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幫”離我遠點吧
敬愛的西子姐姐:
我一直想好好學習,但總是控制不了自己,我不想看電視,但我總覺得電視在“誘惑”著我。我想好好學習,但我常常被手機、QQ“迷惑”,被電腦下“迷魂藥”。周末,總是離不開電視和電腦,作業(yè)常常拖拉到周末的下午,而且還告訴爸爸媽媽我寫完了。但我真的想好好學習,把學習成績提高,媽媽說,這樣我就可以學鋼琴了。西子姐姐,您能幫幫我嗎?
一個想學鋼琴的女孩
小妹妹:
你好!看到你說電視、電腦、手機總在“誘惑”你,讓你常常管不住自己,真是很形象生動。其實這個“誘惑”不僅僅對你,對大人們也是一樣?,F(xiàn)在到處可見“低頭黨”“鍵盤手”或者“粉刷匠”,即使一家人在一起,也常常是你在看電視,他在刷屏幕,各自忙得不亦樂乎。姐姐每天也有很多時間花在電子產(chǎn)品上,這個問題確實需要好好探討一下。
說真的,電子產(chǎn)品確實有吸引力:信息量大,圖、文、聲并茂,不僅內(nèi)容豐富,而且互動充分,瀏覽、聊天、問路、打車、購物、買單,無一不可,要想徹底斷“電”似乎已經(jīng)不大可能了。但是也正因為這樣,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知不覺就花掉了,回過頭來細想,其中不乏浪費和可惜。姐姐很理解你的感受。
今天,你能反思并想抵制“電子幫”的誘惑,姐姐覺得你已經(jīng)在改變了。而且,對于你這個年齡而言,不論從保護視力、身體,還是從學習發(fā)展上,學會控制自己、更好地利用時間,是再好不過的了。何況如果真的學了鋼琴,確實需要有練習的時間保障。所以,換位思考,也可以理解爸爸媽媽的心情了——怕你學習已經(jīng)很緊張,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琴啊。說到底,就是要想辦法減少“觸電”時間,更好地安排學習和生活,提高學習效率,為學鋼琴留出時間。
介紹兩種心理學上常用的方法,你不妨一用哦。
第一種叫“脫敏法”,就是循序漸進、逐漸改變。步驟:(1)確定原有“觸電”時間,即你平時隨意看電視、用電腦的時間,比如每天2小時;(2)設定一個你希望減少的“觸電”時間,比如每天少于1小時;(3)設計行動方案,即達成改變愿望的行動路線。你需要做一份計劃表,列出每天希望減少的時間(如,第一天減少10分鐘,第二天15分鐘……),循序漸進實現(xiàn)減少1小時的目標。當然,你最好將要做的事情和時間匹配起來,以便有目的地減少“觸電”時間。同時,你可以做一張記錄表,只要按計劃完成了,就給自己一個大大的贊。
第二種叫“洪水法”,就是定一個最終的目標,使出渾身解數(shù)一下子就達成。比如,你希望將“觸電”時間從2小時減少為1小時,那么一開始就這樣去做。也許第一天會覺得很難,但一旦實現(xiàn)了,就會很有信心,假以時日即成習慣。這種方法需要較強的自我控制力,是用“洪水”一下子沖掉某一習慣的做法,很痛快、很堅定的選擇。以姐姐的經(jīng)驗,如果選這種方法,你最好從做簡單、相對有趣的事情開始,以抵制“電子幫”的誘惑。否則一下子要達成目標,確實不容易。
姐姐曾經(jīng)用過一次最猛烈的“洪水法”——一星期不“觸電”,不看電視、不用手機、不開電腦,讓自己能夠回歸一下“原生態(tài)”的生活:看紙質(zhì)書、用筆寫字、寫一封信給朋友、無聊地發(fā)發(fā)呆、畫些只有自己明白的圖畫……原來“無電日”是那么有趣和自在?。⌒∶妹?,強烈建議你也試試。如果沒有“電子幫”的陪伴,你照樣能有滋有味地生活和學習,那么你絕對是個很有自制力的人。倘若你能這樣證明自己,那別說學鋼琴,只要有條件,你的任何偉大夢想,爸爸媽媽肯定都會大力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