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潔芳
(福建南平市浦城三中)
談新課程下高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胡潔芳
(福建南平市浦城三中)
在新課程教學形勢下,若想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實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課程改革目標,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注重歷史概念的講述,解析課本的知識結構和自身的教學思維。
新課程;歷史思維;知識結構
歷史思維能力是思維能力在歷史教學中的具體體現(xiàn),是中學生學習歷史時應該培養(yǎng)的一種最基本能力。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必須在初中教學的基礎上,是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事件、人物、現(xiàn)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發(fā)展趨勢,認識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習中應具備的相關能力。結合知識講授對學生進行技能和思維訓練,實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課程改革目標。因此,如何使學生汲取歷史智慧,發(fā)展歷史思維能力,是值得高中歷史教師深刻探討的問題。
歷史教學中,講清歷史概念是最基本的要求。概念不清楚,則無法幫助學生形成對歷史現(xiàn)象的基本認知,更談不上讓他們認識歷史規(guī)律。現(xiàn)行高中新課程以專題式的方式編排,要求學生有相當?shù)耐ㄊ分R儲備。
傳統(tǒng)歷史教學中,我們強調歷史概念的五要素:時間、空間、人物、內容、結果。這些都是基本要素,但容易讓學生把歷史概念僵化為死記硬背的歷史知識。新課程下歷史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記住具體的史實,還要引導學生運用分析、綜合、比較等能力去理解歷史的規(guī)律。因此,歷史概念不能生硬地灌輸給學生,講述一個歷史概念,都需要將它活化,通過明確的目標,多角度構建多維的歷史學科體系。
歷史概念的抽象程度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利用多樣化的資料,化繁為簡,深入淺出地進行。如在涉及歷史人物評價時,我給學生出示魯迅先生的一段話:“我們講到曹操,就會聯(lián)想到《三國演義》和戲臺上的奸臣,但這不是觀察曹操的真正方法。應該還原曹操本來的歷史面目?!蓖ㄟ^閱讀這段材料,學生會比較容易得出結論: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臉譜化,要看他的實際作為,這種認識本身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由此可以看出,概念的講析在歷史教學中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性思維認識。
歷史思維能力包括如何對歷史事實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它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滲透到日常教學過程中,有些歷史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的講授活動潛移默化,而有些能力則必須通過針對性的強化訓練才能得以鞏固,如一些復雜歷史現(xiàn)象的綜合、分析與比較。我認為在大考之前的適應性訓練是必要的,而要讓學生真正能夠客觀、全面看待歷史問題,綜合運用史觀,達到史與論、知識與能力的水乳交融,則必須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歷史思維能力,我們完全可以求助于教材本身,其實教材本身就是最好的歷史思維的榜樣。教材中對某一歷史事件或現(xiàn)象的敘述,一般都必然經歷背景、過程與影響或意義的敘述過程,我以為這就是最簡單的歷史思維的體現(xiàn)。因此,教會學生看書,尤其是教會學生如何分析教材結構,看其如何分析、敘述、概括問題是至關重要的,它既可以幫助學生確立一種思考歷史問題的模式,又可以幫助學生在形成一定思維模式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遷移,完成一定的求異發(fā)散的思考。教師在分析教材時,有意引導學生認識教材是如何分析處理問題要比單純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對于學生的意義更大,至少它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可供借鑒、參考的思維方式,這難道不是一種良好學習方法的訓練與養(yǎng)成的手段嗎?
分析、探究教材的思維模式,就是感知和理解編者意圖、留意從教材中發(fā)掘、提煉出思維方法。從小的方面講,要弄清教材每一個歷史問題和思維方法;從大的方面講,要理清整個子母、章節(jié)和各個單元的思維結構。包括史實與史實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論據(jù)與論點之間有什么邏輯關系?編者在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是如何組織史實、運用史料、通過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綜合等方法展開論證,進而得出結論的?等等。
教師要培養(yǎng)歷史思維能力需要注重創(chuàng)設有益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置身于一種學習探究的氣氛中,自覺、主動地感受歷史,從而激發(fā)學生理解與探究歷史問題的愿望。
首先,在教學中需要運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用心去構建每一堂課,去激發(fā)學生的思想共鳴。
其次,以討論、辯論、小論文促進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歷史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有很多,課堂教學是實現(xiàn)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1]鐘啟泉,聶幼犁.歷史課程與教學論[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建紅.我對教學中處理歷史概念的認識與思考[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0(6).
[3]陸安.教師經驗:歷史課不能忽視的課程資源[J].歷史教學,2006(1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