散文》《大文化對話》《夢想家園——河北省新農(nóng)村走筆》《故國中山》《尋找平山團》。曾兩次榮獲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并獲第十二屆河北省文藝振興獎、第四屆全國冰心散文獎。
訪談時間:2015年12月17日
背景:
2015年8月26日,長篇紀實文學力作《尋找平山團》在北京舉行首發(fā)式。傳統(tǒng)媒體和網(wǎng)絡媒體同時跟進報道,研討會、讀者見面會繽紛而至,文學界及社會各界好評如潮。作家程雪莉的名字,再度被公眾聚焦。短短數(shù)月之間,《尋找平山團》市場銷量直線飆升到5萬冊,讀者以最樸實無華的方式,為作家和作品點贊。
歷史的打撈者
寧雨:今年下半年以來,我一直在關注著你和你的《尋找平山團》。為了這部作品,你花費5年心血,行程上萬公里,尋訪百余名老戰(zhàn)士和知情者。你的“平山團”,不愧是用腳板跑出來的好作品。
程雪莉:《尋找平山團》出版后,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文學界、出版界專家學者,平山的父老鄉(xiāng)親,社會上普通讀者都給了很高的贊譽、很多的鼓勵。我十分欣慰。平山團不僅是平山縣的光榮,也是河北鐵血抗戰(zhàn)的楷模,是中華民族抗戰(zhàn)隊伍的典型代表,作為本土的作家,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追尋他們的足跡,謳歌他們的精神,感恩抗戰(zhàn)英烈們的奉獻。
寧雨:今年是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在這樣重要的歷史節(jié)點,抗戰(zhàn)題材文藝作品格外引人注目?!秾ふ移缴綀F》脫穎而出,給大家?guī)硪环N蕩氣回腸的感動,同時也帶來一種新銳的、震撼的氣象??上部少R。
程雪莉:我不是一個太受外在影響的人。但我相信,種子選對了,一定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選擇決定結果。
從徐光耀的《小兵張嘎》到鐵凝的《笨花》,我們河北的抗戰(zhàn)文學一直是走在前列的。近年,周邊省份《闖關東》《走西口》《中原突圍》等劇的上映,給我們很大的壓力,或者說是一種文化焦慮。河北作家一直在積極尋找自己的文化亮點。
2009年,我的歷史文化散文《故國中山》完成時,曾經(jīng)寫下一篇長逾萬字的結語,認真思考了河北中西部古中山國地域的文化精神特質,總結出12個字:“仁厚實在,忠勇穩(wěn)定,悲歌慷慨?!敝笳麅蓚€月的時間,我一遍遍梳理古中山區(qū)域兩千年歷史,試圖為這12個字找個“形象代言人”,吃飯、走路甚至睡夢中都在找。
我想到樂毅、趙子龍、曹彬、劉琨、魏征……最終,鎖定了一個名字——平山團。
這個純粹的農(nóng)家子弟兵團隊,抗戰(zhàn)八年戰(zhàn)功赫赫,被聶榮臻嘉獎為“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讓“子弟兵”從此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別稱;苦耕南泥灣創(chuàng)造出“陜北好江南”的農(nóng)墾奇跡,是“模范中的模范”;南征北返歷盡千難萬險,跋涉兩萬七千里,創(chuàng)造了“第二次長征”;解放戰(zhàn)爭中,保衛(wèi)延安,參加了“三戰(zhàn)三捷”等重大戰(zhàn)役,最后進軍新疆,平叛剿匪,屯墾在最艱苦的西部邊陲??梢哉f,正是英雄的平山兒女,讓新中國最后一個農(nóng)村指揮所落腳西柏坡成為必然選擇;正是它見證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取得民族獨立和全國解放中所走過的艱苦卓絕的光輝歷程,這里必然蘊含了中華民族偉大而永恒的精神品質,也一定閃現(xiàn)出我們河北地域可貴而獨特的精神質地。
由此,我開始尋找“平山團”。
寧雨:也就是說,平山團這個名字,是你在對地域文化精神特質的關注和梳理中“打撈”起來的。剛開始有一定的或然性。但隨后的五年中,你卻以作家所獨有的敏感和堅定,通過田野式調查采訪,把這個名字背后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進行了多維度、立體化的“打撈”。誠如一些評論家所言,這樣的“打撈”歷程,一定是無比艱辛的勞作。
程雪莉:最開始我讀到一本20世紀90年代出版的《平山縣志》,感覺平山團有點“神秘”,這名字從1939年聶榮臻嘉獎后就時隱時現(xiàn),而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西柏坡等名字在很多年份里出現(xiàn)。誰參加了平山團?他們又到哪里去了?有沒有當將軍的?是否有健在的?迅速進行百度搜索,僅查到《寸心的表白》一文。
接下來的一年多,幾乎天天滿腦子平山團。我所有親朋好友都知道了,這大有好處,他們都在翻尋他們祖輩父輩的記憶,提供大量的資料,傳記、回憶文章、黨史資料,地方的、部隊的,甚至包括了日本朋友給提供的“日本鬼子”的情況。桌上迅速堆高的資料讓我吃驚,來自這塊地域強大的熱情幾乎對我形成了“炙烤”,我為自己尋找了無數(shù)驚詫!
僅看數(shù)字方面,我尋找平山團,卻找到了一個“平山軍”!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在平型關大捷后,八路軍120師、115師都先后到達河北平山縣擴軍。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平山1500多人參加了120師的359旅,組建了718團,即平山團,移師三晉;過后兩三個月里,1700多人分別參加了115師的各支部隊,挺進齊魯;不久晉察冀軍區(qū)成立,又有1800多平山子弟入伍四分區(qū)部隊,后來組建晉察冀軍區(qū)5團,這是戰(zhàn)斗在家鄉(xiāng)的“平山團”。再看八路軍整編后,東渡黃河時三個師的戰(zhàn)斗兵力不足三萬。而在平山這樣一個縣,在極短的幾個月時間里,就有6200多名子弟輸送到了八路軍的正規(guī)部隊,在抗戰(zhàn)最初期,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這個數(shù)字是何等的巨大!何等的震撼!何等的傳奇!那父子兵、兄弟兵、親戚排,村村連隊,戶戶軍屬,足以讓平山成為“八路軍的故鄉(xiāng)”。
在八年抗戰(zhàn)中,僅有25萬人口的平山縣,就有7萬余人參軍參戰(zhàn),參加自衛(wèi)隊、農(nóng)會、婦救會、兒童團等各種組織,平山幾乎人人皆兵,成為晉察冀抗戰(zhàn)史上的一個典范。 “最后一把米用來做軍糧,最后一寸布用來做軍裝,最后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到部隊上……” 這是平山人民發(fā)自內心的歌唱。八年間,聶榮臻、彭真率領晉察冀邊區(qū)黨政軍機關有三年零兩個月在平山戰(zhàn)斗生活,最后在“晉察冀的烏克蘭”里找到了西柏坡,讓黨中央駐扎在平山人民最堅實最溫暖的懷抱。應該說平山縣就是一個巨大的“平山團”。endprint
平山團,是河北抗戰(zhàn)的一個精神符號,也是全中國抗戰(zhàn)的一個縮影。同時,它也是一個地域的歷史,是屬于我的故鄉(xiāng)的精神符號,承傳并且豐富、豐滿、光大了古中山文化中“仁厚實在,忠勇穩(wěn)定,悲歌慷慨”的文化特質。我為自己的家鄉(xiāng)而自豪。
從戰(zhàn)國中山到平山團
寧雨:這次來拜訪之前,我特地重新翻閱了你的歷史文化散文集《故國中山》,那本書的出版時間是2009年10月,確定選題開始寫作應該在2007年、2008年左右吧。我特別喜歡你在引子中寫的那句話,“沿著你的文字去找,靈壽城等著你,故國中山等著你,中華民族的博大文明等著你,無窮的精神富礦等著你………”這七八年的時間,你果真從未停止過尋找的腳步,只是一下子穿越了2000多年的時光隧道,從戰(zhàn)國中山國直到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屯墾邊疆時期的“平山團”。
作為一個女性作家,你平日里給人的印象是溫婉端麗,甚至有幾分纖弱。而報告歷史的紀實散文、紀實文學,卻是一副沉甸甸的擔子。從一般人的認知,很難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
程雪莉:這樣的選擇,與我從小培養(yǎng)的興趣有關。我喜歡閱讀、思考,喜歡“發(fā)現(xiàn)”。
小女孩時,在故鄉(xiāng)靈壽的某個角落,我曾撿到了一個神秘的“物件兒”,乳白色,半透明如玻璃,環(huán)狀,內外壁有棱,像手鐲太小,像耳環(huán)太大。這是什么呢?實在捉摸不透,莫名地珍存著。28歲那年的春天,我閱讀《資治通鑒》,發(fā)現(xiàn)這部遙遠的大書里竟然有“靈壽”的名字,是中山國的都城!我非常驚訝,格外留心起來。一天,在河北省圖書館的書架上,翻開厚重的戰(zhàn)國中山國文物圖集。在玉器的一個頁碼里發(fā)現(xiàn)了我珍存的那個“物件兒”的圖片。隨后我奔回家,找出那個“物件兒”比對,原來它是一只戰(zhàn)國瑪瑙環(huán)!形制、顏色相同,如云似錦的紋理相同,拿尺子量了量厚度,竟然和中山王墓出土的分毫不差。冥冥之中,我早已經(jīng)拿到了祖先留下的“密電碼”。
也許,是我的身體里遺傳了一些歷史文化基因吧。我癡迷于自己對故土、故鄉(xiāng)的“發(fā)現(xiàn)”,喜歡從一個“驚訝”出發(fā)抵達下一個“驚訝”。在一路的“發(fā)現(xiàn)”和新的“驚訝”中,興趣已經(jīng)悄然轉變成一種理所當然的責任。
寧雨:即使如此,我還是由衷贊佩你在歷史與文學之間艱苦卓絕的跋涉。無論興趣,亦或責任,沒有內心的足夠強大,沒有堅韌的定力和持守,很難完成如此浩繁的調查、研究和寫作。
程雪莉: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或者叫完美主義者。對于一件事,不做就不做,要做就本著做到極致。歷史題材的紀實文學,以真實為生命,要有學術價值,需要大量史料做支撐。
寫《故國中山》,我積累了2400多萬字的資料,進行了地毯式的搜索、考察和走訪,所掌握的材料,連專業(yè)歷史文化學者都認為難得。后來,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成立,我擔任了副會長的職務。提出古中山國為“戰(zhàn)國第八雄”,也得到學界認可。
春秋戰(zhàn)國時代,可謂瑰麗紛紜,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就在這頁形成。著名歷史學家、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首席專家李學勤先生,曾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進行了文化分區(qū),分出中原、齊魯、巴蜀、吳越等文化圈。他把中山列為北方文化圈里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在大量閱讀、采訪中發(fā)現(xiàn),中山文化具備北方文化圈的典型特點,是河北一個“完全”的文化標簽。它受到儒家仁愛墨家兼愛思想的深刻浸淫,有著自己獨立的處世哲學和人格,既仁厚實在又忠勇穩(wěn)定。而另外一個方面,悲歌慷慨,作為燕趙文化中最為濃烈的氣韻,而這四個字首出中山?!秴问洗呵铩吩涊d中山的音樂“康樂歌謠好悲”?!妒酚洝へ浿沉袀鳌分忻枋鲋猩斤L俗:中山地薄人眾,有大量商紂王朝的“殷地余民”,丈夫“好氣任俠,相聚游戲,悲歌慷慨”。
恩格斯說,只有熱愛家鄉(xiāng),才能熱愛祖國。我在故國中山的“神游”中陶醉,繼而我在“平山團”的找尋中經(jīng)歷心靈的感動和思想的圣洗。如果說內心的強大,這或許就是最深層的動力源泉吧。
寧雨:記得作家王充閭曾經(jīng)說過,作家是一只腳站在往事如煙的歷史塵埃上,另一只腳又牢牢地立足于現(xiàn)在而與歷史交談。
程雪莉:我也很贊同他的觀點:這里,應該體現(xiàn)作家對史學視野的重新厘定,對歷史的創(chuàng)造性思考和溝通,從而為不斷變化著的現(xiàn)實生活提供一種豐富的精神滋養(yǎng)和科學的價值參照。
比如“悲歌慷慨”,抗戰(zhàn)時期這個地域文化基因再次凸顯:這里有第一位抗日殉國的上將軍長郝夢齡,有“平山團”“靈壽營”“阜平營”“曲陽營”“藁無大隊”“定州回民支隊”等無數(shù)奮起而戰(zhàn)的子弟兵。在日本侵略者踐踏家園時,這里村村都反抗,人人唱慷慨。狼牙山五壯士、井陘的掛云山六壯士、平山的劉家坪十二壯士,層出不窮。而平山團的幾次大戰(zhàn),每一次都減員幾百,故鄉(xiāng)平山,村村掛孝、戶戶致哀。
抗戰(zhàn)時期,慷慨音韻再次唱響:曹火星譜寫《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公木寫下《八路軍軍歌》,張寒暉唱出《松花江上》,而《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更是曲調悲涼。
我為中山感嘆,在這片游牧文明和農(nóng)耕文明交匯融合的地方,其性格注定是“秋風瘦馬薊北”,而非“杏花春雨江南”,你可以去聽一聽河北梆子,“聲腔轍韻皆高亢,開口一唱蕩氣回腸”;你還可以去中山故地聽西調秧歌戲,一句“大悲調”,悲聲切切,穿心透肺,幾句唱詞,臺下看戲之人已淚眼汪汪……
我的故國,我的中山;我的平山我的“團”。我在強悍風雅的故國文化中穿越,那入仕者的忠勇穩(wěn)定,那仗義者的悲歌慷慨,那百姓黎民的仁厚實在,讓我無數(shù)次心生波瀾。
作家與地域文化責任
寧雨:和平年代,昌平盛世,作家和文學,處于物質極大繁榮、身心極大自在、思想開放多元的全新語境。盛世寫史,是文學的另一個維度,比如你的《故國中山》《尋找平山團》。經(jīng)過這兩本書的寫作,你有怎樣的思考和感悟?
程雪莉:任何時代,作家都應該承擔歷史責任,承擔地域文化責任。
作家出版社社長木弓讀過《尋找平山團》之后認為,在今天的現(xiàn)實社會,那些革命先烈和英雄,正在淡出我們的生活。民族的意識形態(tài)和核心價值,容易在這種淡出和遺忘中消解、坍塌。一個不敬仰英雄,沒有思想精神標桿的民族,也就是失去核心價值的民族,是沒有競爭力,沒有前途的民族。我們重新找回英雄,就是找回我們的意志與魂魄、信心與價值,也就是找回民族的精神與前途。endprint
作家以文學的方式記錄歷史,復原歷史真實而鮮活的、血脈賁張的細節(jié)和肌理,就是對一種文化、一種精神的打撈和找回。
寧雨:有專家評價,《尋找平山團》對你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對于這個里程碑意義,你如何認識?
程雪莉:在幾年的尋找當中,過于投入地閱讀那些悲涼的故事,聽老戰(zhàn)士們那些悲壯的講述,復原那些殘酷的戰(zhàn)爭場景,我的精神和情感消耗很大。加之頸椎病的折磨,創(chuàng)作上的糾結,生活可以說是很痛苦。有朋友勸我,別費心思了,第一寫不出《紅樓夢》,第二寫不出《亮劍》,不如去享受生活,休養(yǎng)身體。
的確,也許創(chuàng)作不出一折三嘆、金聲玉振的作品,但我就是不想放棄。斯諾在《西行漫記》的序言中曾說,他的書從最實際意義上來講,是毛澤東以及諸多的紅色戰(zhàn)士們所創(chuàng)造,所寫下的。他們的那種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熱情,斷不是一個作家所能創(chuàng)造出來的。他還說因為歷史本身就創(chuàng)造了豐富而燦爛的精華,他只是“一種正確的記錄和解釋”。那么,我就來做一個忠實的記錄者吧。
在有關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采訪過程中,我有機會接觸到日本的來住新平先生。他為了搞清聶榮臻將軍戰(zhàn)火中救助美穗子的細節(jié),竟然22次來到中國,到井陘、平山一帶采訪調查。他繪制了美穗子獲救的詳細路線圖,記錄了護送美穗子的每一位戰(zhàn)士和民兵的名字。路線圖上標注了每一個村莊的名字和他們之間的距離。22次!我很驚訝!日本人對于這段歷史的細致讓我們吃驚。
忠實的記錄,需要清晰的尋找。的確,歷史需要清晰的尋找,需要用心去觸摸它真實的質地。甚至排除各種負向的力量,堅守真實,包括細節(jié)的真實。
寧雨:為你這種忠實記錄、清晰尋找的精神而感動。
程雪莉:其實,我一直“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比如古中山國,它“新奇豐厚”的歷史文化,隨著考古發(fā)現(xiàn)的不斷進展,早就引起像郭沫若、李學勤等史學家的重視。開始尋找平山團之后,我一直生活在平山人寬厚溫暖的懷抱之中,大包小裹的資料從他們那里集來,各種線索、各種故事源源不斷地送來……我被這些巨大的熱情所圍繞,產(chǎn)生了很大壓力,當然也是持久堅持下來的動力。
這些年,我的寫作成了大家共同的事業(yè)。在《尋找平山團》編輯、出版、宣傳過程中,得到了有關部門、各方領導、眾多師友的關心、支持和推動,借此機會,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常常在思考,賈大山這樣的作家,生前為什么能保持旺盛的創(chuàng)作力?因為他一直生活在人民中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是虛言,而是規(guī)律。
情感決定立場。立場決定行動力。
編輯:任振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