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動漫產業(yè)是一項比較綜合的藝術形式,集合了藝術、技術、文化、攝影、出版社等多種領域,深受大眾的喜愛,特別是青年人的歡迎。而對于大多的中國孩子來說,他們所認識的動漫更多的是日本動漫、歐美動漫,而對于我們中國的原創(chuàng)動漫并不是那么的喜歡,這就需要我們一代代的動漫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研究與思考。
【關鍵詞】中國原創(chuàng)動漫;動漫教學;創(chuàng)新;動漫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99-02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與縮寫,該詞的出現(xiàn)和推廣,源于1994年銀川美術出版社的動漫雜志《畫書大王》和1998年的動漫資訊雜志《動漫時代》。從此“動漫”一詞才得以出現(xiàn)并慢慢的深入人心,成為全中國動漫迷常用的詞匯和動畫與漫畫的總稱。
中國動畫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1926年攝制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這部時間長度僅為3分鐘的無聲動畫,成為中國動畫史上的一次偉大豐碑。1941年,萬氏兄弟創(chuàng)作了中國動畫史上的第一部長片《鐵扇公主》。雖然這部動畫也是只有9分鐘的黑白動畫,但這個成績足夠可以讓當時的中國動畫揚眉吐氣了,因為在那個時代的日本動畫也達不到這樣的水平。1942年,《鐵扇公主》發(fā)行到東南亞和日本地區(qū),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1961年萬籟鳴任導演,嚴定憲任美術設計的大型彩色動畫片《大鬧天宮》騰空出世,至今都是中國動畫史上的豐碑,該片獲得了十幾項國際動畫大獎。五十多年過去了,《大鬧天宮》的這個成績在后來的中國動畫作品至今仍然無法超越。
中國的漫畫也可以稱之為“諷刺幽默類漫畫”,因為中國的漫畫從產生、發(fā)展到成熟、壯大,都緊貼著中國的時事政治和社會狀況,緊扣現(xiàn)實的諷刺和批判觀點。諷刺幽默類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常采用夸張、比喻、象征等手法,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具有較強的社會性,也有純?yōu)閵蕵返淖髌?,有較強娛樂性。
豐子愷的漫畫就可以成為諷刺幽默類漫畫的代表,他取材多是人世間的辛酸事,為勞苦大眾打抱不平,流露對人世關愛的同情心,溫厚雋永,十分耐人尋味。
綜上所述,中國的動漫和日本的動漫是有著本質的不同。日本的動漫是以手冢治蟲于1947年出版的漫畫《新寶島》為模板的故事類漫畫。所謂故事類漫畫就是把電影的拍攝視角融入到漫畫的創(chuàng)作中去,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效果。日本動漫非常重視劇本,劇情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動漫作品的成敗,重故事也是日本動漫的特點。這些和中國動漫都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我們必須找到中國動漫的關鍵癥結問題,才能減少日本動漫給中國人帶來的某些負面影響,才有機會讓中國動漫重新崛起。
我認真研究并分析過中國原創(chuàng)動漫存在的問題,希望在中國動漫的教學中給大家一些啟示與參考:
一、動漫是給小孩子看的
在中國人的想法中,動漫作品始終認為是給小孩子看的,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qū)。日本動漫在年齡上的劃分是:兒童漫畫,少年漫畫,少男漫畫,少女漫畫,青年漫畫,女性漫畫,成人漫畫,老年漫畫等等。日本動漫最多關注的年齡段是:少年漫畫。在日本,少年漫畫理論上其實是給8-12歲的孩子看的,比如代表作品:《火影忍者》《海賊王》《死神》等等,在中國,很多12-40歲的人都是這些動漫的忠實讀者。
中國的動漫多數(shù)是給7歲以下小孩子看的,是孩子上學前的預習,中間有很多說教的成分,當然吸引不了青年人。你會發(fā)現(xiàn),日本大部分受歡迎的動漫作品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人性的思考之類的話題。在動漫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講的只是簡單的技術問題,沒有深入的研究動漫作品的深刻內含和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我認為動漫作品的靈魂是劇情,角色設計也只能排在第二位,動漫作品如果沒有好的劇情,是沒有辦法吸引讀者的。所以動漫的教學一定要重視動漫作品的深刻內涵,這樣的原創(chuàng)動漫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才會有生命力。
二、動漫及衍生產品的消費主體分析不準確
動漫的衍生產品很多,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這些衍生產品的消費主力軍不是小孩子,而是12-30歲的年輕人。例如:圣衣神話一套模型手辦大約是90個動漫人物,平均一個的價格在人民幣400元左右,這顯然不是一個孩子能承受的。這些以動漫、游戲為主概念的衍生品,在游戲周圍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yè)鏈。所以在動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迎合青年人的口味,一定要知道他們喜歡動漫中有什么樣的故事,什么樣的角色,什么樣的服飾,什么樣的衣著打扮等等。一部動漫作品不迎合市場,那其結果也必然被市場所拋棄。中國原創(chuàng)動漫的教學也時刻要緊跟市場和時代的腳步。
三、動漫創(chuàng)意思維僵化,故步自封
中國的動漫作品內容陳舊,鮮有創(chuàng)新。從《大鬧天宮》到《西游記》,從《哪吒鬧?!返健赌倪競髌妗?,中國的動漫作品大多無法擺脫名著的魔咒。總把名著反復的修改,結果浪費時間又故步自封,要敢于大膽創(chuàng)新。電視中經常播出的動畫片基本上就是:《葫蘆娃斗妖怪》、《琴島和海爾》、《藍貓3000問》、《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等,這些作品基本上適合的是8歲以下的兒童,要知道在日本12歲孩子看的動畫片基本上就已經涉及到人性的話題了,這樣的動漫作品還是太膚淺了,根本不適合現(xiàn)在的動漫市場。這就需要我們的動漫教學要與時俱進,經常傳授一些“頭腦風暴”式的教學,思想一定要活躍,思維要放得開,在動漫的創(chuàng)作上不要放不開手腳,緊跟時代的步伐。也希望政府在動漫的劇情設計上給予一些寬松的條件,要給動漫合理想象的空間,不要約束的太死板,要適當?shù)倪M行調整,適應全球動漫的大形勢。
中國并不缺少敢于想象的人才,問題是傳統(tǒng)觀念太過于保守,思想受到很大的局限。加上國內對動畫作品的“保護政策”,即一日之內的播放時間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導致許多劣質動漫作品的出現(xiàn)。我們要深入思考這些問題,適當?shù)恼{整那些過時的守舊的觀念,但是也要注意對尺度的把握。因為日本動漫的暴力,色情,打斗方面的情節(jié)確實會給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年人以誤導,會讓他們認為只有暴力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告誡學生,暴力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動漫中的暴力情節(jié)只是表面現(xiàn)象,那顆飽受摧殘的心靈才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在動漫的教學中,教師也要經常向學生傳授市場營銷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就充分掌握動漫行業(yè)的動向,今后更好的融入行業(yè)之中。
通過一部優(yōu)秀動漫作品可以體現(xiàn)出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所擁有的氣質和民族精神。但是這些精神并不總是顯而易見的,而是需要我們的認真的思考和領悟。中國動漫的教學與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更需要一代代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深入淺出的教學與引導,這樣中國的原創(chuàng)動漫才會有希望,我們期待那一天。
參考文獻:
[1]約翰哈拉斯.動畫時間的掌握[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2002.
[2]孫立軍,董立榮.動畫創(chuàng)作技法[M].長春:海洋出版社,2004.
[3]賈否,孫鴻妍.動畫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2011.
[4]愛德華??怂?歐洲漫畫史:1848-1900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貢布里希.藝術發(fā)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
[6]手冢治蟲.我的漫畫人生[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
[7]麥克勞德.制造漫畫[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8]吳冠英著.動畫美術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張生博(1982-),男,遼寧師范大學影視藝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動漫教學,個人作品獲省級以上動漫大賽獎項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