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即在教的過程中“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對于小班幼兒來說,生活自理是進入幼兒園后遇到的第一道難題,他們要開始學習自己進行盥洗、如廁、進餐、午睡,所以,老師需要通過教授方法使幼兒學會生活自理。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現(xiàn)在大部分孩子在家的生活寫照,使得他們不能很好地適應像幼兒園這樣的新環(huán)境,所以,如何讓幼兒快速地適應環(huán)境是我們今后在教育活動中需要重點思考的內容之一。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們根據(jù)小班的年齡特點,運用一些方法來教授他們學會自理,讓幼兒對學習生活技能產生興趣,在教師的教導下學會自理的方法,真正為了自己而去學習,能舉一反三、自我突破,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授人以漁”。
一、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使幼兒樂于學習
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如果生搬硬套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我通過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把吃飯、穿衣等生活技能設計成幼兒容易并樂于接受的兒歌和故事,讓他們在看一看、聽一聽、唱一唱中理解設計的內容,懂得必要的道理,從而學習和掌握技能。
比如:吃午飯是幼兒一日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我發(fā)現(xiàn)有一些小班孩子還不會使用勺子,根據(jù)這一點要求,我們編成了幾句朗朗上口的兒歌:吃飯時候要安靜,腿并攏,右手拿勺,左手扶碗,大口大口吃下去,吃得又快又干凈。一開始我會組織孩子們在吃飯前念一遍兒歌,強化他們用勺子吃飯的方式。到后來,孩子們都能夠自覺地念兒歌,而且吃飯時候也表現(xiàn)得很好。通過這樣一種愉快的教授方式,每個孩子都輕松地掌握了吃飯技能。
二、在游戲中滲透,使幼兒潛移默化地學習
樂趣和好奇是激發(fā)幼兒學習欲望的最好催化劑,特別是對于剛剛踏入學校的小班幼兒來說。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庇螒蚴亲詈玫奈⒆拥幕顒?,也是孩子們最樂于去學習的項目,我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在自己的動手操作中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能力弱的幼兒我們還會進行個別指導。
例如:班級的生活區(qū)里,我放置了一些衣服褲子,孩子們在玩區(qū)域游戲的時候,可以學習如何整理、折疊衣褲;我用牛奶盒制成了幾個嘴巴形狀不同的娃娃,再投放一些黃豆、勺子,讓幼兒通過喂娃娃的游戲學習如何正確使用勺子。角色游戲中,孩子們最愛的就是娃娃家,在娃娃家里除了娃娃,我還放置了衣服、鞋子、臉盆、毛巾等物品,孩子們會根據(jù)老師的指導主動給娃娃洗臉、洗手、穿衣、穿鞋。如此一來,孩子們在游戲中找到了樂趣,同時他們的生活能力也無形中得到了鍛煉與提高。游戲對幼兒的吸引力是我們成年人很難想象的,游戲中的困難他們會自己開動腦子去克服,努力達到一定的目的,從而鍛煉幼兒的思考能力,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積極鼓勵,使幼兒主動完成自理任務
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差,情感比較脆弱,又很有畏懼感,我們不能忽視他們一點點的進步,只要發(fā)現(xiàn)他們有了微小的進步,我們就要及時進行鼓勵。比如有的孩子很努力地自己去穿衣服,他雖然把衣服穿好了,但是衣服卻穿反了。這個時候我們要用鼓勵的方式進行糾正,表揚他的小手很能干,能夠自己穿衣服了。然后再去糾正:“衣服上的漂亮圖案藏在里面就看不到啦,我們把它反過來,重新再穿一次好嗎?”這樣去鼓勵孩子,能夠使他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他去主動完成其他自己可以完成的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在不斷的錯、糾正和鼓勵中慢慢地提高。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堅持性、自覺性,我們還會對幼兒的一些生活技能進行評比。在班級的墻上有一顆“成長樹”,樹上貼著孩子們的照片,比賽誰勝出了,我會在他的照片邊上貼上一顆小蘋果,作為鼓勵。誰得到的小蘋果最多,就證明他的小手最能干。孩子們看到自己得到小蘋果會非常開心,因為他們體驗到了自我服務的樂趣。
四、家園共育,使幼兒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幼兒自理能力只依靠老師單方面的努力是得不到提高的,還需要家長在家里給予孩子學習自理的機會。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家園兩個樣”現(xiàn)象,其實究其原因就是家園不一致,所以,我們除了在幼兒園有意識地給孩子們一些任務,還經常會與家長進行溝通,指導家長在家多給孩子一些鍛煉,家園一致地指導幼兒,適當?shù)亟o孩子分配任務,讓他有更多的機會來鍛煉自己。
雖然幼兒還小,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了他們的自理能力,應該放手讓他們做一些能力范圍內的事情。在幼兒園里,每天的幾名小小值日生是老師的好幫手。他們在值日工作中,自我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午餐也有值日生,負責在午餐前幫阿姨分小盤、分小勺。在家里,爸爸媽媽可以利用孩子喜歡夸獎的心理去鼓勵他做力所能及的事,當孩子完成了一件事,爸爸媽媽就要及時進行表揚,有時候可以給予一些小小的物質獎勵,這樣孩子就會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學習自理,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能夠做很多事情了。
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我們幼兒園工作者的責任,在不斷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成為每個幼兒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通過日復一日地不斷培養(yǎng)。我們需要耐心指導、言傳身教,并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自己鍛煉的機會,大膽放手讓他們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只有這樣,幼兒的自理能力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實現(xiàn)“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
【作者單位:昆山開發(fā)區(qū)東部新城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