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霞 張智琳
不同治療方法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大鼠炎癥因子的影響
李映霞 張智琳
目的觀察不同治療方法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大鼠肺勻漿中炎癥因子的影響。方法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隨機分為五組,A組是正常對照組、B組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模型組、C組是烏司他丁對照組、D組為痰熱清注射液常規(guī)劑量組、E組為痰熱清注射液高劑量組,每組15只。A組經(jīng)尾靜脈注射0.9%氯化鈉溶液2ml/kg,B~E組均注入脂多糖注射液5mg/kg并制成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模型。30min后,A、B組經(jīng)腹腔注入0.9%氯化鈉溶液,C組注入烏司他丁2.1萬單位/kg,D組注入痰熱清注射液2.1ml/kg,E組注入痰熱清注射液4.2ml/kg。清晨給藥1次/d,連續(xù)3 d。每次給藥后6 h將各組的5只大鼠經(jīng)股動脈放血處死,取肺組織測量肺濕干重比,檢測肺勻漿的腫瘤壞死因子(TNF-α)含量,并在光鏡下觀察肺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結果B、C、D組死亡率與E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D、E組與B組相比,肺濕干重量比和肺勻漿TNF-α、含量顯著性下降(P<0.05);E組大鼠死亡率較C、D組大鼠多(P<0.05)。光鏡下B組呈現(xiàn)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理改變,而C、D、E三組較B組有明顯改善,三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烏司他丁和痰熱清均可以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大鼠肺濕干重比和肺勻漿的TNF-α含量,增加痰熱清劑量未能獲得更好的療效,反而可能會導致不良反應增加。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大鼠;痰熱清注射液;烏司他?。谎装Y因子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嚴重的呼吸病癥,常應用呼吸管理、液體復蘇、控制感染等方法給予治療。臨床實踐與動物實驗顯示,烏司他丁可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呼吸功能,穩(wěn)定氧合指數(shù)、血清C反應蛋白、一氧化氮、內(nèi)皮素-1等指標[1,2],還能降低炎癥因子水平,進而通過肺部病理評估以實現(xiàn)對肺功能保護[3,4],已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中。從中醫(yī)學角度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應為“喘證”、“結胸”、“暴喘”等范疇[5]。已有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表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應用中醫(yī)藥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其中痰熱清已被多個動物實驗證實能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動物的炎癥因子,改善肺損傷[6]。本研究擬以連續(xù)給藥3 d,觀察不同治療方法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大鼠肺內(nèi)炎癥因子的影響。
1.1 實驗動物 本組動物為Wistar雄性大鼠,共75只,源于中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體重約200 g。
1.2 實驗用藥及試劑 ①脂多糖注射液10mg/支;②注射用烏司他丁10萬單位/支;③痰熱清注射液20ml/支;④TNF-α、IL-6試劑盒選自美國Rapidbio公司的ELISA試劑盒。
1.3 分組 將75只大鼠隨機分為五組,A組是正常對照組、B組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模型組、C組是烏司他丁對照組、D組為痰熱清注射液常規(guī)劑量組、E組為痰熱清注射液高劑量組,每組15只。
1.4 動物模型制備 A組經(jīng)尾靜脈注射0.9%氯化鈉溶液2ml/kg,B、C、D、E組均注入脂多糖注射液5mg/kg并制成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模型。30min后,A、B組經(jīng)腹腔注入0.9%氯化鈉溶液,C組注入烏司他丁2.1萬單位/kg,D組注入痰熱清注射液2.1ml/kg,E組注入痰熱清注射液4.2ml/kg。清晨給藥1次/d,連續(xù)3 d。
1.5 選材 每次給藥后6 h,隨機取各組的5只大鼠,經(jīng)腹腔注如10%水合氯醛0.3ml/100g,大鼠麻醉后進行股動脈放血處死。切開胸部,取約1 g右肺中葉組織,稱重為濕重,放在80℃電熱恒溫干燥箱例烤24 h后稱重為干重,濕重與干重之比為肺濕干重量比。再取左肺中葉約1cm×1cm×1cm大小組織塊,用10%甲醛固定,常規(guī)包埋、切片,HE染色,顯微鏡下觀察。取右肺中葉1 g,加入0.9氯化鈉溶液9ml,冰浴中勻漿30 s,4℃下3500 rpm離心30min,取上清液,分裝凍存,作為炎癥指標檢測。
1.6 檢測 應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大鼠肺勻漿中的TNF-α含量。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組間對比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比較 B組大鼠第1天死掉1只;C組大鼠第3天死掉1只;D組大鼠第2天死掉1只;E組大鼠第1~3天各死1只;B、C、D組的死亡率均為6.7%,E組死亡率是20.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肺濕干重量比比較 B、C、D、E組的肺濕干重量比均明顯高于A組(P<0.05),C、D、E組的肺濕干重量比均明顯低于B組(P<0.05),C、D、E組的肺濕干重量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五組的肺濕干重量比于3 d內(nèi)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五組大鼠TNF-α含量比較 B、C、D、E組的TNF-α含量均明顯高于A組(P<0.05),C、D、E組TNF-α含量均明顯低于B組(P<0.05),C、D、E組的TNF-α含量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五組大鼠肺濕干重量比比較(±s)
表1 五組大鼠肺濕干重量比比較(±s)
注:與A組比較,aP<0.05;與B組比較,bP<0.05
組別 只數(shù) 第1天 第2天 第3天A組 15 5.23±0.15 5.34±0.13 5.30±0.12 B組 15 6.65±0.16a 6.27±0.24a 6.25±0.20aC組 15 6.00±0.17ab 5.93±0.16ab 5.86±0.10abD組 15 6.00±0.20ab 5.95±0.21ab 5.90±0.11abE組 15 6.01±0.21ab 5.98±0.21ab 5.90±0.14ab
表2 五組大鼠TNF-α含量比較(±s,ng/L)
表2 五組大鼠TNF-α含量比較(±s,ng/L)
注:與A組比較,aP<0.05;與B組比較,bP<0.05
組別 只數(shù) 第1天 第2天 第3天A組 15 56.86±9.60 56.23±6.99 56.50±7.32 B組 15 130.34±9.89a 109.67±11.96a 105.84±15.90aC組 15 102.67±7.79ab 77.94±9.93ab 76.12±9.59abD組 15 102.94±9.95ab 73.50±6.10ab 76.83±10.01abE組 15 98.96±10.25ab 85.26±10.95ab 75.95±8.85ab
2.4 肺組織鏡下觀察結果 A組:肺組織標本為粉紅色,表層光滑、完整。顯微鏡下可見完整的肺泡與支氣管組織。B組:肺組織標本表層可見不規(guī)則的出血壞死組織,切面上有諸多粉紅色液體溢出,顯微鏡下可見肺間質充血、水腫,肺泡間隔較寬,毛細血管充血擴張,少數(shù)肺泡相融,肺泡腔內(nèi)與肺間質可見少許炎性細胞浸潤,有少許淋巴細胞,可見局灶性紅細胞滲出。C組:第1、2天,表層可見不規(guī)則的出血壞死組織,但少于B組。顯微鏡下可見肺間質充血、水腫,肺泡間隔較窄,毛細血管充血擴張,少數(shù)肺泡相融,肺泡腔內(nèi)與肺間質可見少許炎性細胞浸潤,有少許淋巴細胞,可見局灶性紅細胞滲出,但炎性細胞與灶性出血均輕于B組。第3天,肺組織標本表層不規(guī)則的出血壞死組織明顯變少,顯微鏡下肺間質充血、水腫,肺泡不相融,肺泡腔內(nèi)與肺間質略有炎性細胞,紅細胞滲出較少。D組:第1天,表層可見不規(guī)則的出血壞死組織。顯微鏡下可見肺間質充血、水腫,肺泡間隔較窄,毛細血管充血擴張,少數(shù)肺泡相融,肺泡腔內(nèi)與肺間質可見少許炎性細胞浸潤,有少許淋巴細胞,可見局灶性紅細胞滲出,但肺泡內(nèi)滲出性紅細胞略多于C組。第2天,肺實變范圍更窄,但肺泡內(nèi)滲出性紅細胞變多。第3天,肺實變范圍、炎性細胞以及滲出紅細胞等都輕于第1、2天。E組:第1天,表層可見不規(guī)則的出血壞死組織。顯微鏡下可見肺間質有輕微充血、水腫,肺泡腔內(nèi)與肺間質可見諸多炎性細胞浸潤,其中最多的是中性粒細胞,非成堆排列,局部有紅細胞滲出。第2、3天的肺實變范圍、炎性細胞以及滲出紅細胞等都逐漸減輕,但細支氣管與血管旁肥大細胞偏多。
烏司他丁、痰熱清注射液都能減少肺局部的TNF-α含量,減輕肺部病理結構性變化,進而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大鼠肺起保護作用,提示烏司他丁、痰熱清注射液的治療效果相似,這與前期的研究結果一致[7]。另外,高劑量組大鼠的各項指標較烏司他丁組和痰熱清注射液常規(guī)劑量組并未見明顯改善,反而大鼠出現(xiàn)死亡的只數(shù)較多,病理切片可見細支氣管與血管周邊的肥大細胞顯著變多。痰熱清注射液治療組大鼠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情況主要為消化系統(tǒng)疾病、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等[8]。高劑量痰熱清注射液治療組大鼠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原因或與藥物的給藥劑量過多有關。
已有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上可以清熱化痰為主,因此,采用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大鼠具有一定的效果,痰熱清注射液的治療作用主要體現(xiàn)于:可控制TNF-α含量,可調節(jié)水通道蛋白的表達等[9]。動物實驗與臨床實踐結果顯示,痰熱清注射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起到防治的效果。本研究結果也顯示,痰熱清注射液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烏司他丁屬于廣譜水解酶抑制劑,其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上,主要體現(xiàn)于可控制炎癥細胞活動、可替代或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應用于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救治。
綜上所述,痰熱清注射液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上具有明顯的療效,效果和烏司他丁相當,其作用機制是減少肺部局部炎癥因子含量,緩解肺部炎癥反應,改善肺部病理結構,增加痰熱清劑量未能獲得更好的療效,反而導致不良反應增多。
[1]孫秀枝,孫永全.烏司他丁治療急性肺損傷的療效分析.中國醫(yī)療前沿,2011,15(6):27-28.
[2]谷藏言,田惠玉.烏司他丁對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內(nèi)皮素-1的影響.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5(4):1193-1194.
[3]趙曉琴,磨靜佳,鄺曉聰.烏司他丁對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損傷大鼠炎癥因子的影響.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1,34(2): 143-145.
[4]陳昊,張麗葳,李文放,等.不同劑量烏司他丁對急性肺損傷大鼠MMP-9等炎癥因子調控的研究.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4):15-18,25.
[5]李琦,錢桂生,張青,等.不同劑量脂多糖對大鼠急性肺損傷效應的觀察.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26(10):871-873.
[6]黃繼漢,黃曉暉,陳志揚,等.藥理試驗中動物間和動物與人體間的等效劑量換算.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4,9(9): 1069-1072.
[7]張智琳,周麗梅,江沂,等.清熱化痰法對急性肺損傷大鼠干預作用的研究.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12):1913-1915.
[8]韋炳華,陳清.痰熱清注射液的不良反應分析.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1):134-135.
[9]蔣旭宏,黃小民,何煜舟.痰熱清注射液對急性肺損傷大鼠肺內(nèi)炎癥因子的影響.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1,20(8):835-8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215
2016-03-15]
廣州市中醫(yī)藥科技項目(項目編號:20122A011008 )
510130 廣州市中醫(y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