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林(重慶市開縣陳家中學)
高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研究
徐紅林
(重慶市開縣陳家中學)
教師的教學語言如何能夠藝術化、精準化地表達、詮釋出課本知識內(nèi)容,并且被學生接受、理解、掌握,這是目前教學改革中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研究的重點。
語文教師;高中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
教學改革的目的是提倡教師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能夠做到自主學習,自主創(chuàng)新,同時更好地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而教學語言作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直接決定了課堂氣氛,它的有效性表達,會使教師和學生的溝通更融洽,課堂效果更好。那么,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有效性,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研究。
作為一名高中教師,作為一名知識的講授者,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項必備的專業(yè)能力。作為一名高中教師,在擁有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如何能夠更好地表達,讓學生接受,用自己的語言魅力感染學生,讓自己的講解具有說服力,將是對一名高中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培養(yǎng)高中教師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教師課前準備要充分
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若想有效,教師首要的就是課前準備要充分。首先教師應當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知識、熟練掌握教材,這樣在課堂中才能更加自如地按自己的思路將課本的重點、難點教授給學生,在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對于學生的疑惑能夠更好地給予解答,而不會因為學生中途的提問破壞講課的節(jié)奏,使得課堂氣氛更加融洽,不會死板。
(二)教師講課語氣、語調(diào)要有吸引力
講課聲音太高容易導致學生反感,聲音太低學生可能接收不到課堂信息;語調(diào)如果太過單一平穩(wěn),沒有抑揚頓挫,容易使得課堂過于枯燥。高中教師只有在不斷的課堂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獨具特色的教學語言,運用適合的語氣、語調(diào),吸引學生的關注,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師與學生要共同參與形成互動
舊的教學模式造成教師在課堂是主體參與者,從而忽略學生主體參與性的不良現(xiàn)象,其實這是不對的。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求高中教師不在課堂上唱“獨角戲”,而是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適合的語境,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形成互動,更多地進行溝通交流,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較強的主人翁意識,真正做到參與其中,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更多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語文教學更多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在語文課堂中,學生不僅要通過教師的有聲語言來接收課本信息,還有很多時候要通過教師的合理適度的肢體語言,例如,表情的變化、手勢的不同來表達課文的情感。肢體語言與有聲語言相互配合,才能將課本知識更加飽滿、立體地呈現(xiàn)出來。
但是肢體語言也需要合理適度地使用,缺少肢體語言的話,課堂會顯得死板平淡。但是肢體語言過多,又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這個度如何拿捏,需要教師在語文課堂中不斷實踐,與學生多互動,總結出屬于教師自身的獨特語言。
語文課堂教學首先要求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學習并掌握課本知識,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的配合,更能幫助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與關注,讓學生在課堂上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輕松學習。
語文是一門蘊含情感的學科。它教給學生更多的是如何感知,如何表達,如何思考。有感情地表達單純地通過有聲的語言是不足以表現(xiàn)的,它需要通過教師的肢體語言來更直觀地將文章所要表達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切身體會到課本作者的飽滿的情感,是愉快、是悲傷,抑或是憤怒等等。
教師獨具魅力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的同時也是能幫助學生能力得到提升。根據(jù)有關研究顯示:人腦的左右半球結構對稱,功能卻不同。左腦主管言語,右腦則掌控肢體協(xié)調(diào)。教師身體力行地展現(xiàn),最終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
(一)教師要了解自身教學語言的優(yōu)劣之處
每一名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語言,既然獨特,必然存在優(yōu)勢和不足之處。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正確了解自身語言能力。規(guī)避自身教學語言中的劣勢,提升加強自身語言的優(yōu)勢。
(二)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
除去自身教學語言的優(yōu)勢,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學習,并加以實踐,以便不斷適應學生的需求。首先,教師是學生的楷模,不斷加強學習本身也是對學生的一項正面積極的影響;其次,不斷學習提升教師自身的語言魅力,用字正腔圓的發(fā)音,把課本知識用流暢的語速及跌宕起伏的語調(diào)講出來,對教師及學生而言,都是一種享受。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教學語言,面對智商和情商都不同的學生,要想提高教學語言的有效性,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學習提升,加強自身教學語言中的優(yōu)勢,合理適度運用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將知識講解給學生,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周燕萍.淺談高中語文教師課堂語言的表達藝術[J].科學教育,2007(12).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