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6-03-03/ 第12版面/娛樂·體育 /作者:本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陳尚文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韓林
從左至右為中國《南京!南京!》、日本《望鄉(xiāng)》、韓國《鬼鄉(xiāng)》劇照。
3月1日是韓國紀念抗日獨立運動的“三一節(jié)”,一部描述慰安婦磨難的影片《鬼鄉(xiāng)》在此時引燃韓國輿論。韓國的慰安婦題材片過去一直難成氣候,《鬼鄉(xiāng)》的意外成功被韓媒稱為“奇跡”。事實上,中日韓三國電影人都或深或淺觸碰過這一敏感命題。從上世紀70年代栗原小卷主演的《望鄉(xiāng)》,到張藝謀5年前的《金陵十三釵》,再到當下的韓國《鬼鄉(xiāng)》,三國電影人都在用光影語言對慰安婦給出各自的歷史解讀。
韓國電影《鬼鄉(xiāng)》2月24日上映后,累計觀影人數(shù)超過170萬人次。該片的火暴口碑很快“驚動”日本媒體。日本《朝日新聞》報道說,這部慰安婦故事片沖上韓國票房榜榜首,將排名第二的好萊塢大片《死侍》甩出幾條街。日本共同社稱,該片根據(jù)慰安婦們的證言拍攝而成,除了描寫她們被迫與家人分離的悲劇外,還再現(xiàn)了強行綁架及施加性侵的日軍暴行,目前已有上百萬韓國人觀看。值得一提的是,《鬼鄉(xiāng)》于2月14日在日本橫濱進行了試映。日本Innolife網(wǎng)報道說,看過該片的日本人心情復雜。有觀眾感嘆,“作為日本人,真想逃出影院”,“看了這部電影感到震驚,日本人應該謝罪”。也有右翼分子表示不滿,宣稱這是韓國人的宣傳戰(zhàn),為的是在侮辱日本的功勞簿上再添一筆,“電影完全是捏造,如果日本政府不進行反擊,劇情就會變成事實”。據(jù)悉,主演該片的韓國女主角甚至受到個別日本網(wǎng)民的威脅。
談到慰安婦問題,日本人向來心情復雜。日本右翼至今仍堅稱綁架慰安婦是軍方個別行為,當局并未直接參與。盡管如此,一些具有責任感的日本電影人還是拍出尊重歷史的良心之作。據(jù)《環(huán)球時報》記者了解,慰安婦題材的日本電影包括《春婦傳》等,數(shù)量將近30部。其中由栗原小卷主演的影片《山打根八號娼館》,將鏡頭對準二戰(zhàn)期間被逼前往南方島嶼賣身的日本女性,這一群體曾被視為“日本的恥辱”,影片劇情根據(jù)著名紀實作家山崎朋子的同名原著改編,片中女主角還獲得柏林電影節(jié)大獎。影片改名為《望鄉(xiāng)》并在中國公映時,曾引發(fā)強烈反響。相比之下,反倒是在進入21世紀之后,日本影壇減少了這方面的創(chuàng)作。
作為二戰(zhàn)受害國之一,韓國一直就慰安婦問題與日本當局“掰手腕”。然而,由這類題材改編的影視作品在該國卻少得可憐。韓國《亞細亞經(jīng)濟》2日分析說,出于題材的敏感性,慰安婦影片不容易拿到投資,拍出的作品只能是獨立影片或紀錄影片這類“小眾”作品?!豆磬l(xiāng)》更是“難產(chǎn)兒”,前后歷時14年才制作完成。對于該片的意外爆紅,韓國媒體甚至用“奇跡”來形容。韓國娛樂網(wǎng)站TVDaily稱,韓國發(fā)生的各種“歷史浩劫”都曾被當作影視素材,唯獨慰安婦電影至今只有3部。首部影片《音叉》問世于2014年,講述二戰(zhàn)后遺留在中國的韓國慰安婦的心酸之路,當年的票房少得可憐。第二部影片是2015年上映的《最后的慰安婦》,全國累計觀影人數(shù)僅為490人次。
韓國文化評論家金憲植分析說,慰安婦電影容易將人物塑造和正邪對比模式化,加上題材沉重,往往難以取得商業(yè)成功?!豆磬l(xiāng)》的逆襲在于凸顯了歷史悲劇下的年輕人命運,引起韓國年輕影迷的共鳴。誰都知道,打動他們才能打動市場。韓媒認為,《鬼鄉(xiāng)》的成功有望激活慰安婦題材的創(chuàng)作力。
由于相關(guān)歷史資料的缺失和當事人的沉默,中國創(chuàng)作的慰安婦故事片并不多,近30年才有人觸碰這一題材。上世紀90年代,一部國產(chǎn)影片《地獄究竟有幾層》在中國內(nèi)地及香港地區(qū)引發(fā)不小的反響。該片講述日本隨軍記者和美勇敢揭露慰安婦丑聞,反而被當作慰安婦遭到摧殘的虐心故事。導演呂小龍在20年后的2014年,再次將這部電影翻拍成《黎明之眼》,并邀請鄭佩佩等港星擔任主角。2002年,丁玲的小說《我在霞村的時候》被改編成影片《貞貞》,講述被強征的中國女性與日本侵略者同歸于盡的故事。該片憑借對戰(zhàn)爭的深刻反思在當年獲獎。近幾年,華語影壇的知名導演也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相關(guān)作品,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和陸川的《南京!南京!》都產(chǎn)生一定的國際影響。然而這些中國電影很難走進日本主流影市,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對于個別影視劇隨意消費戰(zhàn)爭受害者的痛苦這一傾向,有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拍攝慰安婦電影要盡量避免商業(yè)化,尤其不能把婦女的受辱當作賣點,否則將是對那段歷史的二次傷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