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鐳
孫悟空最讓猴粉失望之處,就是他在打怪時,不斷地向天庭或西方勢力求助。
現(xiàn)在都流行大數(shù)據(jù),我們就用數(shù)據(jù)來說話:西游里的所謂九九八十一難,其實有很大的水分,因為不少“難”是重復(fù)計數(shù)的,比如“五莊觀中十八難,難活人參十九難”;還有“路逢大水三十六難”。所以,將水分?jǐn)Q干,取經(jīng)路上,滿打滿算,也就三十五次遇怪而已。
三十五次遇怪,孫猴子參與的,有三十三次,在這三十三次中,他向天庭或西方勢力求助的次數(shù),竟高達(dá)二十五次,簡直就是求助成癮了。因為他求觀音姐姐的次數(shù)最多,我們就以觀音姐姐為例,來說道說道。
第一次請觀音姐姐幫忙,發(fā)生在“陡澗換馬第九難”(第十五回)。猴子找它要馬,小白龍敵不過,深潛澗底,做條縮頭白龍。猴子急了,再去約戰(zhàn),小白龍又打不過,“將身一晃,變作一條水蛇兒,鉆入草科中去了”。猴子在土地山神的點撥下,準(zhǔn)備去找觀音幫忙。
觀音姐姐來到,正一籌莫展的猴子,一開口竟然直斥觀音姐姐:“你這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你怎么生方法兒害我!”姐姐也怒了,完全不顧那該有的莊嚴(yán)寶相,開口就罵:“你怎么不來謝我活命之恩,反來與我嚷鬧?”猴子繼續(xù)嘴欠,指責(zé)觀音害他,以及“縱放歹人為惡”!
現(xiàn)在問題來了:觀音姐姐為什么對猴子這么好?
別急,再看后面幾次求助。
猴子第二次請觀音幫忙,發(fā)生在第十七回,觀音院,袈裟被熊熊乘火劫走后,猴子跟熊熊打了一整天,“只戰(zhàn)個平手”,想來想去,“這樁事都是觀音菩薩沒理,他有這個禪院在此,受了這里人家香火,又容那妖精鄰住。我去南海尋他,與他講一講,教他親來問妖精討袈裟還我”。
猴子到了南海見到觀音姐姐時,開口又是興師問罪的語氣:“我?guī)煾嘎酚瞿愕亩U院,你受了人間香火,容一下黑熊精在那里鄰住,著他偷了我?guī)煾隔卖?,屢次取討不與,今特來問你要的?!?/p>
觀音姐姐一聽又怒了:你弱你還有理了?“這猴子說話,這等無狀!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來問我取討?”
此話一出,猴子明白了,“知他曉得過去未來之事”,趕緊服軟:“菩薩,乞恕弟子之罪,果是這般這等。但恨那怪物不肯與我袈裟,師父又要念那話兒咒語,老孫忍不得頭疼,故此來拜煩菩薩?!?/p>
這次,猴子刁不成,扮可憐,觀音姐姐又幫他收妖了。
再見到觀音姐姐,猴子也學(xué)乖了,說完流沙河遇阻,用極其謙卑的語氣說:“因此特告菩薩,望垂憐憫,濟渡他一濟渡?!弊匀?,觀音這次又幫他了。
這三次之后,猴子徹底拋棄了求人還嘴硬的刁樣,再求觀音,就一直扮可憐了,用的詞還特文縐縐的。
最后一次求觀音姐姐,是真假美猴王一節(jié)(第五十八回,難辨獼猴四十六難),猴子跟六耳獼猴打得難分難解,打到南海請觀音姐姐辨?zhèn)€真假。
從開始的刁,到后來的慫,猴子作為一個求助者,為什么會有這種前倨后恭的態(tài)度?
取經(jīng)是一盤很大的棋,如來是總設(shè)計師,觀音是具體執(zhí)棋人,猴子是很重要的一顆棋子,他不玩了,游戲就很難進(jìn)行下去。所以,不去取經(jīng),就是猴子的籌碼,也是他敢于在觀音姐姐面前很刁的底氣。
猴子有籌碼,觀音姐姐手里也有,那就是將猴子再次壓到五行山下。這對猴子來說,是生不如死的體驗。所以,猴子和觀音之間就是一種博弈:觀音怕他不去取經(jīng),他也不想再被壓到五行山下。博弈的結(jié)果,雙方都妥協(xié):猴子套上那緊箍保唐僧取經(jīng),而觀音則對他有求必應(yīng),還送他三根毛。
經(jīng)過這一次兩次的博弈,猴子徹底想明白了:觀音需要他,他也斗不過觀音,耍什么刁都是在耍猴。不如雙方都和顏悅色,把這戲演好,票房分了,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