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舒婧
坐在飛馳的車里經(jīng)過薩拉丁城堡,一路向哈利里市場駛?cè)サ臅r候,我突然失聲了,是那種被突如其來的美擊中后,意識按了幾秒暫停鍵。
不早不晚,時間點剛剛好,在濃郁得要流出汁來的橙紅底色里,迷霧中一座座宣禮塔露出輪廓清晰的剪影,以一種仿佛精心設計過的高低大小比例,隨著車速和拐彎的角度,夕陽風景圖正發(fā)生微妙的變化,隨時間推移又改變著顏色的濃淡,我仿佛和車子融為一體,一頭扎進這片迷之光芒中。
如同京都的三步一廟五步一社,進入開羅伊斯蘭老區(qū)后,我常常陷入一種“清真寺式迷路”。按圖索驥是徒勞的,潛意識將一座醒目宏偉的清真寺作為坐標,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轉(zhuǎn)角又是一座幾乎一模一樣的,同樣的顏色、同樣氣勢磅礴、同樣有古蘭經(jīng)余音繚繞,我對它們的了解還不足以分辨出個中細微差別。
擁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哈利里市場躲在一堆密密麻麻的清真寺當中,它是中東最大最古老的市場。追溯到14世紀,正是伊斯蘭開羅的黃金時代,現(xiàn)在,它仍是阿拉伯世界的精神中心。然而埃及這塊土地很奇妙,始終像一塊千層蛋糕,一口咬下去,你永遠不知道會嘗到什么歷史味道。就像哈利里,隨處可見印著法老圖騰的紙草畫、令人仿佛走進一千零一夜神話中的銅燈銅盤店,也有blingbling的性感肚皮舞服裝、穆斯林婦女的頭紗和長袍、大小不一的水煙管和煙膏、五花八門的香精店和好看不中用的香水瓶,即使它們可能來自中國的義烏小商品市場。
我一向?qū)徺I這類紀念品沒什么興趣,撥開烏泱泱的人群,在米諾斯迷宮般的小巷子里七拐八彎,為的是尋找一間名叫Fishawy的咖啡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埃及作家馬哈福茲常待在這里寫作,他的《開羅三部曲》便是以這兒的一個埃及中產(chǎn)商人家庭為背景。
我點了一支蘋果味的水煙、一杯加了薄荷葉和半杯糖的紅茶,坐下來,想象馬哈福茲書中描述的場景。他反叛傳統(tǒng)和風俗,讓被宗教束縛的人們在小說中追求自由、追隨美與信念,他甚至毫不留情地說,“這里雖有美景和古跡,但它只是世界的過去,人們對它的記憶早已埋進了法老的墳墓。”
安安靜靜的沉思無法持續(xù)太久,眼前穿梭不停的小販仿佛自帶固定劇本和角色,有的全身上下掛滿廉價首飾,有的戴滿整整一條手臂的手表、脖子上掛著10條圍巾,甚至有的直接披著一整張動物皮走過來,每個人都揣著自信滿滿的臉,賣著那些看起來永遠賣不出去的東西。拒絕了數(shù)十個聒噪的小販后,走過來一位沉默寡言的老婦人,揣著小小的工具盒,她是給人畫Henna的,一種在阿拉伯世界流行的神秘手繪。
“畫一個henna吧!你會獲得幸福。”
本以為是類似一次性文身的東西,事實上卻像給蛋糕做雕花,把像泥一樣的黑色顏料擠在手臂上,形成藤蔓交錯的圖案,皮膚上立刻隆起厚厚一層固體,涼絲絲的。婦人始終沉默不語,然后在大家的吞云吐霧中,像片黑云般飄走了,仿佛一位任性的占卜師。
走出咖啡館,剛才還燈火通明的小巷子一片漆黑,經(jīng)過“阿拉伯之春”后的種種變動,停電是家常便飯。拐過一條黑黝黝的馬路,又突然亮堂起來,周圍的埃及人拍手笑鬧,絲毫不受這些不便的影響。夜晚打著燈光的清真寺實在太迷人,如幻境般讓人忘掉身后那個世界,忘記了旅行結(jié)束后要去面對的一切麻煩。過去和現(xiàn)實在這里平行存在,時間是雙重流動的。
怪不得有句埃及古諺語說,喝過尼羅河水的人,一定會再回來。
薩拉丁城堡
Tips
1.在哈利里市場購物時盡量不要買珠寶,很有可能是假貨。本土產(chǎn)的香精香水或香料品質(zhì)不錯,紙草畫也可以適當購買來作紀念,但盡可能貨比三家。
2.伊斯蘭開羅老城區(qū)清真寺密集,游客入內(nèi)參觀時必須脫鞋,女性務必準備好頭巾,不能穿著太暴露,部分清真寺會給游客提供套頭長袍,可以適當給小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