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耀福
禪宗一花開五葉,三葉在宜春,宜舂有禪都之稱。明月山溈仰宗為其中一葉?;奂哦U師在仰山創(chuàng)建棲隱寺,迄今已1160多年。北宋黃庭堅一首《送密老住五峰山》:“我穿高安過萍鄉(xiāng),七十二渡繞羊腸。水邊林下逢納子,南北東西古道場?!泵枥L了古代宜春梵天佛國的一派禪境。
宜春種茶歷史同樣悠久。唐代的界橋茶、宋代的袁州金片在當時就很有名。
陸羽《茶經(jīng)》記載:“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將袁州(宜春古稱)列入江南重要茶區(qū)之一。五代毛文錫《茶譜》贊宜春茶:“袁界橋,其名甚著”。蘇軾留下“黃檗春芽大麥粗,傾山倒谷采無余”的佳句,對宜春茶贊美有加。如今,宜春茶家在禪都種“禪茶”,我能不去嗎?
乙未秋,我如愿去了一次宜春明月山。
明月山地處湘贛邊界羅霄山脈北段,由太平山、玉京山、老山、仰山等十幾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組成。因主峰山勢呈半圓形,似半輪明月,故名。明月山植被茂盛,空氣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七萬多個,堪稱“天然氧吧”。竹海、松濤、飛瀑、溫泉……原始風貌保護得很好。我行走在3000多米長的青云棧道上,洗心洗肺,如入人間仙境。
未見茶園,我忍不住問當?shù)嘏笥眩骸安皇钦f有人在這里種茶嗎?”朋友笑道:“別急,明天你就能看到。”第二天,我果然看見了滿山茶樹,那是在仰山棲隱禪寺。
仰山棲隱寺,始建于唐代會昌年間(841—843年)。其時,高僧慧寂為避社會動蕩和戰(zhàn)亂,從湖南溈山來此隱居,在仰山大行禪法,領(lǐng)眾修行,盛極一時,并遠播高麗、日本,傲立佛門,名威四海,成為一大禪林。唐宣宗表彰其教化功德,親筆題賜“棲隱寺”。
千百年來,仰山棲隱禪寺與它所在的這片土地一樣,歷經(jīng)磨難。元大德七年冬(1304年初)禪寺毀于火災(zāi),八年后在原址重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又毀于火災(zāi),后再重建。上世紀60年代,古寺全被焚毀,僅剩寺前兩棵當年慧寂禪師親手所植的銀杏樹,本世紀初又重建。
屢毀屢建,2006年古寺又在原址矗立,背靠明月山,寺前一片開闊。風水名勝之地,再次成為僧家追求清凈、隱居修禪的好處所。
禪寺屋檐高低參差,廊墻進退有序,院落分合自如,界面實虛結(jié)合。我在青瓦黃墻間行走,一邊是錯落有致的佛家建筑,另一邊卻看見了滿山茶園。
當?shù)嘏笥迅嬖V我,2006年春,一位老禪師登仰山考察,發(fā)現(xiàn)山里有古茶樹,欣喜之余,萌生傳承仰山名茶的心愿,并把禪茶古法傳授當?shù)夭枞?,希望能繼承弘揚仰山禪茶文化。第二年,宜春茶人就在此建立禪茶基地。不施化肥,不打農(nóng)藥,干凈,保持原生態(tài)茶的品質(zhì),是仰山茶的最大特點。
我見有一僧人走來,便與他對話。僧人說他不管人,不管物,不管錢,唯知修行。得知我到這里來問禪茶,他一一向我介紹,與朋友說的大抵相仿。他說這些茶是后種的,取名“金片”。原本的野茶樹都在深山里。
我與僧人說話時,同行的殷慧芬抓拍了這一瞬間。很奇陘,頭頂上有幾道光。我想這光是否佛光,來自天上?尋茶、問茶、寫茶,傳播茶文化,冥冥之中我似乎有一種使命?
茶山圍擁禪寺,茶香蘊含禪味,禪中有茶,茶中有禪,大自然的山泉丘壑與寺院青瓦黃墻化為一體,這特定的風景加上日光月影、風聲雨聲、朝鐘暮鼓、香火飄裊,讓我對茶禪一家有了更形象更生動的體驗。
離開寺廟后,我一路去茶山,溪流淙淙,野花遍地。入口處,有石碑書刻“仰山禪茶”,再往里,果然見得一棵棵一人多高的野茶樹。
山好水好,焉能沒有名茶?仰山棲隱寺邊的南若古村是仰山禪茶的又一基地。南若本是佛教名詞阿蘭若的簡稱,原意是森林,引申可理解為“寂靜處”。南若村位于群山峻嶺間,有800多年歷史,僅l7戶人家,80多名村民,正是森林中的寂靜處。村邊千年古道,有一雌一雄兩棵1600多年古銀杏樹,敘說著南若村的悠遠。
大片茶園在村后小山坡,花香鳥語,林竹繁茂。茶樹的種植不太有規(guī)則,也許這就是當?shù)嘏笥颜f的禪茶“粗放式”傳統(tǒng)種植方式。茶樹每天在山里含云納霧,受溪水滋潤,林木蔽蔭,純天然,無污染。這里質(zhì)樸與純凈,頃刻間讓我們心中塵埃全無,如入禪境。
禪茶有清氣,無煙火味。宜春有廣告語:“一個叫春的城市?!蹦男┪锸陆写??滿山遍野的茶樹爆新芽了,是否也是“叫春”?真想在南若這個寂靜處看看茶樹“叫春”的境象。
原本的“寂靜處”南若,現(xiàn)今也被作為旅游景點,大紅燈籠高高掛,“農(nóng)家樂”的小飯店四處見,連馬路邊也畫停車位,據(jù)說游客多時車都停滿。“寂靜處”似不再寂靜。我杞人憂天,又在擔憂是否會開發(fā)過度?
當夜,我睡不著,抓了一撮仰山禪茶泡了一杯。這茶嫩芽卷曲,糯香撲鼻。啜之清且苦冽,圓融生津。禪宗一花五葉,這一葉清且苦冽,莫非為禪家真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