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天津評劇院創(chuàng)編的評劇《紅高粱》,將重點放到了十八刀(余占鰲)和九兒的曲折愛情和舍身抗日上,展示了人物的內心和情感世界的糾葛,刻畫出了人物內心深處的矛盾面,為評劇的發(fā)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紅高粱》;評??;人物塑造
中圖分類號:J8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1-0052-01
莫言的名著《紅高粱家族》問世已久,在舞蹈、電影、電視舞臺上都曾留下了她身影。由天津評劇院打造的評劇《紅高粱》一劇采取“經典再造”的方式,將劇目的重心放到十八刀(余占鰲)和九兒的曲折愛情和舍身抗日上,通過對二人的內心世界的描繪,將其人生軌跡同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大背景有機結合。該劇包含新意,充分體現(xiàn)了天津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和北方演藝集團大力實施精品戰(zhàn)略,堅持“抓作品帶隊伍,用人才保作品,以作品促人才”的發(fā)展理念。通過創(chuàng)作演出精品劇目,帶動劇團全面發(fā)展。因此,一經推出便獲得了多方面的好評。
作為新時代的評劇創(chuàng)作,《紅高粱》在深刻領悟評劇自身藝術價值的前提下,本著對評劇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目的,對原著情節(jié)進行了大膽修改。遵循傳統(tǒng)戲曲創(chuàng)作“立主腦”、“密針線”、“減頭緒”、“戒荒唐”的原則,將原著中的情節(jié)進行了合理的增刪。通過減去枝蔓性的故事情節(jié),做到了主題凝煉。同時,劇中在原著基礎上,增加十八刀(余占鰲)高粱地劫親,劉羅漢為妻女報仇舍生取義,朱縣長處刑劉羅漢被日寇逼瘋,九兒舍身擔酒殺敵等情節(jié)。該劇本著尊重經典著作的態(tài)度,尋求著其中貫穿主旨的精神內涵,將紅高粱中的抗日主題詮釋得有聲有色、感動人心,賦予了作品本身更為深刻的內涵。
正如莎士比亞所言,“自有戲劇以來,它的目的始終是反映人生,顯示善惡的本來面目,給它的時代看看它自己演變發(fā)展的模型?!币怀鰟∧磕芊衿鸬浇袒诵牡淖饔茫鸵此w現(xiàn)出的價值判斷及審美取向。要通過對劇中人物的精心塑造,將其內心世界展示在觀眾面前,將劇中蘊含的人間真善美,傳遞給觀眾,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評劇《紅高粱》塑造出了日寇暴虐統(tǒng)治下自發(fā)抗日民眾的群體形象,發(fā)掘、發(fā)現(xiàn)和謳歌了中國人不畏強暴的堅強品格。劇中所展現(xiàn)出的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正是人間大美;所展現(xiàn)出中國人的愛國理念,正是人家大愛,這都是戲曲工作者應該著力展現(xiàn)的。戲曲要能起到伸張正義,鞭撻丑惡,揭露黑暗,喚取光明的作用?!耙徊亢玫淖髌罚瑧撌前焉鐣б娣旁谑孜??!睉蚯墓δ懿粌H僅是供觀眾消遣和娛樂,更要能喚起觀眾情感廣泛的共鳴,給觀眾以啟迪。即便不能稱得上是高臺教化,也要能使人心向善。
目前許多主旋律劇作,往往過多的陷入對高大全人物的塑造和歌頌之中,這也造成了目前廣大觀眾對于此類題材劇目興趣的減退,使得一些劇目缺乏商業(yè)演出市場,往往僅演出幾場便偃旗息鼓?!都t高粱》中十八刀(余占鰲)和九兒的塑造卻避免了這種窘境,二人都有自身性格的弱點,但是在民族大是大非面前,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種有缺陷英雄人物的塑造,顯示出了編劇的匠心獨具。避免了高大全人物給觀眾的審美疲勞,也使得該劇做到情節(jié)抓人,人物抓人,能使觀眾緊隨劇情,深入劇中,做到了“臺上一聲啼,臺下千人淚。”
評劇《紅高粱》對九兒的塑造不是流于形式的“臉譜化”刻畫,而是通過展示了她多層次的情感,全景展示了九兒從一個追求愛情的閨閣秀女到舍身抗日的報國烈女的心路變化,凸顯其人格升華的過程。出嫁中的無奈、情郎相見的喜悅、為情守身的赤誠、情投意合的纏綿都在劉羅漢舍身成仁、日寇肆虐下轉化為誓死抗日的家國之情。印證了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篇所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評劇來自于民間,這也注定了它關注民生,反映民意的藝術品質。也正因為如此,在抗日劇創(chuàng)作上,評劇有著與其他劇種相比所獨具的優(yōu)勢。評劇的這種藝術品格使得《紅高粱》的再創(chuàng)作達到深接地氣的層面,從而使全劇呈現(xiàn)出一種清新亮麗的藝術風格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評劇藝術就是在不斷的舞臺實踐中,博采眾長,去粗取精,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名劇,形成了一出又一出經典,可以說評劇《紅高粱》為今后評劇的發(fā)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簡介:
王興昀,男,天津市藝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戲曲史、戲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