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鏘 宋麗芬
厚皮甜瓜嫁接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劉明鏘 宋麗芬
日光溫室厚皮甜瓜連年種植,連茬障礙逐年增加、病害加重、產(chǎn)量降低。嫁接后可以連年種植,較好的抑制枯萎病的發(fā)生,在不降低品質(zhì)的基礎(chǔ)上,產(chǎn)量較不嫁接的增產(chǎn)10—15%,同時由于嫁接后抗寒性增強,可以提早播種,提早結(jié)瓜,增加前期產(chǎn)量,一般畝產(chǎn)2000—2500千克。主要栽培技術(shù)如下:
1、砧木選擇。砧木選擇應(yīng)符合下列條件:
(1)與接穗有良好的親和性。
(2)低溫狀況下根系發(fā)育正常。
(3)抗病能力強,尤其是抗土傳病害能力較強。
(4)嫁接后與不嫁接栽培,果實的內(nèi)在品質(zhì)與外觀質(zhì)量無明顯區(qū)別。
(5)嫁接后苗子的長勢要明顯旺盛。目前國內(nèi)較好的砧木有南砧三號、全能鐵甲,使用這些砧木嫁接后都表現(xiàn)出明顯的優(yōu)勢,嫁接后易管理,長勢旺,抗病力尤其是抗枯萎病明顯提高。根系發(fā)育健壯,產(chǎn)量明顯提高,且瓜的品質(zhì)不受影響。
2、嫁接方法
(1)苗床準(zhǔn)備。共需三個苗床,即接穗苗床、砧木苗床、嫁接苗苗床。接穗苗床,需配制用營養(yǎng)土,目的是為使瓜苗粗壯,便于嫁接。營養(yǎng)土的配制方法:用2份未種過瓜類的肥沃表土,加入1份腐熟牲口糞,糞土整細過篩,摻勻。另外每方土中加入二銨1.5千克,硝酸鉀0.5千克,生物鉀肥0.5千克,與糞土摻均勻。砧木苗床采用半砂床育苗,用干凈的細砂平鋪8—10厘米目的是盡量保持完全的砧木根系,以利嫁接成活。嫁接苗床同接穗苗床。
(2)播種。一般可在11月25日—12月5日播種。厚皮甜瓜種子浸種催芽后,撒播于澆透水的苗床上,種子表面覆土1厘米厚。砧木種子浸種4—6小時后,撈出瀝干種子表面明水,催芽方法同甜瓜。砧木播種時間以甜瓜為基準(zhǔn)。一般南砧三號在厚皮甜瓜播后8天,全能鐵甲在厚皮甜瓜播后10天左右。播前先將河砂澆透,然后播種。上面蓋土1.5—2厘米,南砧三號1.5厘米,全能鐵甲2厘米。為預(yù)防苗期病害的發(fā)生,在播厚皮甜瓜和砧木時,都要用800倍的凱克星藥土在種子上下各覆一薄層。
(3)嫁接。一般播種2周左右,厚皮甜瓜苗子長到一片真葉,砧木苗兩子葉展平,真葉剛出現(xiàn)為嫁接適期。過早苗小不易操作,過晚苗齡太長,砧木胚軸易出現(xiàn)空心,影響嫁接成活率,如果嫁接前砧木苗偏大,接穗偏小,可提前將砧木頂心挖去,只保留兩片子葉??深A(yù)防苗齡過長發(fā)生空心,并可抑制徒長。①厚皮甜瓜及砧木在苗床上要提前噴殺菌劑進行消毒。嫁接時將苗子連根起出,用竹片或刀片去掉砧木真葉及生長點。②用刀片在砧木子下1米處向下35°斜削一刀,深度達下軸的1/2處。再用刀片在接穗子葉下1.5厘米處向上35°斜削一刀,深度及軸2/3。將接穗與砧木的舌形刀口嵌合在一起,接穗子葉砧木子葉以上,用嫁接固定刀口嵌合處。③嫁接的苗子按10厘米見方栽在嫁接苗床上。栽苗時先開溝擺苗,讓根系尤其是砧木根系盡量舒展,點透水后封土。注意接口必須高于地面。點水時,水不能滴到接口上,防止雜菌侵染接口。④要隨嫁接隨栽苗,并扣小拱棚保溫,膜外要蓋報紙或塑料編織袋遮蔭。不用絕對不透光的物品。稍微能透過一些散射光反而對培育嫁接壯苗有好處。栽完一畦后將棚膜密閉,保持100%的濕度。
(4)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前3天要密閉小拱棚,減少葉片水分蒸發(fā),防止幼苗萎蔫。溫度保持在25—27℃。3天后可以將遮蔭物由少到多逐漸揭開,使幼苗見光。并逐漸放風(fēng),放風(fēng)口由小到大。揭開遮蔭物后,幼苗打蔫時再蓋上,恢復(fù)后再揭開。這樣反復(fù)幾天后幼苗就不再打蔫,已經(jīng)成活,此時可將遮蔭物全部去掉。砧木子葉的腋間會長出不定芽,應(yīng)及時摘掉。嫁接后7—10天接穗新葉長出,可以進入正常管理。再過2—3天,可對接穗進行斷根。斷根時,可以在接穗的下胚軸上切一刀,過幾天與上次刀口隔0.5厘米再切一刀,使刀口斷開。不再重新愈合。為防刀口感染斷根時可以在刀片上沾甲基托布津藥液。
(5)嫁接中應(yīng)注意的問題。①定植時,土不能埋住刀口,否則刀口以上易發(fā)生不定根,失去嫁接作用。②嫁接后苗子長勢旺,枝繁葉茂,密度不宜過大。
1、定植時期。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定植前在苗床上噴一遍1000倍百菌清及6000倍愛多收溶液。
2、定植方法。采用寬平壟開小溝,栽大坨,澆小水的定植技術(shù)。在溫室內(nèi)南北向按90厘米行距,起15—20厘米寬平壟,在畦上開15—20厘米寬深15厘米的溝。將營養(yǎng)缽按株距33厘米在溝內(nèi)栽入5厘米左右,然后順溝澆小水,水滲后覆土成埂。
3、定植后管理。定植后每行用1.5—2米寬的薄膜扣成拱棚。定植后日光溫室及拱棚內(nèi)均不放風(fēng),室溫白天35℃左右,夜間18℃以上。緩苗后(新葉長出),降低溫度,白天28—30℃,夜間13℃。并選晴天鋤劃2—3次,由淺至深,由遠及近,促使根系下扎。用1.3米地膜全覆蓋,同時上扣小拱棚。
5—6片葉時逐漸加大放風(fēng)量,并去掉小拱棚。6葉期開始吊蔓。單蔓整枝,對于5片葉以下葉腋的子蔓,保留3—4片葉打頂,以增加葉面積。5片葉以上至13片葉葉腋及16—28片葉葉腋的子蔓全部從根部去除。13—16片葉腋的子蔓留瓜。在此段葉位子蔓的瓜開花時,應(yīng)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后隨即涂抹1%的座瓜靈。瓜坐住后,逐行疏瓜。日光溫室南部的壯株可以留相鄰葉腋的雙瓜,其它均留單瓜。28—30片葉打頂,留一孫蔓,保持苗子長勢。
6片葉時,可酌情澆一小水。13片葉時,根據(jù)土壤墑情,確定澆水與否。只要墑情較好,一般不澆;即使墑情不好,也應(yīng)澆小水。瓜核桃大小時,澆膨瓜水,追膨瓜肥,此次水肥對于產(chǎn)量至關(guān)重要。膨瓜水要求澆大水,50米長溫室隨水追50千克三元復(fù)合肥(N、P、K各15%)。隔6—7天再次澆一水,隨水追肥15千克。膨瓜水后,去掉地膜,防止根部窒息引起生理萎蔫。坐瓜期應(yīng)多次噴施葉面肥,前期以營養(yǎng)元素為主,如大豐收(稀土葉面肥),寶力豐(三元復(fù)合肥)等,后期以菜豐、迦姆豐收,四壯葉面肥,促豐寶等氨基酸類葉面肥為主,延長葉面功能期,促進果實膨大,提早成熟。座瓜至成熟,溫度以28℃左右為宜,不應(yīng)放高溫,以免引發(fā)葉枯病。
嫁接厚皮甜瓜必須充分成熟時采摘,以保證瓜的品質(zhì)。未熟采摘,往往品質(zhì)低變劣。
(作者單位:武邑縣蔬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