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朗讀】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明·朱柏廬《治家格言》
一年之計在于春,
一日之計在于晨,
一家之計在于和,
一生之計在于勤。
——《增廣賢文》
【古訓釋義】
朱柏廬在《治家格言》中說:一碗粥一碗飯,我們都應當想想來之不容易;半根絲半根線,也要常常想到得到這些東西很艱難。這句話告誡人們要勤儉節(jié)約,懂得珍惜,不要鋪張浪費。
我們從小就要學會珍惜一切美好的、重要的東西。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jié)是春天,因為這個季節(jié)萬物生長;一天中最重要的時間是早晨,因為早晨是一天的開始;一家人最重要的是和睦相處,俗話說:家和萬事興;而對于一個人來講,一生中最重要的是要勤奮!
【故事鏈接】
清晨,媽媽去上班,她把九歲的佩佳叫醒,對他說:“你已經(jīng)放假。你今天的任務是:在農(nóng)舍旁邊栽一棵樹,讀完《遠處的青山》這本書?!?/p>
佩佳想再睡一會兒,媽媽上班的時候睡覺才香呢!當他醒來時,太陽已經(jīng)當空,他想馬上開始干活。不過他又想了想:還來得及呢!
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綠陰如蓋的桑樹下,他想:“我在這里坐一會兒再開始干活吧?!?/p>
然后他跑到果園里去,吃了一些鮮果,跟蝴蝶嬉戲了約莫半個小時,而后又在桑樹下坐了下來。
傍晚,媽媽回來了,她問兒子:“說說看,孩子,你都干了些什么?”
可佩佳什么事也沒做,他羞愧得不敢望著母親的眼睛。
“可你要知道,我的孩子,現(xiàn)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樹,人們中間少了一個知道什么叫《遠處的青山》的人。現(xiàn)在,無論你多么努力,也無法了解你丟失的這一天所應了解的一切。走吧,我會告訴你,人們在你失去的這一天當中做了些什么事?!?/p>
媽媽把兒子領到一塊剛犁過的田地上,指著說:“昨天這里還是一片收割后的麥茬地,今天都已全部翻耕了一遍。這是拖拉機手干的活。”
媽媽把兒子領到用磚砌成的墻前,說道:“這里早晨還只有花崗石打下的基腳,可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堵用磚砌好的墻啦,瞧,砌工干得多么出色。”
媽媽把兒子領到一座白色大樓跟前,這里的一切──空氣也好,墻壁也好,甚至樓房前面的青草地也好──都散發(fā)出面包的芳香。
“這是面包房。早晨,這些面包還是面粉呢,可現(xiàn)在令人饞涎欲滴……面包師整天工作,汽車一開來,面包就運到商店里去了?!?/p>
最后,母子倆走進了圖書館。圖書管理員指著一個大書架,書架上擺著很多書?!斑@些書是今天大家看完的,是不久前剛還來的,而且又借走了同樣這么多的新書。”
“可我卻游手好閑……”佩佳想了想,低下了頭?,F(xiàn)在他明白了什么叫作“失去的一天”。
【說一說】
根據(jù)下面的圖片,說說我們現(xiàn)在都應該珍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