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6-02-26/ 第16b0226finish版面/要聞 /作者:●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記者 范凌志
“觀光是兩岸最大規(guī)模的文化互動與溝通……兩岸觀光不容許倒退。”這個表態(tài)乍聽很像出自藍營人士之口,實際上它來自臺灣“候任總統(tǒng)”蔡英文的政策辦公室執(zhí)行長張景森。臺灣旅游界近來不斷抱怨,自一月份“大選”至今,大陸游客出現(xiàn)明顯減少,相關行業(yè)感到“冷颼颼”。民進黨智庫觀光政策咨詢小組24日與觀光業(yè)者座談,商討應對策略,從而有了張景森“歡迎陸客”的表態(tài)。島內有媒體猜測,陸客減少可能是大陸方面有意限制,從而給即將上臺的蔡英文一個“下馬威”。大陸官方對此并不認可,強調赴臺游人數的變化是市場行為。不管怎樣,在分析人士看來,這件事反映了一個現(xiàn)實:在臺灣經濟對大陸依賴度越來越高的今天,時隔8年再度執(zhí)政的民進黨不得不有所顧忌,不能任性而為。
陸客大減讓臺灣旅游“冷颼颼”
據臺灣《聯(lián)合報》25日報道,民進黨智庫觀光政策咨詢小組24日與旅館、航空、旅行社等觀光業(yè)者座談,討論陸客減少的原因和應對辦法。觀光界傳聞,“大選”后至今一個多月,陸客已減少兩成。蔡英文政策辦公室執(zhí)行長張景森表示,臺灣的“旅行業(yè)管理規(guī)則”已到了非常僵化、沒有彈性的地步,5月20日民進黨上臺后,要全面解放旅游業(yè),馬上就要做。他稱,觀光“是兩岸未來能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的基石,兩岸觀光不容許倒退”。張景森還向業(yè)者重申,民進黨的政策與執(zhí)政縣市都歡迎兩岸觀光發(fā)展,“我們是歡迎陸客的”。報道稱,從航空公司方面了解,未來100天,團客可能減少1/3,但自由行人數不變。
民進黨發(fā)言人阮昭雄25日再次就陸客減少做出回應。他說,“總統(tǒng)”當選人蔡英文競選期間一再強調“陸客的總量絕對不會減少”,未來朝優(yōu)質團、高端團、自由行方向進行,希望將旅游質量提升,未來的國際觀光客更多元。
大陸游客減少近來是島內媒體關注的一大熱點?!堵?lián)合報》25日稱,每年3月到5月是臺灣旅游旺季,游覽車、飯店都緊張,但現(xiàn)在不僅閑置游覽車一堆,業(yè)者已開始賣車、放無薪假。全臺有1.6萬輛游覽車,其中約有4000多輛專接陸客團。游覽車商業(yè)同業(yè)公會聯(lián)合會理事長魯孝亞說,從2月底接單已可預見3月至少600輛游覽車沒生意,四五月份也不樂觀。
“今年開始,你發(fā)現(xiàn)身邊的陸客變少了嗎?”臺灣華視24日以此為主題播出一期電視節(jié)目。記者走訪臺北一家頗受陸客團歡迎的牛肉面店,好光景的時候該店一餐可以賣上500碗,但今年開始,有時一餐只賣100碗。報道稱,陸客團退燒,對臺灣觀光旅游沖擊很大。云品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說,今年臺灣觀光行業(yè)變量很大,包括國際經濟影響和兩岸關系的不確定,首當其沖的將是游覽車與夜市。
臺灣《中國時報》稱,去年2月,陸客赴臺曾爆出“史上最大量”,有超過31萬人排隊等待申請入臺證,“塞車”近半年。而最近臺灣“移民署”網站顯示,2月19日送件的優(yōu)質團,2月22日就可以拿到入臺證,扣除兩天假日,幾乎不用等。擔心陸客來臺人數持續(xù)不振,有旅游業(yè)者呼吁蔡英文信守競選時的承諾,不要讓陸客減少。
政治化氣氛損害游覽觀感
2008年5月國民黨在臺灣重新執(zhí)政后,兩岸關系發(fā)生歷史性變化。當年7月,陸客團隊游正式啟動。2011年,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游啟動。隨后幾年,大陸居民赴臺游覽人數一路猛增。臺灣《旺報》上月曾報道,2015年大陸游客赴臺總數約415萬人次,其中自由行占130萬人次,大陸繼續(xù)成為臺灣入境最大的觀光團和自由行來源地。
陸客的減少不僅讓臺灣旅游業(yè)者擔憂,也引來一些媒體的猜測。“新政府還沒上臺,大陸就給‘總統(tǒng)’當選人蔡英文下馬威?”東森新聞網日前提出這樣的疑問。臺灣媒體人李孟洲24日在《中國時報》上撰文稱,入臺陸客人數下滑20%可能與大陸方面的“宏觀調控”有關,這個幅度剛好能發(fā)揮一石二鳥的效果,一方面能讓臺灣社會有感,特別是能對即將全面執(zhí)政的民進黨,發(fā)出警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還能保住臺灣旅游市場的基本溫度,不至淪為蕭條。
“赴臺游人數的變化,是一個市場行為,主要取決于旅行社和游客的意愿。”國臺辦發(fā)言人安峰山24日在記者會上對大陸游客減少一事做出回應。他同時表示,我們希望大陸赴臺旅游健康有序的發(fā)展環(huán)境能夠得到維護,大陸游客的正常權益能夠得到重視和保障。下一步將根據兩岸關系形勢發(fā)展和兩岸旅游市場需求變化來視情進行處理。
《環(huán)球時報》記者25日采訪了大陸兩家旅行社。記者通過電話詢問神舟國旅赴臺旅游人數是否有所減少時,對方一名工作人員首先表示:“這是由于最近臺灣地震造成的,有游客因為擔心安全問題暫緩了赴臺游。”記者再次追問赴臺游參團人數下降比例,工作人員透露,確實比過年前略有下降,這可能也跟春節(jié)假期結束有關,但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中青旅遨游網方面則表示“赴臺游沒有異常情況”。
今年春節(jié)期間赴臺旅行的胡女士則在采訪中向《環(huán)球時報》記者抱怨,當前臺灣社會的氛圍有些過于政治化,讓她的觀感體驗大打折扣。胡女士介紹說,臺灣人民還是一如既往地熱情有禮,但或是因為“大選”剛結束,幾乎人人都聊政治,聊國民黨,聊蔡英文。“旅途中接觸很多司機,感觸最深的莫過于司機對于臺灣政治的關注,在南部高雄,出租車司機一路上給我們介紹,盡管他很熱情,可是聊天中你總會有種揮之不去的異樣感,因為司機經常會這樣表述‘你們中國’怎樣怎樣。”
胡女士還講了一件讓她氣憤的事:在新北市的九份,一條小街上擠滿了觀光客,人挨人難免會碰到對方,一個二十多歲模樣的女生當面對她說:“你們中國人真討厭!”胡女士回應:“你不是中國人嗎?”對方回答:“我不是。”胡女士追問:“那你是哪里人?”這個女子沒有回答被人群擠開了。
“沒人能忽視大陸對臺灣經濟的作用”
“大陸游客減少的元兇是臺灣一些人的‘臺獨’意識與主張。”臺灣一名資深媒體人25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臺灣觀光業(yè)者心中都明白,陸客來臺觀光的主要原因是把臺灣當成中國的一部分,但“臺獨”追隨者否認臺灣與大陸同根同源,特別是前段“大選”期間,煽動兩岸矛盾。在這種情況下,陸客來臺的意愿自然降低。該人士還表示,蔡英文方面將矛頭指向“旅行業(yè)管理規(guī)則”其實是避重就輕,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才是應該檢討的重點。不過無論如何,臺灣的經濟受大陸影響越來越大,蔡英文上臺后都不可能像當年陳水扁那樣無所顧忌,所以她在大選時稱要維持現(xiàn)狀。民進黨不能為所欲為,從另一件事上也能看出來。針對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推廢除“國父遺像”法案引發(fā)的爭議,蔡英文24日表示,民進黨是“國會”最大黨,議題設定應有戰(zhàn)略思維。有島內媒體稱,這等于蔡英文直接出手打臉高志鵬。
對于陸客來臺,民進黨也發(fā)出過矛盾信息。臺灣《旺報》去年12月曾報道,臺“觀光局”原本宣布2016年2月19日前,陸客團每日來臺配額增至8000人,但民進黨“立委”葉宜津堅決稱要維護臺灣人連假出游的權利。經爭取,“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通過決議,元旦、春節(jié)及“二二八”連續(xù)假期期間,陸客團的配額數維持每日5000人。對此,臺灣旅行商業(yè)同業(yè)公會聯(lián)合會表達嚴重抗議,痛批政策搖擺,擋住財路。
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25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幾年臺灣經濟整體不好,但旅游業(yè)卻是發(fā)展最好的。一旦陸客赴臺人數減少,對臺灣的餐飲、交通、旅館等行業(yè)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陸客流失將對蔡英文未來執(zhí)政打擊很大。“民進黨似乎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所以才做一些開放性的思考,這種思路是對的。”
王建民說,民進黨過去一直對陸客有負面看法,經常污名化陸客,而且民進黨歷來是一個反復的政黨,它總是根據自己的政治訴求來轉變。“至于未來民進黨會不會改變對陸客的看法,我們還有待觀察,希望民進黨能真正調整心態(tài),實事求是地對待陸客和兩岸關系,畢竟沒人可以忽視大陸對臺灣經濟的作用。”王建民強調,民進黨關于“觀光業(yè)是兩岸未來穩(wěn)定發(fā)展基石”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旅游業(yè)對兩岸關系很重要,但“九二共識”才是兩岸關系發(fā)展的基石。這兩者不能混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