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換運
梁增杰喜歡賞畫,這個“賞”里面包含了太多,無關(guān)顯貴或附庸風雅,只是一份單純的沉浸感,這份沉浸感讓他自得其樂,并且樂在其中。
他尊重藝術(shù),同時也尊重藝術(shù)家,在他眼里沒有什么比書畫更重要的事了。
梁增杰先生有室,名“菊香齋”,為沈鵬先生題寫。入得室內(nèi),但見梅蘭竹菊爭奇斗艷,似有馨香浮動。
梅,乃陳大章精品;蘭,為黃均所繪;竹,出自京劇名角劉雪濤之手;菊,則是“劉巧兒”新鳳霞的妙筆。
這些墨寶,為菊香齋增色添彩,觀者多會問問寶從何來,價值幾何。每每聽到這類話,梁增杰先生總會爽朗一笑:“送的,無價,無價!”這個“無價”,不僅僅是指這些畫無價,更是指他與這些畫家,還有更多的畫家書家情誼無價。
梁增杰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和辦畫廊的機緣,結(jié)識了很多書畫家。從上世紀80年代始至今,許多書畫家都與他保持過或依然保持著親密的關(guān)系,這源于他的熱情、誠懇與忠厚。與書畫家相識后,那些書畫家有什么大事小情,他總是東奔西跑,忙前忙后。有幾位老畫家到醫(yī)院看病,他每一次都想得很周到,有人及時接診,手術(shù)及時安排,就連乘電梯,他都會早早到電梯口等候著,讓老畫家一到電梯口就能上下。有時候,書畫家看完病,還沒有取藥,為了讓他們早點回家休息,他總是把他們先送回家,自己再返回醫(yī)院取藥,然后送去。
心為情動,梁增杰的行動感動著書畫家,書畫家愿意與他交朋友,并稱他為“畫家之友”,那么送些自己的作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在梁增杰的書畫收藏中,一部分是自己購買的,一部分是書畫家們所贈送。撫今追昔,睹畫思人,梁增杰時常講起與那些書畫家的交情。
一次,梁增杰的一位朋友過生日,壽星想要一幅許麟廬先生的畫。許老是齊白石的入室弟子,畫壇耆宿,當時已任中央文史館館員,地位不謂不高。可是,他和梁增杰之間有地位之別卻無感情之隙,當聽到梁增杰要畫的事情后,即刻答應(yīng),并很快就畫出了荷花鱖魚圖,題“和為貴”三字,讓壽星好不高興。
韋江凡先生是徐悲鴻的入室弟子,善畫馬,他與梁增杰感情很不一般。一天,梁增杰去拜訪韋江凡,聊天之間,韋江凡得知梁增杰與自己的兒子同年同月同日生,驚奇與興奮交織,立刻鋪紙揮毫,為梁增杰畫了一匹馬。此事,梁增杰銘記在心。其實,讓他難忘的還有很多書畫家,劉炳森、陳大章在梁增杰父親去世的時候?qū)憗硗炻?lián);劉繼英、蕭淑芳、黃均在梁增杰幫著辦了一些小事后便以贈畫表示感謝;著名畫家吳休,得知梁增杰為提高收藏鑒別能力而學(xué)習(xí)繪畫,便不吝賜教……
讓梁增杰提及較多的畫家或為任夢龍先生。任先生乃工筆重彩人物畫大家,曾經(jīng)為梁增杰畫了《銅車馬》圖,那已經(jīng)是二十幾年前的事情了。之后的這些年里,梁增杰請社會名流和書畫界大家黃均、劉炳森、許麟廬等26人題跋,形成10米長卷,其文化內(nèi)涵越加豐富,其歷史承載越發(fā)厚重,成為不可多得的珍品。
去年夏天,梁增杰再次拜訪任夢龍先生,舊事重提,任先生激動不已,特意為長卷寫了跋文:“余致力于中國畫繪事近60載,現(xiàn)已逾古稀。21年前,應(yīng)梁增杰先生之囑,繪制彩繪銅馬車。秦陵彩繪銅馬車造型逼真,裝飾華美,被譽為青銅之冠。數(shù)十年來,此畫作與名賢題跋交相輝映,今觀之乃藝術(shù)佳話。增杰先生用心良苦,令人欽佩?!?/p>
此事此舉,實乃友情的結(jié)晶。梁增杰收藏的那些書畫,其中的大部分,不也是友情的碩果?
投之以情,獲致以情!情,無價可論,卻可傳至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