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臨沭縣小麥主要病害的危害與防治技術

2016-03-08 11:40:10閆林香
湖北植保 2016年4期
關鍵詞:硫菌三唑酮多菌靈

閆林香

(山東省臨沭縣農業(yè)局 276700)

臨沭縣小麥主要病害的危害與防治技術

閆林香

(山東省臨沭縣農業(yè)局276700)

根據(jù)多年的田間調查,臨沭縣小麥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紋枯病、黃花葉病、赤霉病、銹病、線蟲病。下面將這幾種病害在我縣的危害癥狀與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1 白粉病

1.1為害癥狀

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fā)病。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也可為害葉鞘、莖稈和穗部。莖和葉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發(fā)病嚴重時植株矮小細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顯下降,嚴重影響產量。

冬季溫暖、雨雪較多,土壤濕度較大,有利于病原菌越冬;春季降雨較多,陰天多,病害發(fā)生較重;偏施氮肥,發(fā)病重;植株生長衰弱、抗病力低易發(fā)??;種植過密的田塊發(fā)病嚴重。

1.2防治方法

減少播種量,防止田間群體密度過大;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鉀肥特別是磷肥用量,可以減輕病害的發(fā)生。

小麥播種期,選用下列藥劑拌種減少麥田病源基數(shù):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33%多菌靈·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戊唑醇拌種劑拌種。

小麥苗期,白粉病發(fā)病前期和發(fā)病初期用50%硫磺懸浮劑或40%硫磺·甲基硫菌靈懸浮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等藥劑噴霧防治。

小麥孕穗末期至抽穗期,白粉病發(fā)生較重時,用32%烯唑醇·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硫磺·三唑酮懸浮劑、20%甲基硫菌靈·三唑酮可濕性粉劑等藥劑及時噴藥防治。

小麥揚花期,白粉病發(fā)生較普遍時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或25%咪鮮胺乳油、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40%腈菌唑可濕性粉劑、25%丙環(huán)唑乳油等藥劑及時噴霧防治。

小麥灌漿期,白粉病大面積發(fā)生時,用12%腈菌·酮乳油、15烯唑·三唑酮乳油、15%井岡霉素·三唑酮可濕性粉劑等藥劑噴霧防治。

2 紋枯病

2.1為害癥狀

小麥各生育期均可發(fā)病,造成死苗、花桿爛莖、倒伏、枯孕穗等多種癥狀。在冬前3葉期前后始見病斑,以接觸土壤的葉鞘為主;2月下旬~4月上旬隨著氣溫回升,病株率明顯增加,但病情不嚴重,多為1級~2級;在4月上中旬~5月上旬,隨著植株拔節(jié)與病菌的蔓延發(fā)展,病菌向上發(fā)展,嚴重度增加,是發(fā)病高峰期;在5月上中旬莖稈變硬,氣溫升高,阻止了病菌繼續(xù)擴展,病情基本穩(wěn)定。

小麥連作年限長的地塊發(fā)病重;冬前氣溫高,播種早,發(fā)病重;播種密度高,發(fā)病重;氮肥用量高,發(fā)病重;高產田紋枯病高于一般田塊。

2.2防治方法

選種抗病品種;提高整地質量,做到溝渠配套、排灌暢通,降低田間濕度;適期播種,避免過早播種;合理掌握播種量,控制田間密度;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平衡磷鉀肥;提倡早春中耕,促進麥苗健壯。

種子處理:用2.5%咯菌腈懸浮劑、1.5%三唑醇懸浮劑、16%多·克、1億活孢子/g木霉菌水分散劑、36%多菌靈·福美雙·三唑醇懸浮劑等藥劑拌種。

在小麥返青拔節(jié)期根據(jù)病情及時進行噴霧防治,以分蘗末期施藥效果最好,拔節(jié)期次之,孕穗期防治效果最差。

在小麥分蘗末期紋枯病零星發(fā)生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井岡霉素水劑等藥劑及時噴藥防治。

小麥孕穗期,紋枯病發(fā)生較普遍時,應適當加大用藥量及時防治??蛇x用下列藥劑:5%井岡霉素水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25%丙環(huán)唑乳油、10%井岡·蠟芽菌懸浮劑、30%苯醚甲環(huán)唑·丙環(huán)唑乳油等藥劑噴霧防治。

3 小麥黃花葉病

3.1為害癥狀

植株染病后冬前不表現(xiàn)癥狀,到春季小麥返青期才出現(xiàn)癥狀,病株在小麥4葉~6葉后新葉上產生褪綠條紋,少數(shù)心葉扭曲畸形,以后褪綠條紋增加并擴散。病株分蘗少,萎縮。根系發(fā)育不良,重病植株明顯矮化。

3.2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發(fā)病初期及時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促進植株生長,減輕為害和損失。

4 小麥赤霉病

4.1為害癥狀

從幼苗到抽穗期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莖基腐、桿腐、和穗腐,其中為害最嚴重的是穗腐。

遲熟、不耐肥水的品種發(fā)病重;田間病殘體菌量大發(fā)病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黏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間郁閉發(fā)病重。

4.2防治方法

防治赤霉病采取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充分利用抗病品種,及時噴施藥劑防治相結合。播種時要精選種子,播種量不宜過大,合理施肥。

種子處理: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33%多菌靈·三唑酮可濕性粉劑等藥劑拌種。

小麥揚花初期,田間有零星發(fā)病是小麥赤霉病防治適期,間隔7d~10d再噴1次。可用:25%多菌靈·福美雙·硫磺可濕性粉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甲基硫菌靈·多菌靈懸浮劑等藥劑交替施用。

5 小麥銹病

5.1為害癥狀

分葉銹、條銹和桿銹。葉銹主要為害葉片,一般多發(fā)生在葉片的正面。條銹病主要發(fā)生在葉片上,其次在葉鞘、莖稈、穗部、穎殼和芒上也有發(fā)生。桿銹病主要為害莖稈和葉鞘。條銹成行,葉銹亂,稈銹成個大紅斑。

5.2防治方法

精耕細作,消滅雜草和自生麥苗,控制越夏菌源;在秋苗易發(fā)生銹病的地塊,避免過早播種;合理密植,適量追肥,避免過多、過遲施用氮肥。

藥劑拌種是控制病源的重要手段。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5%三唑醇干拌劑、24%三唑醇·福美雙懸浮劑等藥劑拌種。

小麥田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應及時進行防治,可選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等藥劑噴霧防治。

孕穗前后發(fā)生中心病團,且發(fā)病較多時可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5%戊唑醇水乳劑、25%小麥揚花期前后,田間發(fā)病比較嚴重時,可用25%丙環(huán)唑乳油、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5%己唑醇懸浮劑、12.5%粉唑醇懸浮劑等藥劑噴霧防治。

腈菌唑乳油、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等藥劑噴霧防治。

6 小麥線蟲病

6.1為害癥狀

受害小麥幼苗矮黃,根系短分叉,后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狀,露出白亮至暗褐色粒狀胞囊。砂質土壤、缺肥地塊、灌溉條件差的地塊受害重。

6.2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增施氮肥和磷肥;加強灌溉,防止干旱;施用土壤添加劑,控制根際微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其不利于線蟲生長和寄生。

在整地時施用下列藥劑:0.5%阿維菌素顆粒劑、3%克百威顆粒劑、10%克線磷顆粒劑等藥劑處理土壤。

S435.12

B

1005-6114(2016)04-044-003

2016-03-20

閆林香(1972-),女,農藝師,從事植保、農技推廣工作。

猜你喜歡
硫菌三唑酮多菌靈
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防治蘋果輪紋病田間藥效試驗
農產品加工副產物對水體三唑酮的去除作用
三唑酮降解菌SM3的降解特性及其應用研究
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蔬菜中多菌靈的不確定度評定
除硫菌劑的工業(yè)化生產條件研究與應用
復雜油氣藏(2021年4期)2021-03-08 06:49:40
利用室內微宇宙系統(tǒng)研究三唑酮對淡水浮游動物群落的影響
二價Mn促進紫色非硫菌處理啤酒廢水的效果
40%甲基硫菌靈·己唑醇懸浮劑高效液相色譜分析
化工管理(2017年22期)2017-08-10 17:27:08
啤酒中的“多菌靈”會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嗎?
三唑酮對斑馬魚和稀有鮈鯽不同生長階段的急性毒性比較
陇西县| 凤山县| 宜都市| 蓝田县| 西宁市| 安化县| 洞口县| 手机| 四会市| 静安区| 盐津县| 广德县| 华蓥市| 扎鲁特旗| 股票| 抚松县| 西平县| 澄江县| 偏关县| 虹口区| 崇明县| 微山县| 元谋县| 库车县| 怀集县| 东源县| 恩施市| 定远县| 喀喇沁旗| 德化县| 赤峰市| 永昌县| 柳江县| 嵊州市| 尉犁县| 东平县| 平乡县| 汤阴县| 石嘴山市| 怀仁县| 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