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6-02-25/ 第06版面/關(guān)注中國
美國《洛杉磯時報》2月24日文章,原題:在時速180英里的中國高速火車上迎接猴年 猴年正月初一,一列“和諧號”高鐵悄然駛出北京西站,進入冰雪覆蓋的明凈郊區(qū)。此時的北京城陷入不可思議的寂靜。車廂里靠窗而坐的是自稱“老王”的建筑工,他等了很久也沒買到除夕的火車票。今年春運期間,中國的鐵路發(fā)送約3.32億人次,其中近半乘客坐的是這種“和諧號”列車。就在9年前,中國還沒有一列這樣的火車投入運營。
車廂內(nèi)的電視屏幕上,一名卡通人物女性開始背誦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到2015年底,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0%以上。”老王坐起來,邊大口喝著花生奶邊看手機。這是他頭一次乘坐高鐵,對他來說,只有兩個數(shù)重要。“5小時就到家”,他笑著說,“以前要16個小時。”中國的高鐵票價足以吸引來自社會較低層的旅客。盡管高鐵二等座的售價至少是“慢”車票價的兩倍,但對老王這樣的農(nóng)民工來說,并非高不可攀。
駛出石家莊不遠后,時速近300公里的列車開始減速進入隧道。黑暗似乎沒有盡頭,我開始計時。列車以179公里的時速在黑暗中行駛9分20秒,這意味著該隧道的長度接近28公里!
車廂內(nèi)的電視正播放中國最近發(fā)射火箭的畫面。車上的乘客似乎都沒注意到中國在太空或在地下(隧道)的輝煌成就。在中國迅猛發(fā)展期間,一項又一項令人興奮的成就轉(zhuǎn)瞬即逝。太行山隧道是中國最長的鐵路隧道之一,但它排在全長超過32公里的青海新關(guān)角隧道,以及全長超過28公里的甘肅西秦嶺隧道之后,僅在中國位居第三。
列車距我的目的地平遙越來越近,我開始收拾行李,老王醒了。“我們通過了一條很長的隧道”,我說,“9分鐘。”老王聳聳肩,“真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回家更快了。”▲(作者朱莉·麥金農(nóng),丁雨晴譯)