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家庭還是個人

2016-03-11 11:50:30仲夏輝
2016年3期
關鍵詞:課稅納稅申報

作者簡介:仲夏輝(1994-),女,漢族,山東省泰安市,碩士研究生,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公共經濟。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個人所得稅正逐漸成為我國的主體稅種之一。個人所得稅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個人所得稅的各項改革進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納稅單位的選擇是個人所得稅稅制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即究竟應該以家庭為納稅單位還是以個人為納稅單位,這一問題關系到個人所得稅的公平和效率,也關系到社會的公平和穩(wěn)定。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單位有兩種類型:個人制和家庭制。所謂個人制,就是以獨立的個人為個人所得稅的申報納稅單位,在申報納稅時,僅就個人的所得征稅,而不用考慮其他家庭成員的收入情況。而家庭制是以家庭生活單位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單位,要求對家庭全部所得進行綜合申報納稅。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兼顧了家庭成員收支構成及負擔情況。如果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就意味著在計算個人所得稅適應以家庭成員的收入和合并計稅,同時確定應納稅額、適用稅率和稅收優(yōu)惠等。長期以來,我國個人所得稅都是以個人收入做為基本納稅單位的,然而由于納稅單位不同,稅負會有很大差別,所以納稅單位的選擇問題也是個人所得稅中一個重要問題,因此,國內外學者對納稅單位的選擇問題的爭論經久不衰。

一、國內外納稅單位選擇問題的爭論

1、國外研究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單位優(yōu)化問題是在1920年由英國皇家所得稅委員會最先提出。他們認為,以個人為納稅單位符合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而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可能導致較高的累進稅率和對已婚婦女的歧視,破壞了婚姻中性原則。傳統(tǒng)觀點認為,在累進稅制下,以個人為納稅單位比以家庭為納稅單位更具效率。反彈性法則要求彈性越大,適用稅率越低。由于家中輔助勞動者(已婚婦女)的勞動供給彈性比主要勞動者(丈夫)的勞動供給彈性大,從效率的角度,應該對妻子征收較低的稅。但如果以家庭為納稅單位,需要對家庭中所有勞動者的收入加總計稅,夫妻雙方的邊際稅率是相同的,因此在這方面以家庭為納稅單位是無效率的。

Piggott和Whalley(1996)反駁了這一觀點。他們認為納稅單位的最優(yōu)選擇不僅要考慮勞動供給彈性方面的問題,還應考慮其對家庭產生的“扭曲”。如果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需要考慮家庭成員的收支情況,這樣會驅使家庭成員對自己的生產活動作出新的調整,以達到少納稅的目的。這種“扭曲”可能對家庭福利產生有利影響。他們以1974年澳大利亞的數據為基礎建立模型,得出了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可以提高家庭平均福利的結論。

個人制與家庭制平分秋色,難以定論。到底選擇何者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單位難以定論。國際上采用兩種納稅單位的國家各占半壁江山。Howell H.Zee(2005)指出在過去的十年,發(fā)達國家傾向于采用個人作為納稅單位。美國國會的國會預算辦公室(1997)也指出,在過去的二十年里,10個歐盟成員國對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方式進行了改革,從對已婚夫妻聯(lián)合申報轉向已婚單獨申報。

目前,以個人為個人所得稅納稅單位的國家有中國、英國、日本、加拿大、芬蘭、丹麥等,以家庭為納稅單位的國家主要有美國、法國、西班牙等。

2、國內研究

我國個人所得稅納稅單位的選擇問題,國內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通常,支持以個人為納稅單位和支持以家庭為納稅單位的兩種呼聲此消彼長。

(1)堅持以個人為納稅單位的學者的觀點

我國現(xiàn)行的個人所得稅制就是以個人為納稅單位的,許多學者堅持認為以個人為納稅單位更有國民經濟的發(fā)展,他們一般持有以下理由。

首先,我國目前缺乏以家庭為納稅單位的個人所得稅的實施基礎。

崔志坤(2010)認為,以家庭為納稅單位進行綜合申報在當前還不完全具備實施條件,可操作性較低。賈康(2011)年指出,為什么我國現(xiàn)行的個稅制度不以家庭為納稅單位主要是出于管理上的考慮。原因有三:一是稅務部門還沒有能力掌握流動性很高的各個納稅人家庭的具體情況;二是當前我國社會誠信水平并不高,容易出現(xiàn)道德風險問題;三是個人所得稅調節(jié)無法進行家庭贍養(yǎng)系數方面的區(qū)別對待。劉尚希(2012)指出,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就需要根據家庭的狀況來進行各項稅前扣除或稅收抵免,例如老人、孩子、配偶的狀況,其是否符合稅收寬免的條件,一方面要自己申報,另一方面需要稅務部門認定。但家庭信息屬于隱私,孩子、老人和配偶的狀況,對于稅務部門是如何認定的,是否符合條件,是否存在作弊行為,只能通過內部稽查發(fā)現(xiàn),很難通過信息公開來實現(xiàn)監(jiān)督。從現(xiàn)實條件來看,按照家庭征收未必是最優(yōu)選擇。樊勇(2012)也認為,考慮到我國頻繁的勞動力流動和尚未完善的信息化征管手段,按家庭征收個人所得稅在我國實施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

其次,以個人為納稅單位更能體現(xiàn)婚姻中性原則。

鄭春榮(2008)在《個人所得稅納稅單位的選擇——基于婚姻中性的視角》一文中指出,以家庭為納稅單位雖然有很多優(yōu)點,但容易造成“婚姻懲罰”和“婚姻獎勵”,破壞了婚姻中性原則。所謂婚姻懲罰,并非是指對婚姻征稅,而是指結婚后,夫妻雙方的應納稅額大于婚前單身時繳納的稅額,即相同的應稅收入婚后要繳納更多的稅。反之,婚后繳納更少的稅的現(xiàn)象為婚姻獎勵?;橐鰬土P和婚姻獎勵可能會對人們的行為產生扭曲,因此應該謹慎推行以家庭為納稅單位的模式。

最后,以個人為納稅單位征管簡單,稅收成本低。

部分學者認為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征收個人所得稅要求較強的稅收征管能力,需要建立與收入制度相適應的銀稅聯(lián)網制度,不可避免的增加稅收的納稅成本。以個人為納稅單位由于不需要考慮家庭成員的收支分配情況、家庭負擔等問題,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稅收費用,降低稅收成本。劉尚希(2012)認為,如果現(xiàn)階段一味地實行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將會造成稅收成本的大幅增加。趙恬(2008)也指出,以個人為納稅單位由于不需要考慮家庭成員的收支分配情況、家庭負擔等問題,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稅收費用,降低稅收成本。

(2)支持以家庭為納稅單位的學者的觀點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即使存在著許多問題,改革過渡到以家庭為納稅單位都是必須要做的。他們認為我國應盡早實現(xiàn)以家庭為納稅單位的改革。

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具有許多優(yōu)點:

第一,以家庭為納稅單位更能體現(xiàn)稅收公平原則。

于兵(2003)認為,個人所得稅的最基本目標是實現(xiàn)收入分配的公平化。所謂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主要體現(xiàn)在家庭收入水平的差距上,這也是個人收入差距的最終體現(xiàn)。選擇以家庭為納稅單位最重要之處就是可以實現(xiàn)相同收入的家庭繳納相同的個人所得稅,以實現(xiàn)按綜合納稅能力來征稅。趙惠敏(2004)也認為,家庭課稅能更好的體現(xiàn)一國政府公平治稅的思想。家庭課稅能充分考慮一個家庭的實際支出情況,能使稅后結果盡量公平。南俊(2007)認為,當前以個人為納稅單位的個人所得稅并沒有實現(xiàn)稅收的橫向公平,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實行家庭課稅制,以家庭總收入作為納稅單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橫向不公平現(xiàn)象。宋傳江(2009)認為,一個家庭生活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該家庭有效的可支配收入,而家庭申報制可有效實現(xiàn)納稅人的橫向公平,充分體現(xiàn)稅收人性化和以人為本的思想。李華(2010)指出,促進橫向公平是個人所得稅納稅單位選擇的一個重要的取向標準。而以個人為納稅單位容易引起稅負的橫向不公。李春明(2010)認為量能負擔原則是個人所得稅的核心原則,這一原則要求納稅人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繳納不同的稅款。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很好的考慮了家庭所有成員的收支情況,更加符合量能課稅的要求,實現(xiàn)對收入的公平調節(jié)。韓彥峰、嚴丹良(2012)認為,以家庭為單位的個稅制度更符合稅收公平原則,更有利于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實現(xiàn)量能納稅、公平分配的目標。

第二,以家庭為納稅單位,更有利于夫妻分工,家庭和睦。

陳文龍(2007)認為,采用夫妻聯(lián)合申報的個人所得稅納稅模式有利于夫妻分工,家庭和睦。他指出,家庭要有一定的收入來維持,也需要照顧老人和小孩,因此夫妻之間進行分工合作是必要的,這將會影響到家庭成員的福利情況,關系到家庭的和睦。而在現(xiàn)行的個人所得稅制下,夫妻間很難體現(xiàn)出合作與分工。趙惠敏(2004)、石金黃、陳世保(2006)、陳香珠(2008)等認為以個人為單位納稅就不存在工作和閑暇間的選擇問題,將會刺激更多的勞動力供給,但如果是以減少家庭產出(尤其是照管少兒)為代價,對家庭乃至全社會而言都是沒有好處的。江鎵伊(2010)認為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應改革申報方式,即變自行申報為家庭聯(lián)合申報。夫妻雙方及其他家庭成員聯(lián)合承擔家庭稅負,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家庭關系。

第三,其他原因。

趙惠敏(2004)還指出,家庭課稅制或多或少的減少了已婚婦女的勞動供給,這對當前處在勞動供給過剩時期的中國來說,從減少勞動力供給的角度來講,家庭課稅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yè)壓力。另外,實行家庭課稅,可以從法律上、經濟上提高主婦的地位,承認其家務勞動的經濟學意義和其付出勞動應獲得的個人所得,有利于我國社會分工的細化和發(fā)展。

陳香珠(2009)認為,家庭課稅制以家庭為單位實現(xiàn)一定的社會政策目標。我國由于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家庭觀念根深蒂固,家庭作為最基本的社會單位是不可改變的。經濟行為、社會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行為。因此對家庭行為的調節(jié)是調節(jié)經濟和社會行為的基本點。

于兵(2003)也指出,選擇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的有關規(guī)定去實現(xiàn)一定的社會政策目標。如對老年人個人所得稅的減免,對無生活能力的兒童采用增加基本扣除的方法等。

正是注意到家庭制個人所得稅的這些優(yōu)點,學者們才提出要盡早實現(xiàn)我國以家庭為納稅單位的個人所得稅的改革。

二、未來我國個人所得稅納稅單位的發(fā)展方向

個人所得稅的功能定位除了籌集財政收入,更重要的是實現(xiàn)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最基本的目標是實現(xiàn)收入分配公平化。但目前我國以個人為納稅單位的個人所得稅并未充分實現(xiàn)這一功能。因此,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向應是變個人制為家庭制。但正如支持個人制的學者所說,我國目前實行家庭制的條件還不成熟,而且我國由于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家庭結構復雜,因此要實現(xiàn)以家庭為納稅單位還需很長一段時間,個人所得稅納稅單位的改革是一個深入的過程。在我國,要完成這一改革,必須審時度勢,視具體情況而定,主要改進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改變征收模式

要實現(xiàn)以家庭為納稅單位,需變分類征收的個人所得稅為以綜合征收為主、分類征收為輔的混合所得稅征收模式,時機成熟后,再將混合征收模式轉變?yōu)榫C合征收模式?;旌险魇栈蚓C合征收模式是實現(xiàn)以家庭為納稅單位的前提之一。

2、完善制度設計

首先,要明確申報單位。我國的家庭結構復雜,幾世同堂現(xiàn)象經常出現(xiàn)。我國可以采用簡化的家庭概念,如以夫妻為納稅單位進行征稅,逐步實現(xiàn)以整個家庭為納稅單位的過渡。此外,還要設計與家庭制相配套的稅率結構以及費用扣除制度,使個人所得稅更加公平有效。

3、提高征管水平

實現(xiàn)家庭制個人所得稅的改革還需要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配套條件。我國個人所得稅征收過程中,稅收流失嚴重,其重要原因就是稅基隱性問題。為此應盡可能使個人收入顯性化,從而使家庭總收入顯性化,使家庭課稅制能真正實現(xiàn)其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要加強個人收入監(jiān)控機制,實行并完善儲蓄存款實名制,積極推進稅收信息系統(tǒng)的建設,全面提高稅收征管水平。

4、增強納稅意識

提高全民納稅意識也是家庭制個人所得稅改革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居民的納稅意識;另一方面,要加大違法處罰力度,嚴厲打擊偷逃稅款行為。可以建立誠信納稅檔案和激勵機制,對積極主動納稅的家庭給予獎勵,樹立納稅光榮的社會風氣,將納稅逐步變成人們的自覺行動。

總之,我國個人所得稅要實現(xiàn)家庭制的改革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要通過一系列制度的完善為家庭制的實行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最終實現(xiàn)家庭制的個人所得稅制度,使個人所得稅制度更加公平有效。(作者單位:山東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John Piggott,John Whalley:The Tax Unit and Household Produc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6,Vol.104,no.2,pp.398-418.

[2]Howell H.Zee,2005,Personnal Income Tax Reform:Concepts,Issues,and Comparative.

[3]The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1997,F(xiàn)or Better or Worse:Marriage and the Federal Income Tax,America.

[4]Patricia F.Apps and Ray Rees,1999,Individual versus Joint Taxation in Model with Household Production,no.2,pp.393-403

[5]Fraster Jane.The Marriage Tax[J].Management Science,1986,Vol.7.

[6]崔志坤.中國個人所得稅的改革設想[J],經濟研究參考.2010(17)

[7]宋曉亮.即便以家庭為單位征收個稅[N],中國經濟時報.2012(3)

[8]劉尚希.按家庭征收個人所得稅會更公平嗎?——兼論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向[J],涉外稅務.2012(10)

[9]賈康.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幾點認識[J],財政監(jiān)督.2011(3)

[10]鄭春榮.個人所得稅納稅單位的選擇——基于婚姻中性的視角[J],社會科學家.2008(2)

[11]趙恬.個人所得稅納稅單位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8

[12]于冰.科學合理的設計我國個人所得稅稅制[J],當代財經.2003(2)

[13]趙惠敏.家庭課稅——我國個人所得稅課稅單位的另一種選擇[J],稅務與經濟.2004(6)

[14]南俊.家庭課稅制與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改革[J],河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7(9)

[15]宋傳江.實行以家庭為申報單位改革個人所得稅的思考[J],中國財政.2009(6)

[16]李華.家庭還是個人:論我國個人所得稅納稅單位選擇[J],財政研究.2011(2)

[17]李春明.以家庭為單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思考[J],當代經濟.2010(12)

[18]韓彥峰,嚴丹良.公平視角下個人所得稅納稅單位改革思考[J],會計之友.2012(13)

[19]石金黃,陳世保.家庭課稅制與個人所得稅綜合改革[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20]陳文龍.夫妻聯(lián)合申報——個人所得稅納稅單位的另一種選擇[J],科技經濟市場.2009(6)

[21]江鎵伊.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建議[J],稅務研究.2010(2)

[22]陳香珠.我國個人所得稅課稅單位研究[J],教育研究.2009(4)

猜你喜歡
課稅納稅申報
少先隊活動(2022年9期)2022-11-23 06:56:24
“一帶一路”視閾下中國個人所得稅課稅模式的調整取向
建筑企業(yè)實施納稅籌劃的幾點思考
國際收支間接申報問答
中國外匯(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42
淺談個稅課稅模式選擇對收入分配公平的影響
“營改增”大背景下我國電子商務B2C模式課稅問題研究
《申報》與上海民國時期禁戲
中華戲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9:02
適應納稅新常態(tài) 樹立為民新理念
學習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24
從業(yè)人員給企業(yè)帶來的納稅困擾——以一個火力發(fā)電企業(yè)為例
關稅課稅客體歸屬論
潞城市| 金平| 灌南县| 洛阳市| 方城县| 林口县| 禹州市| 澎湖县| 山东省| 西安市| 江阴市| 长顺县| 扎鲁特旗| 大悟县| 横山县| 兴和县| 太和县| 永城市| 吴川市| 县级市| 牟定县| 兴文县| 浦县| 新乡市| 开化县| 绥芬河市| 广丰县| 牙克石市| 肃北| 嘉峪关市| 萨嘎县| 江达县| 泉州市| 洱源县| 霍林郭勒市| 武功县| 龙南县| 莱芜市| 开阳县| 左云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