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署剛
你們知道線粒體嗎?它是一種存在于大多數(shù)細胞中的由兩層膜包被的細胞器,非常微小,通常直徑只有0.5微米~1微米(1微米是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別看線粒體小,它的作用可大啦。它既是人和動物的能量工廠,又攜帶著遺傳基因。從小就立志要研究生物的張亞平院士從分子遺傳學入手,對簡單的線粒體進行比較和研究,解決了許多生物進化和遺傳方面的問題,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鴿子為什么能回家?
鴿子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即使你把它帶到很遙遠很陌生的地方,它也能飛回家。這是鴿子的生物本能。但它是怎么做到的?又是如何將這種能力傳給后代的呢?
張亞平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對這些問題產生了濃濃的興趣。因為他的家里就養(yǎng)了十幾只鴿子。
人一旦有了興趣就有了追尋答案的動力,愿意為了實現(xiàn)目標付出汗水和努力。張亞平就是這樣。他學習刻苦,涉獵廣泛,于1982年考取了上海復旦大學生物系,后來又在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進修,于1991年取得博士學位。
此后,他到美國進行博士后研究,回國后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狗的祖先和蝙蝠的視力
張亞平在大學學的就是生物學,后來又一直從事動物研究,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興趣。那么他研究的是什么呢?沒錯,就是線粒體中的遺傳基因,英文縮寫為mtDNA。
mtDNA向張亞平揭示了許多生物的秘密。譬如,他和瑞典科學家共同研究和對比了世界各地不同種類的狗的線粒體,發(fā)現(xiàn)它們的遺傳基因都來自相同的祖先,這個祖先生活在東亞。
也就是說,狗最早出現(xiàn)在亞洲東部,后來才分散到世界各地,進化成不同種類的。
再比如蝙蝠,大家都知道蝙蝠視力很差,眼睛幾乎完全退化,全憑從口腔發(fā)射出超聲波,再用耳朵收集回聲來定位??梢哉f在人們的觀念中,蝙蝠就是“瞎子”。
然而張亞平的研究表明,一些吃果實和花蕊汁液的果蝠其實視力很好,視覺很“發(fā)達”,即使是捕食昆蟲的蟲蝠在夜間也能看到東西——它們具有“暗視力”。
誰更像古代人
張亞平研究各種動物的遺傳基因,這其中當然也少不了高等動物——人類。那么通過對人類的mtDNA進行研究,張亞平教授得出了什么結論呢?
他發(fā)現(xiàn),中國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并不像人們原來認為的那樣,有著明顯的界限和區(qū)別。事實上,南方人和北方人的遺傳基因有很多相似之處,而且地理方位越接近,人種上的差異就越小。
他還發(fā)現(xiàn),南方人的遺傳基因更古老。也就是說,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像古代人。
張亞平教授熱愛運動,愛好登山。他把自己的科學研究比喻成攀登,每一項科研成果都如同他征服的山峰。
如今張亞平教授還在繼續(xù)著他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追尋生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