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月
位于倫敦市中心的國王十字地區(qū)的國王十字站,是早在1852年就投入使用的大型鐵路終點站。更因為小說《哈利·波特》把這個車站描繪成霍格沃茨特快列車的始發(fā)站,所以吸引著眾多“哈迷”們在這里拍照或者嘗試“穿墻”。
倫敦藝術(shù)大學中央圣馬丁學院里的學生里卡爾,經(jīng)常目睹這里如織的人潮,他想:這里聚集了這么多人,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人或許心里正盤算著給心愛的女兒買一個漂亮的娃娃;有的人或許想對自己說,今天你戰(zhàn)勝了拖延癥,你真是棒棒的!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心思,如果你能知道別人此刻想說的話,那該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
里卡爾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學們一說,立即引起了大家的興趣。經(jīng)過研究和反復實驗改進,他們初步完成了語音收集和轉(zhuǎn)換的裝置。他們用LED面板和面板上的麥克風組成一面墻,然后把人們的話轉(zhuǎn)換成文字后顯示在大屏幕上。他們把這個裝置放在校園里展示,開始時,同學們看到大屏幕上能顯示出自己剛說過的話,都覺得非常新鮮。但時間一長,同學們在試過幾次之后,都覺得這和語音打字軟件沒什么區(qū)別,毫無新鮮感,更別說創(chuàng)新元素了。
怎樣才能勾起人們參與這項集體說話活動的熱情,并給參與人帶來妙趣橫生的愉悅體驗?zāi)???jīng)過無數(shù)次的設(shè)想、實驗、否定、修正之后,他們想到了谷歌的“詩歌”——在谷歌搜索欄里鍵入一個詞之后,一堆相關(guān)的搜索建議就會蹦出來,有時候可以組成一首小詩。比如,搜索“有時”,在搜索建議里面就會出現(xiàn)一些相關(guān)搜索,連起來就是這樣一首小詩:“有時,我感覺不錯。有時,思緒涌上心頭。有時,在四月。有時,我會哭泣。”不管搜索什么詞匯,都會相應(yīng)地出現(xiàn)一首或優(yōu)美、或抒懷的小詩,這簡直令人其樂無窮。
當里卡爾向谷歌提出這一想法后,得到了谷歌方面的大力支持。沒過多久,研發(fā)成功了。這個裝置由17個LED面板和面板上的麥克風組成,它利用谷歌的聲音檢索技術(shù)和語音平臺,辨別路人在麥克風上說的話,然后把這些話編進一首新創(chuàng)的詩歌中。這個裝置被放置在國王十字車站內(nèi),就位于谷歌在英國的新總部附近,人們永遠猜不到大屏幕上下一秒會出現(xiàn)怎樣的一首小詩。
剛剛失戀的邁克走出火車站,為了發(fā)泄心中的煩悶,對著墻上的喇叭大喊:“我失戀了!”一旁,剛剛因為一筆生意決策失誤而損失慘重的漢斯,正對著話筒說:“我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失敗了!”一旁,路易斯正分享著自己的快樂:“我又拿到了獎學金,全A,要好好慰勞一下自己了!”最終,大屏幕上緩緩出現(xiàn)了這樣一首詩:“失戀和失敗輕而易舉就纏上了你,是該好好慰勞自己。山有峰頂,海有彼岸,長路有回轉(zhuǎn),下次轉(zhuǎn)角處,會得到全A。”這樣的詩,雖然是谷歌隨機組合出來的,但卻是一首意蘊悠長并充滿心靈治愈效果的“好詩”。
這項設(shè)計為人們提供了富有意義的集體活動機會,讓人們在玩過一場神秘的文字游戲之后,獲得了極大的身心放松。與其說它是一面說話墻,倒不如說它是一面神奇的轉(zhuǎn)換墻,輸入了煩惱和焦躁,輸出了輕松和快樂。(陳昌喜薦自《知識窗》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