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河北廣播電視臺,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淺析電視新聞故事化模式
張艷霞
(河北廣播電視臺,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故事化模式逐漸成為電視新聞的常用模式之一,通常采用對話、情景、描述等方法,真實再現事件的發(fā)生過程,達到更好地吸引和打動觀眾的效果。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故事化模式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現狀,挖掘該模式存在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提出解決方法,以期對電視新聞故事化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fā)展有所裨益。
電視新聞;故事化;模式
(一)電視新聞故事化的產生背景
多年前,我們看到的新聞大多是單調、乏味、枯燥的。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大、科技信息的進步、受眾群體的變化,電視新聞為了迎合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不斷提高了獲取信息和知識的要求,故事化模式應運而生,從而提高了大眾對電視新聞的關注度,對提高電視新聞的收視率提供保障。正如清華大學李希光教授所說,“新聞學是一門采集故事和講述故事的學問”。[1]可以說,故事化模式是新聞表達中最基本和最生動的表達形式之一,并且已經體現出相對其他模式的獨特魅力和優(yōu)勢。
(二)電視新聞故事化的運用現狀
央視是我國最早運用電視新聞故事化模式的頻道之一。早在1993年,我國中央電視臺就開播了《東方時空》欄目,其中有一個子欄目——《生活空間》。這個欄目的開辦宗旨就是“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2000年,《生活空間》正式更名為《百姓故事》,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逐步成長為了最受廣大群眾喜愛的品牌欄目之一。
(一)故事化模式的優(yōu)勢
1.感染力增強。故事性新聞通常事件新奇獨特,情節(jié)跌宕起伏,讓人始料未及,但又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更能引起大眾的興趣和共鳴。它能更好地捕捉生活中的細節(jié)和瞬間,通過再現新聞場景、展現新聞細節(jié)、引用人物語言等,使新聞更加有血有肉、真實可感、景中生情,充分調動起觀眾的情緒和感受,使新聞報道更加富有人情味和感染力。
2.可視性增強。電視新聞產業(yè)已經進入注意力經濟時代,只有不斷提高可視性,才能使觀眾產生愉悅感滿足觀看需求。因此,采用故事手法講述老百姓身邊剛剛發(fā)生的事件,可以增強平民意識,很好地拉進新聞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使觀眾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除此之外,輔以形象化的語言還能提高報道的思想性,使新聞報道風格清新、情感豐厚,從而更好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3.可信度增強。真實可信是新聞報道的第一要求。故事化模式采用講述故事的敘事手法,真實描述事件現場的前因后果,通過情景再現、引用話語、細節(jié)描述的手法,使新聞更加客觀、形象、具體,使新聞報道的人和事形神兼?zhèn)洌o人仿佛親見、真實可信的感受。一般采用直接引語的方式,如“權威人士強調”“據目擊者稱”等借嘴說話的方式,進一步提高新聞的真實性和權威性,這樣更容易被廣大觀眾所接受,可信度和說服力顯著增強。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誤區(qū)
1.過度泛濫運用。有些新聞媒體對故事化模式的把握并不準確。為了增強吸引力,迎合觀眾需要,博得大眾眼球,過度運用故事創(chuàng)作新聞產生了本末倒置的后果。一些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甚至屏蔽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重大事件,反而在丑聞、車禍、犯罪等故事上大做文章,在選材時選擇容易吸引人或刺激性強的故事題材,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細枝末節(jié)和花邊新聞上??梢钥闯?,一些電視媒體在講究經濟效益的同時,喪失了社會效益,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媒體的功能。
2.盲目夸大情節(jié)。新聞報道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真實性,這是新聞的立身之本。在新聞報道中,要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過程、結果均準確無誤,事件中涉及的數字、數量、引用材料必須絲毫不差。[2]但有些電視媒體單一追求新聞的故事化,大肆渲染故事氛圍,把故事性強的部分放大,進行細致潤色加工,在報道過程中加入自己的一些“合理想象”,這違背了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嚴重影響了新聞的屬性。
3.忽略報道時效。時效性也是電視新聞應當具備的要素之一,沒有時效就不可以稱為“新聞”。作為新聞故事,素材大多源自現實生活,這就需要媒體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挖掘和整理。在事件第一時間產生的時候沒有立即進行報道,而是在事件結束后才開始著手調查采訪,很大程度上削減了新聞報道的新鮮程度,失去了自身應有的價值。如果單是為了增強故事性,使新聞變成“舊聞”,就會導致新聞報道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一)增強電視新聞的原則性
從中央到各級地方電視臺,新聞工作者都肩負著認清形勢、宣傳政策、影響輿論、服務群眾的重任。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嚴格遵守電視新聞的各項原則,從新聞的源頭抓起,以孜孜不倦的態(tài)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全心全意地投入,多出精品力作,努力把電視新聞欄目創(chuàng)辦成廣受群眾喜愛的品牌節(jié)目。
(二)增強電視新聞的真實性
如果電視媒體以犧牲新聞真實性為代價來獲取眼前利益,這是一種短視行為,無異于自毀根基,必定會失去公眾對電視媒體的信任,沒有存在的價值。新聞媒體從業(yè)人員的首要任務,就是盡己所能查證消息是否屬實,不應任意曲解或者故意刪除重要事實,更不能為了提高吸引力而故意夸大事實或憑空想象臆造。
(三)增強電視新聞的時效性
自新聞傳播出現之日起,時效性就是衡量新聞價值的一個決定性標尺。在媒體競爭激烈的今天,時效性顯得尤為主要,搶獨家新聞和首播時間成為媒體爭奪焦點。如果遇到有重大價值,一時又難見成果或暫時不能播出的電視新聞,應該通過分期報道等形式進行報道,使觀眾能夠第一時間了解事件的最新進展,同時留給觀眾一些懸念,吸引觀眾持續(xù)關注,進一步提高電視新聞的收視率。
[1] 李希光.新聞學核心[M].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75.
[2] 王罡.對報紙新聞故事化存在的問題分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4(40):342.
[3] 林凌.電視新聞時效性的理解及把握[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0(12):36.
G222
A
1674-8883(2016)20-01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