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一考生
□ 北京一考生
201620166年北京市中考高分作文賞析
【真題回放】
題目一:請以“讀書 實踐 收獲”為題目,寫一篇文章。不限文體(詩歌除外)。
要 求:(1)請將作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2)字數在600~800之間。(3)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佳作圍觀】
□ 北京一考生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題記
我家不遠處,有一個小公園。公園里雖無高山瀑布,但也有假山亭榭和小橋流水。我經常來到小公園排遣心中的煩惱。
這不,剛和老媽頂了嘴,一肚子的火無處發(fā)泄。于是,我來到了小公園。
公園里很冷清,沒有什么游人。我轉了一圈,心情仍不見好,便走到一棵大樹旁坐了下來。
不遠處,一群小朋友正圍坐在一個中年人旁邊,高聲朗讀著什么。
孤獨的我懷著好奇心,走近了他們。原來中年人是一位盲人,小朋友們在讀書給他聽。我靜靜地聽著那童稚的聲音,心中竟升起一縷溫馨。
小朋友們讀完后,發(fā)現(xiàn)了我,都很高興?!敖憬?,你想加入我們的隊伍嗎?”“你也想給盲人叔叔讀書嗎?”我被小朋友們突如其來甚至有些莽撞的問話打動了,為盲人讀書,我心中竟下意識地想到“學雷鋒做好事”,但很快便否定了。
突然間,我意識到小朋友們不僅僅是在做好事,他們本身也收獲良多??!于是,我情不自禁地點點頭。小朋友們一下子炸開了鍋:“太好了,叔叔每天又能多聽一篇文章了!”我笑了,心中的那些煩惱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第二天,我如約而至。我選擇了作家史鐵生《病隙碎筆》中的一篇
文章。朗讀時,我只覺得天地間只有我一人在暢游,我用自己最動聽的聲音讀出那些飽含激情的文字,來激勵盲人叔叔、小朋友們,還有我自己。文章讀完了,四周先是一片寂靜,而后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那一刻,我突然有種感覺:讀書、實踐,好像接受了一次最神圣的洗禮!
接下來,小朋友們一個接一個地朗讀,我只覺得公園上空飄蕩著沁人肺腑的芬芳。
讀完書后,盲人叔叔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盡管我不能看見文字,但我聽到那一個個文字的音符從你們口中跳躍出來,這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收獲!”
這時,一個小朋友也開口了:“叔叔,我原先總是閉門讀書?,F(xiàn)在,到這里來大家一起朗讀交流,我發(fā)現(xiàn)讀書、躬行,收獲更大,真好!”
“對!”旁邊的小朋友一齊附和。
“其實,讀書與實際結合起來,于人于己都有收獲啊!”我說。
從那以后,我經常到小公園去“讀書”,風雨無阻……
【滿分理由】
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fā),精心選擇了切入的角度——為盲人義務讀書。記述了一次讀書、實踐、收獲的過程,表現(xiàn)了一種特別形式下的讀書之樂。“我”為盲人讀書的“那一刻”,“好像接受了一次最神圣的洗禮”,這既照應了篇首的題記,又進一步凸現(xiàn)了“我”讀書、實踐、收獲的內蘊。全文語言流暢、清新自然、感情真摯,寫得很實在、很親切。
(薦評人:馮汝漢 潘軍芳)
□ 北京一考生
曾多次拜讀過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捧起又放下。一直對那充滿詩意的文字產生了無盡的困惑:先生為何稱旅行為苦旅?既然是苦旅,先生緣何一次次地踏上旅程?
循著先生的腳步,我開始了我的西行。旅行很快樂。我看見了封塵千年的兵馬俑,看見了大漠深處的月牙泉。我收獲,因為浩瀚的秦史就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我快樂,因為荒無人煙的大漠深處竟有如此一片綠洲。
翻開《文化苦旅》,暢游于文字之中,再借先生的眼睛觀察,我卻感到了一絲苦。我用心靈與秦俑對話,我仿佛聽到了咸陽城的一聲嘆息;我用心靈與月牙泉竊語,我感到風吹狂沙,小泉可能在彈指間被埋沒的恐懼。
我驚異,去旅游去躬行,竟在快樂的旅程中收獲一絲哀傷!
在西行途中,我再次翻開秋雨先生的著作,便越發(fā)地讀懂了他。他游敦煌,歷蘭州,攀沙山,覽咸陽,他不僅是表面的樂游,還是一次次思想的暢游,也使他一次次了悟到人世間的真諦,雖有苦感,咽下卻是甘甜,我想這大概就是先生一次又一次展開“文化苦旅”的原因吧?
我行走在西行旅途中,帶著《文化苦旅》邊走邊思:王安石的褒禪山之行是“苦”的,他因此明白了以“志”“力”“假于物”達到人生的目標的道理。東坡先生的石鐘山之行也是“苦”的,但是他找到了石鐘山為名的原因。
而今,我的西行之旅既快樂,又疲勞。不過,也有了自己獨有的收獲——讀起《文化苦旅》,旅途的疲憊漸已消失;讀起《文化苦旅》,孤獨的感覺離我而去;讀起《文化苦旅》,找到了心靈的慰藉。我的心靈隨著《文化苦旅》而置于陽光下,消除了陰霾,溫暖而明亮。我的心靈來到了陽光下、大漠上,充滿了希望,滿眼是生命的光彩。我在前人的心靈旅行中,終于找到了一邊行走一邊讀書的輕松,終于收獲到只有心靈的苦旅才能越來越接近思想的天堂之真理。
讀書、旅行、實踐,盡管是一次“苦旅”,但又是人生的最大收獲……
【滿分理由】
這篇考場作文的最大亮點是內容厚實,立意深刻。以《文化苦旅》為全文的線索,構思精巧,情節(jié)安排曲折生動,引人入勝。作者由對《文化苦旅》的“苦”起疑,繼而驚異先生“竟能在快樂的游程中收獲一絲哀傷”,明白先生的收獲正在于他“心靈的苦旅”?!拔摇睅е段幕嗦谩贰奥眯泻芸鞓贰?,也“疲勞”,繼而“邊走邊思”,“終于收獲到只有心靈的苦旅才能越來越接近思想的天堂之真理”。文章含蓄蘊藉,富有哲理,寫得有“波瀾”,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牽動閱卷老師的情感神經,是一篇難得的考場佳作。
(薦評人:馮汝漢 潘軍芳)
欄目主持人:方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