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
摘 要: 家庭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均衡,導致大學生對待親情的態(tài)度參差不齊。親情觀中的某些價值取向和觀念必將對其以后的學習、工作和人生產生較大的影響。本文針對大學生親情觀現(xiàn)狀的表現(xiàn),總結其中的問題,究其原因所在,從而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在此基礎之上,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正確家庭倫理觀和親情觀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關鍵詞: 大學生 親情觀 原因 表現(xiàn) 對策
一、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同時諸多國外文化和其他因素的介入,當代大學生的親情觀呈現(xiàn)出既具有一定的傳統(tǒng)道德影響的積極方面,又受功利性及個人英雄主義的影響。其中具有扭曲的親情觀心態(tài)的人則會嚴重阻礙自身的發(fā)展,對社會的安全氛圍造成一定的隱患。
社會環(huán)境的多樣性并沒有對大學生的親情教育產生前進的推力,而是固化在原有親情觀空白的基礎之上,令人惋惜地看到諸多社會現(xiàn)象。一些大學生早已淡化自己家庭一份子的角色,沒有認識到自己對于親人和自己家庭的重要性。
二、表現(xiàn)
1.親情的價值趨向功利化。受現(xiàn)在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親情觀的取向問題趨于功利性。一些大學生的物質追求超過了精神追求,而對自身的價值的責任和義務卻淡化了,對家庭、對集體、對國家的責任和義務淡化了,同樣對父母的感恩之心淡化了。部分同學只有當自身無法保障生活補寄時,才會想到自己的父母。他們迷失了自己。
2.與家人缺少溝通,彼此不了解。當代大學生盡管還有許多和家里頻繁保持書信、電話、網絡等往來,但是難免會有少數(shù)學生與家里缺少真正的交流。不定期的交流和溝通必然會對這部分同學的親情觀產生更積極的認識,但是余下的沒有溝通的同學則會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他們上網和陌生人聊天的時間都會比家人長得多,而和家人則是泛泛而談。沒有過思想和心與心之間的碰撞,更談不上理想和靈魂的溝通。
3.過度依賴家庭,自主能力有待提高。當代大學生都是從高中時代的天之驕子直接升進大學的校園。涉世不深加上父母寵溺的環(huán)境,大多數(shù)都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毛病,社會閱歷和自身經歷嚴重不足,導致家庭成為避風的港灣。過度的依賴,會導致其親情觀的不成熟,導致為人處世的青澀與無助。很多這樣的大學生會出現(xiàn)諸多不適應社會、不適應大學的現(xiàn)象。比如:不能合理地安排每個月的生活費用,過著沒有節(jié)制、空洞無味的不合理的生活。而每當遇到困難時,則會哭訴著向父母求助。
三、原因
1.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目前社會上流行的一些不良之風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十分嚴重。類似于受當代社會諸多人熱捧的拜金之風、享樂之風、個人主義之風同樣在大學校園里面盛行。由于缺少適度的生活磨煉,部分同學很少意識到生活的艱辛與不易。盲目的追求,導致價值取向趨于功利化。當今社會正處于社會主義轉型期,期間不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且大學生對新事物感知能力較強,對事物判別能力不成熟,對事物接受能力相對較快,故價值取向多元化。如若他們在選擇社會價值觀的時候沒有把握好風向標,沒有一定的評判和辨別是非的尺度,當量變逐漸積累到一定的時候,則會發(fā)生質變。
2.學校教育中親情教育的缺失。在當前的社會體制中,中學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比較注重科學文化知識,而忽視了感情方面的教育,其中親情教育的比重更低,學習成績的好壞是衡量學生的好壞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在一些老師的心中,成績最有說服力,在這種環(huán)境和條件之下,學生也會產生一定的誤區(qū)。對待老師和同學缺少情感的交流,將父母的噓寒問暖拒絕在“心房”之外,久而久之,學生的親情觀成長軌跡會越偏越遠。
走進大學校門,似乎象牙塔中的求學圣地能夠給封閉的親情門窗上一把萬能鑰匙。但是大學教育往往注重實踐、注重科研、注重教育輕情感培養(yǎng)。在大學教育過程中,雖然會有學校的相關部門及老師開設一些關于心理教育、情感教育的選修及相關培訓課程,但是整體教育思路仍然是以學生的個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理論思維為主線。加之大學生數(shù)量比較多,單個學生的情感思維很難得到一個老師的特別關注。原有的學生情感積壓得不到有效的釋放,反而會越攢越多,陷入惡性循環(huán)。親情的溝通也是情感溝通的一個支流,情感這個大方向沒有把握好,則學生一定會對親情的認識有較大的偏差。
3.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大力推廣,家庭結構趨于單一化。如今,4-2-1的家庭結構占到當今社會的主流,這樣為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的實施帶來諸多問題,以前生活中的倫理教育觀念在很多生活場景中不能有效實施開來。感恩教育方法老舊,觀念老套,感恩教育的力不從心,脫離學生本身的心理實際與社會的實際,情感教育越加匱乏。如今還有許多大學生的家庭實際停留在較低的教育水平之下,父母親的受教育程度較低或者沒有受過教育,父母對待子女的感恩教育還處在空白,這樣就會在感恩教育方面形成很大的阻礙。
四、對策
自古以來,親情都在社會發(fā)展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過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親情是維系以家庭為單位的一些小群體的紐帶,營造社會和諧的大背景恰是以這種小群體積累而成的。古人有云:“先為人,后處事?!鄙鐣咚侔l(fā)展的今天仍然離不開這個主題。端正自己的行為,完善人格魅力,是時代賦予當代人永遠的真諦。如何解決大學生在親情觀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是當代社會、家庭和學校應重點考慮和深思的。胡錦濤同志曾說:“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盵1]這其中真正提出了解決困難的辦法——教育。
1.社會是親情的載體,社會環(huán)境對于現(xiàn)代人的價值觀的培養(yǎng)與形成影響很大。對此,相應的教育職能部門、政府機構應該對親情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視。社會要為大學生營造講親情、重道義的濃厚氛圍,充分發(fā)揮先進的公共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網絡、報刊、電視傳媒等輿論導向作用。加強宣傳關于孝悌方面的典型人物、事跡,對生活和工作中有積極導向作用的先進事跡進行表揚和贊賞,大力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2.家庭教育是每個人精神的第一來源,很多時候我們的價值觀念都是由家庭教育觀念決定的,很多錯誤的價值導向都是由父母給予的,如:只要學習好就獎勵多少錢。這樣錯誤的價值取向往往會讓學生做索取者,而不是分享者和給予者。只有從父母那給孩子真正引導和明確的教育才能讓孩子學會感激父母,感激老師,感激朋友。很多時候學校不僅僅需要進行學生思想教育,而且應該多和學生的家長溝通,給予一定的引導。從家庭到學校,從校內到校外都學會如何學習課堂以外的知識。譬如:很多父母和孩子祖父母的關系處理上,就有明顯關系疏遠,如何要求孩子保證禮義廉恥面面俱到。家長應花時間在家庭教育上,對于子女不道德的行為及時糾錯,對于子女的進步給予肯定。并且同學校輔導員和老師保持聯(lián)系,及時反饋學生的情況,這樣利于改善當代大學生的親情觀念,使得學生從家庭中學會感激,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3.學校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和社會大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沖擊很大。從社會主流媒體的宣傳中我們并沒有發(fā)現(xiàn)太多關于親情家庭孝道的宣傳。孝道親情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隨著祖國的繁榮昌盛,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當代的大學生是否表現(xiàn)出與之匹配的能力與價值觀呢?高校教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大學生是直接的受教育者和被培養(yǎng)者。在學校中展開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去敬老院打掃表演節(jié)目、組織公益拍賣活動、為貧衣物等困山村的孩子捐贈書籍衣物、展開以有關親情為主題的征文或者演講比賽等。學校引導學生把精力放入家庭放入社會,不在集中小我。學校應探討多元化的教育方法與措施,使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家庭倫理觀和親情觀。
總而言之,大學是積極活躍的思想?yún)R聚的地方,是社會話題敏感關注的焦點。當代大學生所存在的親情觀念的冷漠是社會轉型大的背景下的一些影射,不必驚慌失措,也不可放任不管。立足于當代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從大學生的思想根源上找出答案,讓他們走出宿舍走出校園走出小集體,讓學生在社會的實踐中切身體會,在家庭的教育中反省自己。只有在實踐中尋求道路,不斷了解,不停溝通,看到學生的改善與進步才是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所在。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