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早春三月,好多花兒競相綻放。迎春花兒開得最早,但零零落落,不成氣候,黃得有些沉悶;櫻花和廣玉蘭開了,漂亮,但似乎受南北方的地域牽制,沒有普遍種植,規(guī)模賞花亦不容易。再則櫻花花期短,沒過幾日便會凋零,人只能從照片中品味那永恒的美麗;廣玉蘭在城市街邊或小區(qū)的花壇里種植得蠻多,可惜太過洋氣,脫不盡人工培栽的古板。
只有油菜花,在此期間吸足養(yǎng)分,三月的江南,一陣霧氣一陣細雨一陣陽光,油菜花兒便鮮艷而璀璨起來,成為這個季節(jié)最喧鬧最讓人掛念的花種之一。
十字花科的花兒談不上美麗,油菜花亦是,我見過鄉(xiāng)村路邊一棵兩棵的油菜花隨意地生長,單株單朵杵那兒,花色簡單毫不誘人。只有在人類刻意安排下,成千上萬棵規(guī)規(guī)整整簇擁成田,那不一樣,讓人產(chǎn)生了視覺上的震撼。如同一兩根手指伸直會顯得孤零單薄,攢成拳頭,即成一股力量。桐浦鄉(xiāng)的油菜花田,已經(jīng)排列成花的海洋了,恣意蔓延在廣袤田野,帶著江南的韻味?;ǘ湟徊缃又徊纾掷m(xù)燦爛,染黃游客的眼目和笑靨,花色才逐漸地暗淡下來。
人若立于花叢中央,不用擺什么姿勢或角度,依然可襯托出自然美的意境。一些帶著傻瓜數(shù)碼相機的不是攝影師的攝影師,包括我,很是隨意竟能倒騰出幾張自認滿意的作品來,那是純樸和自然的。
鏡頭里面,人與花兒相擁,構(gòu)圖三分之一的天蔚藍,三分之二的地鮮亮明黃。印象里呀,很少有花兒能做到如此融洽貼切地與人包容一起,油菜花仿佛與人相融將人包裹起來了,又特別鮮明地凸顯出人物形象。那個背景干凈明媚,不摻雜什么,只是一片純純的無邊的黃。人其美丑?在此毫不重要,因為整個構(gòu)圖非常唯美,色彩對比強烈,映襯出的人物當然亦很自然。
相比其他地方的油菜花田,我雖未親臨目睹,但從網(wǎng)上可以看到一些照片,各有千秋。青海的油菜花盛開在雪山之下,天田銜接,一望無際,如鋪了一層金黃色的毛毯,黃花在云朵映襯下仿若織錦;貴州和云南的油菜花綿延在山崗上,高處遠眺,成階梯的花田隨山勢層層疊疊,若線條若流水,界限分明,組合成無數(shù)幾何圖案;陜西的油菜花田,規(guī)則與不規(guī)則間相拼互嵌,與農(nóng)居、樹林、山巒相映成趣;江蘇的油菜花田被小河分割成塊狀的黃色小嶼,小舟蕩漾于水巷,一派水鄉(xiāng)風光。我想,很少有花兒做到東西南北地域都適宜種植,只有油菜花不嬌氣,給它一片土壤即能汲取營養(yǎng)茁壯成長起來。
設想一下經(jīng)典的油菜花田畫面,無外乎以下幾種:畫面一,孩子手牽絲線,牽連翱翔藍天的風箏,在明黃色的花海里,微蹙頭,緩跑步;畫面二,姑娘亭立于花叢間,臉上流露俏皮表情,對著相機鏡頭露出燦爛的笑容;畫面三,牧童穩(wěn)坐牛背,頭戴草帽,手揚細鞭,在花田中徜徉;畫面四,農(nóng)夫晚耕暮歸,肩扛鋤把,于花田間笑迎著夕陽。
三月江南,油菜花黃,淳樸的,野野的,吸引住城市人的目光。
(選自《散文百家》,有刪改)
【賞析】
文章首先運用襯托手法,以迎春花、櫻花、廣玉蘭反襯油菜花的“鮮艷而璀璨”“最喧鬧最讓人掛念”,當人融于油菜花海中就是一幅唯美的構(gòu)圖。文章在寫了桐浦的油菜花田之后,還用青海等地的油菜花來烘托,以說明油菜花“不嬌氣”的特性。文章還展開想象虛筆描寫,描繪了四個經(jīng)典的油菜花田畫面,猶如四個特寫電影鏡頭,四幅山水人物畫,四首寫景小詩,美輪美奐。油菜花“淳樸的,野野的”自然美,吸引了作者,吸引了“城市人的目光”,也吸引了所有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