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敏
徐俊是一個熱愛教育事業(yè)的有為青年。當今社會里, 在有些人比較浮躁的情況下,這樣的青年屬于難得。
十年前,他“揣著抑制不住的教育夢想和激情”從農(nóng)村步入小學語文教學的殿堂,開始他的人生苦旅。
他喜歡課堂,熱愛孩子。他將半百平米的課堂看作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田園,他把學生視為抽穗拔節(jié)的禾苗。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十年如一日,風里來,雨里去,沒有白天,少了黑夜,辛勤耕耘,喜于收獲。他把人生最為寶貴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小學教育,奉獻給了語文教學,奉獻給了學生和孩子。
十年,對于人生而言,不能說長,也不可謂短。二三十歲,正是人生旅程中最為燦爛之精華。這十年里頭,他默默無聞,苦苦求索,勇于實踐,樂于奉獻。徐俊是一個有志向的青年,也是年輕教師的榜樣。
我識徐俊,并結下師徒之誼,純屬偶然。
三年前的一個陰霾雨天,我應“張化萬浙派名師培養(yǎng)工作站”邀請,去杭州為工作站的青年教師授課。接待我的以及此次活動的主持人正是徐俊老師。
他,個頭不高,敦實憨厚,謙恭有度,談鋒甚健。言談間,不難發(fā)現(xiàn),他有著與其年齡不甚相稱之睿智與淡定。他主張鮮明,舉例生動,言語得體,收放自如。特別是他總結此次活動的那一番話,更是言簡意賅,一語中的。教室里,笑聲不絕,氣氛濃濃。足見他的語文學養(yǎng)甚為豐厚,調控能
力十分出色,是不可多得的語文教師。
首次接觸,他給我留下頗為深刻的印象。我記住了“徐俊”這個后生的名字。
以后的日子里,我們頻繁接觸。他聽過我多次講座,我看了他不少教學。我還在多本雜志上,拜讀了他的隨筆、訪談、雜記以及課堂實錄。我們經(jīng)常通電話,對一些問題探討交流。一來二去,我們還真的成了莫逆之“忘年交”了。
去年,我身體欠佳,他獲悉以后,專程從溫州驅車趕到上海探望我,讓我感動不已。
記得這一天,愛人與孩子均不在家,僅我一人。我們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從家庭瑣事談到學校管理,從育人目標說到課堂教學,從教學流派講到上課風格……我們暢所欲言,甚為愜意。通過深入交談,我對他的了解更為具體,認識更趨全面。
這天,我們談興正濃,談著談著,竟然忘卻用餐。我提議到樓下食府小酌,他卻不依。他以為,既破費,又耗時,還是在家里隨意吃一點。
這回倒變成“主隨客便”。我煮了兩碗湯面,外加兩個雞蛋,我們分坐兩邊,邊食面邊神聊。倒也十分愜意與難忘。通過這一次交談,我對這位青年刮目相看。
之后,我從他的同事處得知,他經(jīng)常向人提起這次見面。還時時向人介紹在我家吃的“陽春面”滋味不錯。“君子之交淡于水?!笨磥恚瑢τ谘芯繉W問者而言,精神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
徐俊是個好做學問的讀書人。
他酷愛讀書。據(jù)他介紹,他的愛妻也是小學教師,可謂志同道合。一家三口,經(jīng)濟上不能說拮據(jù)吧,也說不上富裕到哪里。然而,他把收入的相當一部分用作購買書籍。他迷于讀書,樂于寫作?!袄K鋸木斷,滴水石穿?!弊x書,成為他的第一需要;讀書,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他把棲居陋室取名“棲心齋”,可見匠心。
他善于學習。凡是有學習機會,絕不放棄?;蚵犝n、觀摩,或研究、討論,很是活躍。他在浙派名師張化萬、王崧舟門下研修,他拜大家靳家彥為師,他請名師于永正輔導,他還登門求教錢正權等專家學者。他從各位前輩身上汲取養(yǎng)料,滋養(yǎng)自己。
徐俊是個學者型教師。他對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情有獨鐘,他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亦頗具見地。
比如,“什么叫名師?”“怎樣向名師學習?”對此,他有一段很好的告白:“名師是千錘百煉出來的。”“學習名師,主要不是學習他們教學技巧的嫻熟,而是要學習源于他們對于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和不懈努力,要學習源于他們對教育的癡迷和對兒童的關愛。 正如齊白石所言:像我者死,學我者生。”
又如,如何看待當前的各種教學流派、教學風格,他也有著不一樣的主張:“各種教學風格與語文的根本目標是不矛盾的。它們都是在達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的個性表現(xiàn)?!薄啊f變不離其宗。語文,應該姓‘語名‘文;我們要推崇本色語文,課堂上,要練‘語習‘文。課堂教學要返璞歸真,教學要平平淡淡,扎扎實實,輕輕松松?!?/p>
這些觀點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必須經(jīng)過長期積累,反復琢磨,不斷提煉。從這個意義上說,徐俊是一個日臻成熟的青年教師。
“十年磨一劍?!闭缧炜〉奶幣鳌妒辍罚撬昀锩鞒鰜淼慕?jīng)驗與總結。我相信,它必定會受到眾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歡迎。我更相信,徐俊要走的路還長,他還要探索,他還會提高,他還會寫出《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
我們期待著。
2008年教師節(jié)
(作者系全國著名特級教師)
責任編輯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