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讓每一位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訪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

2016-02-27 02:09李希貴
未來教育家 2016年10期

讓每一位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訪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

《未來教育家》(以下簡稱“未”):北京十一學校開創(chuàng)的新型育人模式已廣為人知,尤其是2014年獲得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之后,一直引領著學校變革和課程改革的方向。大家很想知道,十一學校的“學校轉型”是否已經結束?2014年之后的十一學校又在想什么?做什么?

李希貴:從2010年到2014年,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構建了新型育人模式的整體框架,包括一個高選擇性的課程體系、選課走班的教學組織形式、以扁平化和分權為特點的學校治理結構。通過制定十一學校的章程,以學?!皯椃ā钡男问桨堰@樣一種學校治理體系確立了下來。

十一學校的“學校轉型”是轉向更加關注個體,通過學生的自主選擇慢慢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喚醒自我,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并成為最好的自己,為我們這個國家和社會服務。這個轉型是漫長而艱難的。把一個整體框架建起來很艱難,而要真正落到課堂,落到每一天的教學活動之中,就更不容易了,它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十一學校并未停下腳步,而是一直都試圖破解這樣一些東西。

我們提出了“學程”的概念,當我們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上實現(xiàn)了一人一張課表,每一個學生在課程選擇上,已經有自己和別人完全不一樣的跑道,那么他走進每一間教室,學習每一門學科的時候,就會特別渴望在教室里、在一個學期的學習過程中有不一樣的學習路徑。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也同樣能被尊重和發(fā)展,能夠在他的學習過程中發(fā)揮最大的優(yōu)勢。這一點對我們的挑戰(zhàn)是很大的。在這一點上,我們希望和前面可見的這個育人模式框架相統(tǒng)一,實現(xiàn)在教學實施這個領域里,在每一個學科的學習當中,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之中,也是選擇、喚醒和發(fā)現(xiàn)。

未:十一學校在對學程和學習路徑的研究過程中有哪些發(fā)現(xiàn)?

李希貴:我們開發(fā)了近300門選擇性的課程,接下來我們非常想弄清楚走在選課走班背景下,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路徑是什么樣的?每一個學生自己的自主學習、線上學習等到底是什么樣的?老師們調研了大量的學生個案,就是為了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路徑到底不同在哪里。

通過大量的調研我們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路徑都是不一樣的,同一學生不同學科、同一學生同一學科的不同階段也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在某一學科上不是不夠努力,而是方法單一,所以當一個孩子學業(yè)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我們有時會簡單地歸咎于他是不是不努力學習,其實還真不是這樣的。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采取不同的但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樣的學生往往成績非常好。我們還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面對疑難問題時,他們會找班級微信群(同伴)、APP(互聯(lián)網)和老師,但我們發(fā)現(xiàn),找老師已經不是首選了。

在選課走班背景下,學生的學習已經不再受班級界限的影響,同伴的影響也是重要方面。他不會的時候會主動地找同學去問,當他會了的時候,還會主動幫助別的同學去解答。在同伴互助方面,我們很多學生自發(fā)組成了“學習合伙人”小組織,針對每個人的個性、擅長的學科進行分工,有難題的時候大家在一起探討。

這時候老師們在哪兒?我們可以從局部突進、順應風格、規(guī)律遷移、跟蹤鏈接、以環(huán)帶鏈等方面進入。我們想從多種角度去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路徑,并去了解我們到底從哪些方面給予他們幫助。比如說從學習資源、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學習順序、學習激勵、家庭對其的影響、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學習風格以及興趣特長等方面。

我們的老師在學生學習路徑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們通過發(fā)現(xiàn)和甄別學生的不同學習路徑,通過對不同學生學習風格和學習流程的分析研究,將學生是否喜愛學習、是否會學習從表面深入到實質,在此基礎上思考怎樣才能幫助學生。學習路徑的研究,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能夠看得見,打開他們學習的黑箱,發(fā)現(xiàn)學習的密碼。

未:在研究學生學習路徑的基礎上,十一學校課堂教學的突破點在哪里?

李希貴:當我們清楚了學生的學習路徑,接下來我們的第二步就是要考慮怎樣去幫助學生,我們就要在工具、策略、方法方面進行研究,要為學生提供工具、模型和腳手架。很多時候我們感覺到課堂教學“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為什么“一放就亂”,就沒有效率?就是因為學生在攀登臺階的時候沒有腳手架,在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時候沒有工具,所以效率大大降低。我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能夠在某一些學科,某一些學習能力,某一些具體能力和知識學習培養(yǎng)的過程中能給老師包括學生提供這樣一些工具、模型和腳手架。

我們的老師在教學實踐中利用和研發(fā)各種教學工具,為學生們的學習搭建腳手架,從而培養(yǎng)學生所需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例如,我們英語學科的老師們,在英語教學中對各種不同“工具”的使用,比如基于線上的盒子魚平臺、微信等即時交流APP等“平臺工具”,打開了聽說學習的新模式;比如各種有趣有料能調動學生興趣的“不服來cut、photo、tell、bite”等系列“活動工具”助力教學;比如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及引發(fā)批判性思考的問題的“情境工具”;比如開發(fā)的各種小而有用的“搭臺階工具”:口語評價細分表、閱讀脈絡表、“邊讀邊寫”寫作提示表、初中英語寫作問題診斷及解決方案、診斷中的錯題分析記錄、進入初三后英語學習的打開方式等。這些工具給學生們搭建了平臺和腳手架,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陌生而高大上的知識有了工具的助力后,變得“平易近人”,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及文化意識等方面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再比如,我們的數(shù)學學科老師們使用思維導圖、階梯化問題設計、利用基本圖形培養(yǎng)幾何直觀、個性化“極課”錯題本分析三步走、學習策略圖等很多“小工具”,這些都是老師們基于學生的實際問題及老師們的教學痛點,通過平時課下不斷學習、團隊研討,進而研發(fā)出的有效工具。這些工具讓學生有抓手,盡可能達到短時間內尋找最優(yōu)解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

未:在“互聯(lián)網+”的背景下,十一學校是如何將技術和網絡納入到學生的學習中的?

李希貴:十一學校從2014年就提出“學生自帶智能手機等設備進教室”的要求,他們經歷了最初的新鮮感,到現(xiàn)在已經可以合理使用手機、電腦等設備。隨著電子設備越來越多被用于學習,學生們能夠嫻熟地使用各種網上方式學習。

我們實現(xiàn)了校園無線網的全覆蓋,學生隨時隨地都可快捷地使用網絡。網絡已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輔助手段,我們在教學上也廣泛開展O2O教學的實踐。老師在進行O2O教學研究中發(fā)現(xiàn),與傳統(tǒng)教學的課上互動時間短、學生表達含蓄、課下的學習習慣難以觀察等缺點相比,基于線上線下互動的O2O教學特點是:師生互動時間長,從課上到課下,手段豐富;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下更愿意表達;在大數(shù)據(jù)的背景下,有利于老師解讀學生。他們還探索了在同一間科學教室、同一個課表時間,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選修模塊。在線上,學生借力互聯(lián)網資源進行自研自學;在線下,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動手實驗、教師進行輔導相結合。

通過設立學科技術助理,讓青年教師幫助網絡技術薄弱的老師,提供技術支持與各種服務。同時,大力推進學校的大平臺建設,盡可能滿足更多的需求。通過技術助力課堂的實踐,我們幾乎每個學科都能夠通過O2O教學指導學生的學習,除了網上資源豐富的英語外,我們的歷史課開發(fā)歷史游戲APP,能夠進行線上自習與討論;物理和化學課老師自己制作的微課視頻可以傳到網上,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數(shù)學課可以在數(shù)學軟件的幫助下進行復雜圖形構建和數(shù)學建模;語文課的閱讀與寫作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討論與交流……

將互聯(lián)網上的豐富資源轉變?yōu)槲覀兊膶W習資源,借助O2O資源互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和時間,更好地推動學生們學會自主學習。

未:為什么學習資源的建設那么重要?該如何突破?

李希貴:構建學習資源確實是我們正在面對的困難問題。我們不能讓學生帶設備來了,只能到網上搜索個百度就完了,資源是無邊無際的,不能讓孩子們漫無邊際地去找那些東西吧,一個學習內容,我們要搜多少頁百度頁面才能找到適合的內容?在日常學習中沒有必要那樣去學習。

知識是海量的,知識的學習要升級,要扣住核心知識,利用核心知識去更好解決問題。就像老師現(xiàn)在講課一樣,課時總是不夠,能講得完嗎?永遠都感覺講不完。東西太多了,哪個學科也講不完,就看你要講什么,講這個學科的核心內容就可以了。更多的內容要根據(jù)需要,讓學生利用豐富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去構建和整合與各種學習需求相對應的資源。這幾年我們曾在試點年級進行資源建設,現(xiàn)在看我們要從學校層面開始著手。其實,也不必從頭開始做,有些國家早就已經開始做了,有非常豐富的、成形的資源。國外的資源很多都是相關的公司和機構開發(fā)的?,F(xiàn)在都有了不少現(xiàn)成的東西,很多就不需要我們自己再費力去開發(fā)了。

我們在教學案例研究上的總結很多,但是不容易在老師們中去推廣,而資源整合就可以廣為所用,把老師從繁重備課中解脫出來。我們現(xiàn)在遇到的癥結是:老師要去備課、研發(fā),要進行個別化的教學,還要參與到管理中去,老師們忙不過來。老師們覺得備課時間都不太充裕。如果資源問題解決了,就不需要太多的備課時間了。最近考察美國學校的那些資源真是細到了教師上手就能進行教學的程度,不再需要老師花太多時間去找這些東西,各種各樣的資源只要你去選擇和利用就可以。原來我們說集體教研是中國的教學特色,我們就會猜想,難道美國學校不進行教研嗎?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的第三方機構已經把那些東西都研究出來做好了,通過這個抓手也就把許多問題解開了。

我們可以做好資源整合,從標準到資源都可以站在別人的肩膀上開始做起。我們要做的是去開發(fā)他們沒有的東西。

未:無論是學生學習路徑研究,還是為學生提供工具、模型和腳手架,以及O2O資源建設,我們最終是希望學生的學習實現(xiàn)怎樣的改變呢?

李希貴:要實現(xiàn)整個教育教學形態(tài)的轉變,跟上國際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個別化學習將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如果我們不尋求改變,就無法讓學生適應21世紀所需要的技能和素養(yǎng)。

我們提出過“讓學習真實地發(fā)生”,“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而設計”,這是我們的研究理念和口號,而學習路徑研究,以及提供學習支架和工具、腳手架,都是具體的研究實踐,學習資源的建設為學習提供廣闊的基礎。只有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分析他們的學習方式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們才能找到差異,進而實現(xiàn)個別化學習,“為每個人學習而設計”的理念想要實現(xiàn)的就是個別化的教育。

我們的教學實行小班化,個別化學習就有可能得到實現(xiàn)了。以前沒有小班化想要實現(xiàn)個別化也很難做到。小班化后老師們開始嘗試,嘗試后發(fā)現(xiàn)只是小班還不行,于是又有了教室分區(qū)的實踐,在我們的初中,一些學科教室有里自主學習區(qū)、小組合作區(qū)、DIY區(qū)等不同區(qū)域,也就是說不同的教學內容以不同的方式在學習,也分別提供了不同的資源。

創(chuàng)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變?yōu)闉槊恳粋€學生進行的教育,當然做到“一對一”是很難的,可以先是“每一類”學生,再到每類學生的“每一個”,即使以后達到個別化教育的理想狀態(tài),仍然還是有“每一類”的存在,不可能每個學生都絕對的不一樣,大多數(shù)學生在很多方面是一樣的,再去針對個別的?!邦悺敝杏小皞€”,“個”中有“類”。

大家容易對個別化有誤解,因為最早提個別化是指對那些特殊的孩子給予關注,比如智力上的、身體上的,關注學生中兩頭的比較多,即拔尖學生和落后跟不上的學生,這是傳統(tǒng)的個別化輔導的含義。而大班五六十個學生想做到都關注也是做不到的。

不是“一對一”才叫個別化,個別化很容易被理解為一個對一個,認為“一對一”是老師必須在場才叫“一對一”,個別化學習實現(xiàn)的路徑有很多,更多時候是老師不在場時也能實現(xiàn),更多的個別化學習可能是老師不在場的,但是需要老師去一個一個地去關注。個別化學習也是內化了自主學習的,不是那種灌輸式和傳輸式的學習。

當然,個別化學習的實現(xiàn),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未:在這一系列的舉措中,有沒有一個最核心的要素?

李希貴:有,這就是學習目標。我們接下來的方向是在標準、目標和資源上同時推進,我們把目標看得更加重要,必須明晰目標,因為后面的一切內容都將是基于目標的。

基于標準、目標、資源,我們能夠提供一套東西給學生,然后他們根據(jù)自己的進度,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學習,每個學生的學習體驗和過程、結果都不一樣了。確定好各層目標,確保學習資源作用在他們身上,就有實現(xiàn)個別化學習的可能。

標準就是國家的課程標準,基于這個標準我們要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目標是可以細化的,細化之后還是可以分層級的,學生可以逐級地進行選擇。

為什么要分層級呢?舉個例子,我們數(shù)學高階課程的潘國雙老師說,即使是在數(shù)學同一高層次的學生,他班里16個學生都可分為16個層,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層,雖然16個學生整體上看是同一個高端數(shù)學班的,但是細細分析發(fā)現(xiàn)還是16個不同的層。如同放大鏡,看我們放大多少倍,倍數(shù)少,學生們的分層分類層級就少,放大更多倍數(shù),發(fā)現(xiàn)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仍可以看千差萬別的不同層次。

因此,在同一個目標下我們有不同的等級,比如做到什么程度是一般級,什么程度是較高級,什么程度是優(yōu)秀級。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可以確定他的目標,比如說我沒有那個水準,我為什么要去選那個最高級呢,我選了學習就會異常吃力,不適合我。而細化的目標背后都有配套的相應資源,如果我是適合第二級的,那我就有和這一級配套的資源,老師就有和這一級目標配套的教學方式。

同一標準,不同的目標,不同的資源,不同的學習方式,不同的學習成果,最后的診斷標準也是基于不同目標的。它一定要有可見的東西。有這個東西我們才知道學生達到目標了,在原來目標基礎上可以升到上一個目標了。不同的學習診斷和評價也要有,資源后面一定要有一個診斷評價,目標要可測可評。

我們知道,這個工程量是非常浩大的,內容也是很復雜的,但是,這已經是到了學習最核心的地方,也挑戰(zhàn)了學科最核心的東西。我們稱之為基于標準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