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萍
這是個心酸而又溫暖的故事:2006年,廣西全州母親曹美玲,5歲的兒子被人販子拐騙。此后10年間,她與丈夫踏上漫漫尋子路。在一次次與人販子父母的較量中,他們由敵視,漸漸衍生出溫情。驚世駭俗的是,曹美玲認(rèn)人販子父母做干爹媽,兩家仇人變成親人。時至2016年1月,兒子蔣崢仍沒下落,曹美玲與人販子父母還奔走在尋親路上。最近,曹美玲與本刊取得聯(lián)系,希望借助《知音》,照亮兒子回家的路……
2006年3月4日,廣西全州縣才灣鎮(zhèn)。這天,曹美玲與丈夫蔣平元像往常一樣,在自家診所為患者治病;5歲的兒子蔣崢去街上玩耍,被一個叫“彭叔叔”的人帶走,再也沒回來。兩個月前,一個自稱姓彭的外鄉(xiāng)男子來診所打點滴。他經(jīng)常不帶錢,曹美玲讓他先欠著;有時趕上飯點,還留他在家吃飯。與曹美玲一家熟絡(luò)后,蔣崢親切喊他“彭叔叔”。
曹美玲和蔣平元騎著電動摩托車,搜遍了才灣鎮(zhèn)大街小巷,得知那個“彭叔叔”已退了旅館,坐中巴離開了。當(dāng)晚,夫婦倆向全州縣公安局報警……
曹美玲生于1973年,丈夫蔣平元小她1歲,兩人1999年結(jié)婚。2001年,兒子蔣崢降生。婚后,小兩口在家鄉(xiāng)經(jīng)營診所。如今一家人卷入不幸漩渦……
蔣家、曹家人連夜啟程,配合警方,在全州縣城的旅館、網(wǎng)吧、車站進(jìn)行地毯式搜索;曹美玲的父親母親、公公婆婆,打著手電筒在家鄉(xiāng)的涵洞、水塘、枯井尋找。3天后,大家一無所獲,警方一籌莫展。
2006年5月13日,曹美玲不堪壓力,吞服30片安眠藥企圖自殺,幸好被丈夫發(fā)現(xiàn),僥幸保住性命。
6月初,有群眾提供一條重要線索:2006年1月,彭姓男子曾在郵局取過錢。辦案民警順藤摸瓜,在湖南湘鄉(xiāng)縣一處磚廠里,鎖定了給彭姓男子匯款的陳廣文。經(jīng)調(diào)查,陳廣文是一名在逃殺人犯,彭姓男子是他的四弟陳廣興,逃亡多年的陳廣文由此落網(wǎng)。從警方那里,曹美玲了解到陳家兄弟的底細(xì):他們是湖南龍山縣塔泥鄉(xiāng)人,陳廣興1974年出生。2002年,陳廣興與大哥陳廣文、三哥陳廣都將老家一名林業(yè)工作人員殺死。大哥、三哥負(fù)案潛逃。陳廣興是從犯,被龍山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出獄后,陳廣興在長沙搶劫再次入獄。拐走蔣崢時,距離他第二次出獄僅兩個多月。
6月28日,曹美玲夫婦在看守所,見到了陳廣文,向他詢問陳廣興下落。然而陳廣文堅稱他只匯過300塊錢,其余的一概不知。曹美玲的心千瘡百孔……這次湖南之行,曹美玲也有個意外收獲,那就是了解到,陳廣興的父母健在。她決定以此為突破口。
2006年9月,曹美玲與丈夫、哥哥、弟弟悲情出發(fā)。全州到湖南龍山,全程900公里,中途需轉(zhuǎn)5次車。曹美玲一行歷時兩天兩夜,才到達(dá)陳廣興的家鄉(xiāng)——龍山縣塔泥鄉(xiāng)。陳家住在半山腰一個破敗陳舊的吊腳樓里。陳廣興的父親陳化才和母親都60多歲了,坐在火塘邊煨玉米。曹美玲含淚說明來意,陳化才生氣地說:“你找廣興,害得我大兒子被抓。”曹美玲壓抑悲憤:“只要陳廣興將崢崢還給我,我絕不報警。”陳化才這才告訴曹美玲,陳廣興出獄后,他去長沙接兒子。十分鐘后,陳廣興就走了,從此再無音訊。在陳家勸說兩天,老兩口與曹美玲總共交流不到10句。困守不是辦法,曹美玲失落而歸。這年11月,陳廣興被網(wǎng)上追逃。自從聯(lián)系上陳家父母,曹美玲每月給陳化才夫婦寫一封信。信里沒有一句埋怨指責(zé),滿紙盡是內(nèi)心的痛楚、糾結(jié)。陳化才夫婦從未回復(fù)只言片語。
2007年5月19日,曹美玲夫婦第二次造訪陳家。她給陳化才和老伴買了襯衣,給他們孫子零花錢。但陳化才的話依然冰冷:“你別浪費心機,就算知道下落,父母也不會親手將兒子送進(jìn)監(jiān)獄?!?/p>
次日下午,陳化才夫婦借口下地干活,在門上掛一把鐵鎖,變相驅(qū)趕曹美玲夫婦。曹美玲含淚在村里張貼尋子啟事,村民很同情她的遭遇,向她提供線索,說陳廣興的前妻帶著兒子在湖南道縣生活。
經(jīng)過艱難尋找,曹美玲夫婦見到了陳廣興的前妻。她哭著說:“兩年前,他出獄后找我復(fù)婚,被拒絕后將我與父親砍傷。之后沒再聯(lián)絡(luò)?!?/p>
陳廣興的嗜血、兇殘,更激起了曹美玲夫婦的憤怒!蔣平元決定也綁架陳廣興的兒子,讓他的父母也嘗嘗孩子被拐的痛。曹美玲哭著阻止:“李萍和孩子是無辜的,我們不應(yīng)遷怒他們。況且這樣,咱就由受害者變成了施害者?!边@番話,讓蔣平元冷靜下來。
曹美玲繼續(xù)不間斷給陳化才夫婦寫信。陳化才雖沒回信,但石化的心有了松軟……
2008年5月,曹美玲和母親再赴龍山。陳化才夫婦的態(tài)度終于出現(xiàn)轉(zhuǎn)變:不僅招呼母女倆吃晚飯,夜里還安排住宿。陳化才年近七旬,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山上干農(nóng)活。老無所依的陳化才夫婦,也是最深重的受害者,在默默承受另一種痛。曹美玲心生悲憫,主動幫老人干活。曹母也沒閑著。
這次,曹美玲和母親住了半個月。離開時,陳化才老淚縱橫:“我有4個兒子兩個女兒,可沒有一個像你這樣待我。”曹美玲的心驀然一動,何不認(rèn)老兩口做干爹干媽?成為一家人后,他們肯定希望干孫子蔣崢早日回家。曹美玲誠懇地問:“你們愿意認(rèn)我這個干女兒嗎?”陳母哭了:“我們哪有這個福分?”曹美玲乘機向老兩口鞠躬,親昵地叫他們“干爹干媽”,陳化才夫婦連聲回答,老淚縱橫。
曹美玲認(rèn)人販子父母做干爹媽的奇聞在家鄉(xiāng)傳開后,有人罵她認(rèn)賊作父,是縱容犯罪。她淡然回答:“要是你們處在我這個位置,也會這樣?!?/p>
有了干爹媽這層關(guān)系,此后曹美玲一年至少三次趕赴龍山。她給陳家吊腳樓苫蓋遮雨的油氈。農(nóng)忙時,她幫老兩口干農(nóng)活;農(nóng)閑時,她帶干爹媽去縣城添置換季衣服。2010年10月,曹美玲再做媽媽。兒子半歲時,曹美玲聽說陳化才患眼疾,狠心給兒子斷奶趕到龍山。她陪干爹去醫(yī)院診斷、打針。
此后,陳化才也加入尋親團(tuán)。農(nóng)閑時,陳化才背著一袋尋親啟事去張貼。2013年11月,陳化才對親戚撒謊,說自己被查出肝癌,生命期限只剩半年。老人希望這樣能將陳廣興引回來。然而愿望再次落空。
2015年,蔣崢被拐騙已近10年。10年間,曹美玲夫婦沒換過手機號碼,沒關(guān)過機,害怕漏聽每一個關(guān)于兒子的電話。想蔣崢的時候,曹美玲就將他穿過的舊衣服、襪子、鞋子,塞進(jìn)布袋做枕頭,希望枕著枕頭能在夢里見到蔣崢。曹美玲的痛,也是陳化才夫婦的痛。2015年11月,陳化才授意女兒給陳廣興用過的手機號發(fā)出一條條短信:“你拐騙干姐姐的兒子,她卻以德報怨,替你盡孝。如果你還有起碼良知,就告知蔣崢下落?!薄拔液湍銒尷狭?,屬于我們的時光不會太多,有生之年最大心愿,就是看到你將蔣崢帶回家?!?/p>
2016年1月,曹美玲含淚向本刊記者傾訴:“如果他還活著,今年已15歲了,能上網(wǎng)了?!彼魡荆骸皟鹤?,爸媽找你找得好辛苦,你什么時候回家?”
[編者按] 拐賣兒童雖非命案,但某種意義上比命案對社會治安的影響更惡劣。人類諸種感情中,親子之情是最為強烈的。因此孩子被拐后,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事件屢屢發(fā)生。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政府、社會形成合力,編織一張安全大網(wǎng),清理、堵住拐賣兒童的源頭。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監(jiān)護(hù)人,也應(yīng)該加強防范,對孩子開展安全教育,引導(dǎo)孩子學(xué)會自我保護(hù)。只有這樣,令人心碎的未成年人被拐騙悲劇,才盡可能避免。
曹美玲夫婦的遭遇令人扼腕,本刊與主人公懇請廣大讀者,捧出一顆同情之心,伸出一雙援助之手,留心陳廣興和蔣崢的下落,積極提供線索,讓蔣崢早日踏上回家的路。
編輯/肖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