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昌 胥維祥(京杭運河江蘇省邵伯航道管理站,江蘇揚州225261)
?
京杭運河邵伯湖航道流速場測驗成果在汛期航行管控中的運用
徐建昌胥維祥
(京杭運河江蘇省邵伯航道管理站,江蘇揚州225261)
摘要:京杭運河邵伯湖區(qū)航道受淮河入江水道影響,汛期水情復雜,橫流較大,極易給航行船舶造成沉船死人等重大安全事故。通過對該段航道流速流量流向測量分析,研究橫向流速特點,提出汛期通航管控措施,減少汛期船舶航行安全事故發(fā)生。
關(guān)鍵詞:邵伯湖航道;橫向流速;流量;流速;管控
京杭運河邵伯湖區(qū)段航道自邵伯船閘下游引航道出口至瓦窯鋪,全長10.5公里,淮河入江水道穿湖而過,在梁家港處與運河航道匯合,后一路下行,分成六條歸江河道:運鹽河、金灣河、太平河、鳳凰河、新河、壁虎河流入長江,水情異常復雜。每年汛期都在航道內(nèi)產(chǎn)生很大的橫向流速,歷史上發(fā)生過多起沉船死人等重大惡性事故,是蘇北運河中對船舶航行影響較大的航段,被稱為“老虎口”“鬼見愁”航道。
當淮河出現(xiàn)較大洪水時,金灣閘、太平閘、萬福閘相繼開啟泄洪,受上述三閘控制的歸江行洪河道除運鹽河外均處于泄洪狀態(tài),其中萬福閘控制的鳳凰河、新河、壁虎河為泄洪的主要通道,占邵伯湖下泄洪水總量的78.5%左右。因而在湖區(qū)航道中下段產(chǎn)生較大的橫向流速,航經(jīng)此段的船舶如經(jīng)驗或動力不足,極易引發(fā)安全事故。
本文通過對該段航道歷次工程整治情況分析,并與揚州水文局多次合作開展流速場測驗的結(jié)果比較分析,結(jié)合橫向流速分布的特點,提出具體汛期航行管控措施,以期更好地為船舶安全航行推薦航路。
邵伯湖的歷史地位主要是由淮河決定的,直至今天,雖然建設(shè)了二河閘經(jīng)淮沭新河、蘇北灌溉總渠、洪澤湖入海水道等通道,但邵伯湖入江水道一直是淮河洪水下泄的主要通道,其承擔的分洪量仍在80%以上。因而對邵伯湖的整治工程大多始于興修水利。
第一次工程。1954年淮河特大洪水,引發(fā)了邵伯湖建國后的第一次工程整治。1955、1956年先后兩次組織鳳凰河、六閘的切灘工程和白馬湖格堤,其主要目的是擴大洪水下泄的過水斷面,增加泄洪流量,同時也局部改善了航道通航條件。
第二次工程。1958年京杭運河擴建工程施工,從今汪家窯口西側(cè)開一條新運河,直通今之六圩口。將汪家窯處河口開挖成┫三汊形,航道平面與湖水水流方向呈400交角(如圖所示)。在汛期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橫流。最初的設(shè)計方案有減緩邵伯湖橫向流速,改善邵伯湖航行條件的措施,后因三年自然災(zāi)害,僅對淤積土方進行了疏浚,而未能達到設(shè)計要求。
第三次工程。2004年壁虎河口段整治工程,作為京杭運河徐揚段續(xù)建二期工程的先導段,整治航道3.13公里。工程包括向東岸拓寬原有河道斷面90m,新建直立式護岸1734米、斜坡式護岸1494米,開挖水上土方94萬方,疏浚水下土方51萬方。整治后,壁虎河口段的航道尺度超過二級航道標準,航道線型順暢,通航水域開闊,岸坡穩(wěn)定。由于航道過水斷面增加了一倍,行洪通道拓寬近2倍,在每年汛期邵伯湖泄洪季節(jié)船舶的航行安全得到了改善。
在淮河入江水道行洪時,邵伯湖汪家窯段、梁家港段兩處就成為大運河航運的危險點,特別是汪家窯段壁虎河入口處。2015年7月,我們與揚州水文局水文水資源監(jiān)測中心多次組織開展了邵伯湖汪家窯段、梁家港段的流速場跟蹤定點測驗工作。
2.1測驗準備
2.1.1斷面設(shè)置
本次流速場測驗分梁家港和汪家窯兩個小組,同步進行測量。其中,梁家港段設(shè)3個斷面,分別為L11-L12(梁家港北斷面)、L21-L22(梁家港中斷面)、L31-L32(梁家港南斷面);汪家窯段設(shè)4個斷面,分別為W01-W02(鐵路橋北斷面)、W11-W12(鐵路橋南側(cè)斷面)、W21-W22(鐵路橋南中斷面)、W31-W32(汪家窯斷面)。
2.1.2測驗導航
本次測驗,梁家港段采用Leica GNSS單機導航、汪家窯采用Trimble Juno SB系列高級手持GPS結(jié)合地物導航。
2.1.3測驗船只
本次測驗,采用的測量船只為小型鐵質(zhì)掛槳機漁船。
2.1.4 ADCP安裝
測驗前,測量人員對ADCP進行了測試和校準。
根據(jù)聲學多普勒流量測驗規(guī)范(SL337-2006)要求,將ADCP支架伸出船舷約1.5m左右,以避免測量船只鐵磁性對AD?CP內(nèi)置羅經(jīng)影響,保證流向數(shù)據(jù)正確。
2.1.5測驗時間選擇
由于潮流在落極時較大,故選擇在低潮前1h開始測驗。
2.2測驗成果
2.2.1水位
7月29日,邵伯湖水位代表站(六閘(三)站)水位觀測成果見表1。
2.2.2流量
測驗期間,邵伯湖各斷面實測流量分別為:梁家港3300 m3/s,鐵路橋北1450 m3/s,鐵路橋南923 m3/s,汪家窯905 m3/s。
2.2.3流速
測驗期間,各斷面流速、最大流速分別為:梁家港北斷面0.55 m/s、1.100 m/s;梁家港中斷面0.64 m/s、1.267 m/s;梁家港南斷面0.60 m/s、1.027 m/s;鐵路橋北斷面0.76 m/s、1.421 m/ s;鐵路橋中斷面0.84 m/s、1.393 m/s;鐵路橋南斷面0.84 m/s、1.334 m/s;汪家窯斷面0.59 m/s、1.397 m/s。
需要說明的是,單單的流速數(shù)據(jù)與橫向流毫無關(guān)系,真正的橫向流是流速在垂直于航道中心線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以汪家窯的流速數(shù)據(jù)計算,其最大橫向偏流為0.87m/s,本次測驗實得最大橫向偏流平均為0.60m/s左右。
2.2.3.1梁家港
梁家港北、中、南斷面流速分布情況見圖1(圖中流速=長度*100)。從圖中可知,在邵伯船閘下游引航道口門處流速較小,大致呈漩渦狀;其他部分流速正常。由于本次測驗時總流量較小,金灣閘、太平閘未開閘泄洪,L31-L32斷面右側(cè)(東部)流向明顯偏向主流方向,即向西南偏向京杭運河主航道方向。
圖1 邵伯湖梁家港各斷面流速分布示意圖
2.2.3.2鐵路橋
2.2.3.2.1鐵路橋北斷面
鐵路橋北斷面流速分布情況見圖2(圖中流速=長度*20)。從圖中可知,西側(cè)(京杭運河方向)為主流,流速矢量明顯高于東側(cè)(新河方向)。
圖2 鐵路橋北斷面流速分布示意圖
2.2.3.2.2鐵路橋南側(cè)斷面
鐵路橋南斷面流速分布情況見圖3(圖中流速=長度*20)。從圖中可知,其主流偏向西側(cè),與京杭運河深槽相一致。
2.2.3.2.3鐵路橋南中斷面
鐵路橋南中斷面流速分布情況見圖4(圖中流速=長度* 20)。從圖中可知,其主流偏向西側(cè),與京杭運河深槽相一致(與鐵路橋南側(cè)斷面相似)。
圖3 鐵路橋南側(cè)斷面流速分布示意圖
圖4 鐵路橋南中斷面流速分布示意圖
2.2.3.3汪家窯斷面
汪家窯斷面是京杭運河最著名的險段,測驗期間,其流速分布情況見圖5(圖中流速=長度*20)。從圖中可知,其西側(cè)流速較小,有倒流,存在漩渦,其分水較?。ò匆酝鶞y量資料估計,不超過50m3/s);其東側(cè)為主流,2/3以上流矢線偏向東南方向,九成以上的流量進入壁虎河。
表1 邵伯湖六閘(三)站水位觀測成果表
圖5 汪家窯斷面流速分布示意圖
邵伯湖流速場測量數(shù)據(jù)為此次測量的全部整編資料,包括斷面、水位、流量和流速場摘錄資料。其中,流速場摘錄資料分梁家港、汪家窯兩個工作表,表中的放大倍數(shù)選定后,可自動生成符合CAD批量畫矢量圖的坐標系列(點1-點2-點2-點1),經(jīng)簡單轉(zhuǎn)換后,可生成連續(xù)的坐標點,從而完成流速矢量圖的繪制。
由上述資料,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
梁家港處,即邵伯湖入江水道進入京杭運河的起點,流量最大,而流速在本次測驗中并不是最大,這與我們之前的觀測數(shù)據(jù)和分析不謀而合。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①2013年實施的蘇皖治淮切灘工程將梁家港入口擴大了近2倍,其過水斷面(1200m)已遠遠超過下游鐵路橋處(470-480m)和壁虎河處(275m)的斷面;②梁家港處入口中心線與京杭運河行洪通道成300斜交,而我們布置的測驗斷面則與運河中心線基本垂直。③近幾年,揚州市交通運輸發(fā)展,本段入江水道上興建了三座橋梁(揚溧高速公路橋、寧啟復線2座),正在建設(shè)中的連淮揚鎮(zhèn)高鐵也從此處通過,水中增加了影響過水的大型橋墩12個,其阻水和壅水作用非常明顯。
梁家港泄洪流量在3500m3/s時,其最大流速為1.267m/s,鐵路橋處為1.421 m/s,壁虎河口處1.397 m/s。在鐵路橋上下游200M范圍內(nèi),流速取得最大,但因其流向與主航道方向一致,只會改變船舶航行速度和操縱性能,一般不會迫使船舶偏離航線。而壁虎河口因其與運河航道成300左右的斜角,泄洪時產(chǎn)生橫向流速,極易將船舶吸入壁虎河口。
2006年壁虎河口段整治工程交工以后,近幾年利用ADCP等技術(shù)對該處航道水文數(shù)據(jù)進行定期監(jiān)測,其泄洪期變化主要有以下幾點:①京杭運河與壁虎河的分流比,由工程前的23.7%變化為26.2%,增大2.5個百分點,其余幾條歸江通道分流略有減??;②壁虎河口附近航道軸線與水流的夾角由工程前的40°左右調(diào)整為32°,在同樣流量時,橫向流速有所減小。
該段航道的橫向流速雖然有所減小,但流速減小的幅度還沒有達到預(yù)計效果。當邵伯湖泄洪流量在5000m3/s左右時,橫向流速在0.7-1.0m/s之間;當流量在6000-7000m3/s,其橫向流速可達0.8-1.2m/s,對船舶的安全航行還是造成嚴重的安全影響。
根據(jù)歷年邵伯湖泄洪期間水情特點和各類船舶的操縱性能,結(jié)合《邵伯湖航段汛期水上交通管制聯(lián)動方案》和筆者多年航道管理的經(jīng)驗,現(xiàn)提出如下管控措施:
當三河閘開始開閘放流,汪家窯流速在0.7 m/s以下時,由施橋和邵伯船閘分別在上下游遠方調(diào)度站發(fā)放“汛期邵伯湖安全航行須知”,必須由船長閱讀后再簽字確認,做好記錄。通過湖區(qū)航道的船舶要開通通信設(shè)備,加強值守,保持AIS、甚高頻、喇叭處于開啟可用狀態(tài),船長、輪機長必須親自上崗當班。
當汪家窯橫向流速為0.7-1.0 m/s時,對通航安全構(gòu)成輕微影響時,應(yīng)在施橋船閘、邵伯船閘遠方調(diào)度站發(fā)布公告,通知船舶經(jīng)過邵伯湖航段時沿主航道,貼右岸航行。海事、航道部門應(yīng)加大現(xiàn)場巡航頻次,梁家港、汪家窯處橫流標發(fā)光。
當汪家窯橫向流達1.0 -1.8m/s,對通航安全構(gòu)成一般影響時,應(yīng)立即發(fā)布“航行通告”,設(shè)立邵伯湖航段水上交通管制區(qū),參加管制人員24h值守,組織船舶按序沿右岸通過,禁止追越、齊頭并進。并控制航速,避開回流,儲備足夠的馬力用于險段通過。各管控點現(xiàn)場通知船舶根據(jù)流速情況,與前船保持足夠安全距離,防止前船失控后,后船無法控制。上行船隊通過汪家窯口門險段后,盡可能沿東岸航行,應(yīng)主動避讓下行船。組織大馬力拖輪和打撈船進場待命。
當汪家窯橫向流速達1.8 -2.2m/s,對通航安全構(gòu)成較重影響時,管制區(qū)實行單向通行,夜間(18:00-6:00)禁止一切船舶盲目通過管制區(qū)。機動船沿右岸按指令順序通過,重載船隊至少配2艘大馬力拖輪,空載船隊至少配一艘大馬力拖輪護航通過。
當汪家窯橫向流速≥2.2m/s,對通航安全構(gòu)成嚴重影響時,邵伯湖管制區(qū)實行斷航,禁止一切船舶通過。凡裝運電廠用煤、防汛重點物資或單船馬力500匹以上的船舶(隊),經(jīng)領(lǐng)導小組同意后,可以通過該航段。為確保安全,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①天氣條件和能見度良好。②上行船舶(隊)每馬力拖帶(頂推)駁船載貨量不超過1.2噸;下行船舶(隊)拖帶(頂推)駁船載貨量每馬力不超過2.5噸。③動力不足時,應(yīng)加配護航拖輪。
劃定長江、揚州城區(qū)、邵伯船閘上游和高郵控制點各類船舶停泊區(qū),海事、船閘和航道部門按《聯(lián)動方案》要求加強停泊區(qū)秩序管理。鼓勵船舶上游段從寶應(yīng)、高郵運東和鹽邵船閘,下游長江來船從泰州、口岸、引江河和芒稻船閘繞行。
寧啟鐵路復線橋兩橋中心距僅25米,通航孔處系航道深槽,流速較大,加之橋梁主橋墩在整治后位于整個行洪通道的中間部位,對舶舶的安全航行構(gòu)成威脅,因而船舶在通過鐵路橋時,應(yīng)提前擺正船位,加大馬力,緊貼西側(cè)主橋墩航行,以策安全。
參考文獻:
[1]束方昆.江蘇航運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2]徐從法.京杭大運河史略[M].揚州:廣陵書社,2013
中圖分類號:U6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6)02-0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