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峰
天氣剛剛轉(zhuǎn)寒,母親就開始用新下來的棉花給女兒做棉衣了。那溫軟蓬松又潔白的棉絮,在暖陽的照映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當(dāng)我伸手觸及的那一刻,一股母愛的情懷伴隨著棉花的馨香撲面而來。
兒時的家鄉(xiāng),到處種的都是棉花,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它們開出一地的明朗,溫馨著大地和農(nóng)人的心。春天,剛聽到布谷鳥的鳴叫,人們就開始不停地忙碌了。記憶中,母親好像天天泡在棉田里,雙手染滿了棉葉的顏色,衣褲鞋子沾滿泥水,全身上下都帶著棉田里特有的氣息。
在盛夏的熱風(fēng)中,棉花很快就長成了茂密的灌木林,等到棉花開花時,棉田里則是另一番景象。棉花的花兒美如蝶翅,顏色不一,紅的、白的,嬌艷柔嫩。有趣的是每一朵花的底部都包裹著一個棉桃,初如豌豆,逐日漸長,直至變成一個碩大的桃子形狀,那花兒才黯然謝去。等到了秋天,棉桃綻開,白色的橘瓣一樣的果肉呈現(xiàn)眼前時,那才是真正的開花了,是它一生豐厚的積蓄在展示。
最喜歡那滿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一下子掉進(jìn)棉花地。等大多數(shù)花朵全白了,母親帶著我一起去摘棉花。棉田里,母親頭裹方巾腰系棉兜,一會兒側(cè)身,一會兒彎腰,五根手指同時伸向盛開的花瓣,一捏,就將一朵棉花收進(jìn)棉兜里。母親的神情專注,動作嫻熟,腰間的布兜也越來越鼓,看上去宛若幸福的孕婦,通體洋溢著母性的光輝。
剛摘的棉花是潮濕的,還要在燦爛的晴天暴曬兩日。它們薄薄地攤開來,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到門前,有時候我也會幫忙翻曬,讓每一點棉絮都盡情吸收陽光的味道和溫暖,棉花的清香也會混合著一股濕漉漉的水氣時不時地撩著鼻翼。等忙完一陣后,母親會瞅個時間,忙著彈棉花、套棉被、縫棉衣、做棉鞋。柔韌的棉裹起秋陽的味道,母親的手掖了又掖,拍了又拍,看著平坦溫厚的棉被和胖嘟嘟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著落。
母親做的棉衣、棉鞋像是一堵厚實的墻,擋住了寒冷,留下了溫暖。穿著母親做的棉衣,哪怕是走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寒冬里,依然溫暖而又幸福。等我有了女兒后,每到冬天女兒都會穿著母親做的小碎花棉褲棉襖,不罩外衣,中式的棉襖有些溜肩,使女孩子看上去清秀而嬌好,一張小臉反而生動起來。
棉花,世上最溫暖的花,也是世上唯一擁有陽光氣質(zhì)的花朵。棉不斷,母愛不斷,溫暖不止。特別是在寒冷的冬日,只要有了棉,就有了溫暖,就有了熱度。
(常朔摘自《石家莊日報》201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