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琦
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質量和消化系統(tǒng)癥狀的影響
鄭琦
目的 觀察并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有效護理方法及其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依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列入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2組均行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應用全面護理。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的睡眠質量評分為(7.2±0.4)分,消化系統(tǒng)癥狀評分為(6.5±0.6)分,對照組的睡眠質量評分為(5.1±0.4)分,消化系統(tǒng)癥狀評分為(4.5±0.2)分,觀察組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應用全面護理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功能性消化不良;睡眠質量;消化系統(tǒng)癥狀;影響
在臨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fā)病率較高,在所有消化不良的患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所占比例可高達70%,且約有34%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1],導致患者的睡眠質量往往較差,從而也會對其胃運動功能產生不利影響,并會導致其出現各種消化系統(tǒng)癥狀。本研究選取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旨在觀察這一病癥患者的護理方法及其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遼寧省大連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依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列入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24~79歲,平均年齡(51.2±2.3)歲,病程6個月~3年,平均病程(1.4±0.5)年。觀察組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26~76歲,平均年齡(51.5±2.5)歲,病程5個月~4年,平均病程(1.5±0.7)年。2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如性別、平均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均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基礎護理、用藥指導、病情觀察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應用全面護理,主要內容如下。
1.2.1 心理護理 如果患者長期睡眠不足,便容易出現焦躁、恐慌等心理障礙,反過來也不利于患者的恢復。要加強和患者的交流,全面地了解其主觀感受和內心訴求,然后為其指導個性化的心理疏導方案,并持續(xù)對其進行專業(yè)的心理疏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1.2.2 運動指導 患者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可以有效地促進患者的睡眠,但是在運動的過程中,患者需要以微微發(fā)汗為準,可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拳、慢走以及散步等,且要避免晚間運動,以免由于過度興奮而導致其更加難以有效入睡[2]。
1.2.3 穴位按摩 護理人員可選取患者的三陰交、足三里、內關穴以及中脘等穴位進行按摩[3],可借助于點按或者揉壓手法對上述穴位進行按摩,要控制好力度,每次的治療時間為3 min,每天2次。
1.2.4 飲食護理 在日常生活中,豆制品會加重患者的腹脹癥狀;而飯后大量飲水會明顯地稀釋胃酸,也會對其消化功能產生不利影響;咖啡以及碳酸飲料等會刺激患者的胃部,加重腹脹癥狀等。所以,要提醒患者注意上述問題,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有不確定之處,可及時地咨詢主治醫(yī)生和責任護士。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睡眠質量評分和消化系統(tǒng)癥狀評分。使用匹茲堡睡眠質量評估量表[4]評估2組患者的睡眠質量,滿分為10分,得分越高,情況越好;使用消化系統(tǒng)癥狀評估量表[5]評價患者的癥狀緩解情況,滿分為10分,得分越低,情況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應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觀察組的睡眠質量評分為(4.2±1.3)分,消化系統(tǒng)癥狀評分為(3.6±1.5)分,對照組的睡眠質量評分為(4.3±1.4)分,消化系統(tǒng)癥狀評分為(3.5±1.7)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觀察組的睡眠質量評分為(7.2±0.4)分,消化系統(tǒng)癥狀評分為(6.5±0.6)分,對照組的睡眠質量評分為(5.1±0.4)分,消化系統(tǒng)癥狀評分為(4.5±0.2)分,觀察組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伴有上腹不適感,這一疾病屬于慢性病,且會反復發(fā)作[6]。在臨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fā)病原因多種多樣,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胃飽、胸悶以及腹脹等,所以往往會導致患者出現食欲不振以及失眠多夢等癥狀[7]。
本研究中,觀察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應用全面護理,其重點護理內容包括心理護理、穴位按摩、飲食指導以及運動指導等。其中,心理護理旨在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和心理負擔,使其情緒維持穩(wěn)定;而在對患者進行穴位按摩時,要結合患者的實際癥狀選穴,主要穴位包括三陰交、足三里、內關穴以及中脘等,上述穴位與患者的脾胃相連,持續(xù)對其進行按摩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消化系統(tǒng)癥狀,同時也有助于患者的睡眠質量的提高[8]。此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雖然能夠理解適當運動能夠有效地提高睡眠質量這一理念,但是卻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確地進行運動[9]。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為其耐心地講解適宜的運動形式、每天的運動量以及進行運動的最佳時間等問題,以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引導其正確地進行運動。另外,也要注意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指導其正確了解日常飲食中的禁忌,以幫助患者及時地對其飲食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
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的睡眠質量評分為(7.2±0.4)分,消化系統(tǒng)癥狀評分為(6.5±0.6)分,對照組的睡眠質量評分為(5.1±0.4)分,消化系統(tǒng)癥狀評分為(4.5±0.2)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綜上,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應用全面護理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1] 肖永紅.整體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5(15):101-102.
[2] 侯煜,楊艷,姜田甜,等.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營養(yǎng)評估及護理干預對策[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2,22(10):1118-1119.
[3] 李保英,凌云.針對性護理對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發(fā)抑郁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12):177-179.
[4] 王燕.護理健康教育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4(1):144-145.
[5] 吳丹,談勇.青春期多囊卵巢綜合征研究進展[J].吉林中醫(yī)藥,2014, 34(7):749-752.
[6] 俞玲.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5):3040.
[7] 郭益湘.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yī)學, 2012,33(28):6234-6235.
[8] 楊云英,全小明,朱愛利,等.整體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0(1):23-25.
[9] 錢秋萍.個性化護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運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6):1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078
遼寧 116011 遼寧省大連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